探究年報中的上市青島企業“脈動”!

導讀

2018年青島以12001.62億元的GDP總量位居全山東省第一,這張“功勳榜”上必然有上市公司隊伍的一筆。截至2019年4月末,青島轄區35家境內上市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報,來看看青島轄區上市公司2018年的年報分析吧!

一座城市的上市公司,是觀察其經濟活力的重要指標,更反映出其經濟發展水平和含金量。2018年青島以12001.62億元的GDP總量位居全省第一,這張“功勳榜”上必然有上市公司隊伍的一筆。

過去一年裡,“青島籍”上市公司是如何在經濟轉型中搶抓機遇的?如何助力新舊動能轉換、經略海洋?在群雄逐鹿的市場環境下又是如何嶄露頭角的……這些疑問都能從上市青企年報中探究到答案。

上市青企總資產首超萬億元

2018年,全省共有六家企業過會,均來自青島,境內上市青企數量達到35家。

不僅數量增多,更為重要的是,上市青企的結構也發生明顯變化。過去上市青企主要集中在化工、電器設備、機械設備、家用電器等傳統行業,2018年新增的6家企業則集中在現代金融、生物科技、現代物流等領域,屬於新舊動能轉換重點發展的“四新”經濟,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上升。伴隨著這些新鮮血液的加入,青島轄區上市公司群體明顯擴容,行業覆蓋面進一步拓寬,對地方經濟的中堅作用更加凸顯。

年報顯示,2018年,上市青企總資產增長210%,突破1萬億元;淨資產增長54%,超過2,200億元;收入增長27%,超過3,700億元,佔全市GDP比重超過30%;淨利潤增長56%,超過210億元;總市值增長40%,超過4300億元,佔全市GDP比重36%。

直接融資規模上升,融資方式日趨多樣成為年報的一大看點。2018年,上市青企直接融資合計93.5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股票融資55.5億元,債券融資38億元。首發、配股、非公開發行、可轉債、公司債等方式均得到利用,其中,青島海爾發行境外D股融資22.12億元,加速歐洲業務發展。今年前四個月,轄區上市公司直接融資規模已達140.5億元,超過去年全年水平。

5家“領頭羊”貢獻七成利潤

2018年對青島意義特殊,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海洋強省等重大戰略的頂層設計和謀篇佈局,各項工作全面起勢、強勢突破,35家上市青企聚焦全市中心工作,積極對接科創板等多層次資本市場,由點及面引領區域經濟轉型升級。

年報顯示,2018年上市青企整體業績穩中有進,發展質量總體向好。轄區公司收入同比增長11%,大幅高於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6.8%),與全國上市公司收入總體增幅基本持平,近九成公司收入同比增長。淨利潤總額同比小幅增長0.42%,實現逆勢增長。淨資產收益率9.75%,高於全國總體水平0.38個百分點。35家公司中1家虧損,盈利面達到97%,高於全國總體水平10個百分點。

“頭部公司”業績穩定,引領高質量發展。5家淨利潤在10億元以上的上市青企業績穩健,收入、淨利潤同比實現雙增長,合計貢獻了轄區64%的收入和70%的淨利潤。青島海爾繼續鞏固行業引領地位,收入1,833億元和淨利潤74.4億元均再創歷史新高;青島港積極發展裝卸主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收入利潤均保持兩位數增長;青農商行、青島銀行抓住上市機遇,業績增長較快;青島啤酒實現利潤增長高於收入增長、收入增長高於銷量增長的健康發展態勢。

受宏觀經濟下行影響,市場需求回落,部分公司經營業績承壓。從全國上市公司淨利潤看,主板增長3%,中小板下降31%,創業板下降66%。上市青企業績增速明顯放緩,35家中的18家淨利潤同比減少,部分公司收入利潤雙降,少數公司降幅較大。軟控股份計提各項減值4.64億元,成為轄區唯一一家虧損公司。

併購重組助力新舊動能轉換

多家上市青企藉助併購重組實現企業轉型、業績提升,資本市場併購重組主渠道作用進一步發揮。

2018年上市青企去年完成併購重組16起,交易金額129億元。天華院整合KM集團等資產後,財務狀況顯著改觀,扭轉虧損局面,實現淨利潤1.91億元。

青島海爾繼2016年收購通用電氣家電業務GEA後,2018年又收購歐洲知名家電企業Candy公司,繼續通過併購優化資源整合能力,發揮全球協同優勢,近三年業績持續較快增長,相較於2015年,收入已實現翻番,淨利潤增幅超70%。

東方鐵塔2016年完成重大資產重組,由單一鋼結構製造轉變為鋼結構與鉀肥產業並行的雙主業公司,近兩年淨利潤分別增長84%和78%。

2018年,上市青企研發投入繼續增加,創新能力持續增強。轄區公司研發人員數量合計2.67萬人,同比增長22%。14家公司研發人數佔比超過10%,東軟載波、鼎信通訊研發人數佔比分別達到69%和34%。研發投入合計90億元,同比增長15%,超過收入增幅。研發投入佔收入比重2.43%,持續保持增長。青島海爾、海信電器研發投入分別達到54億元和12億元;東軟載波、鼎信通訊研發投入佔收入比重超過15%。

金融業表現好於實體

細讀年報,喜憂參半的是,上市青企中,金融業表現好於實體,民企壓力大於國企。

年報顯示,2018年青島銀行、青農商行、民生控股3家金融類公司收入總額同比增長27%,淨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0%;其餘32家實體類企業收入總額同比增長10%,淨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7%,金融企業整體業績好於實體企業。9家國有控股公司中5家下滑,佔比56%,淨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23家自然人控股公司中13家下滑,佔比57%,淨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8%,業績下滑壓力大於國企。

2018年,上市青企減值損失大幅增長,商譽減值影響較大。青島轄區非金融類公司共計提各類資產減值損失28.4億元,同比增長64%。其中,壞賬損失6.2億元,同比下降0.5%;存貨跌價損失10.1億元,同比增長35%;商譽減值6.2億元,同比增長140%。商譽減值成為影響部分公司業績的關鍵因素,轄區共7家公司計提商譽減值,其中3家公司計提商譽減值均超1億元。

85億元回報股民

上市青企現金分紅逐年增加,回報力度不斷加大。30家公司披露分紅方案,現金分紅家數佔轄區總數的88%,同比提升2個百分點。年報分紅金額合計85.26億元,同比增長100%,總體股利支付率39%,同比提升9個百分點,股息率2%,同比提升0.64個百分點。

青島港、青島海爾現金分紅金額達到24.6億元和22.4億元。年報分紅“高送轉”亂象減少,反映從嚴監管卓有成效,2家公司在分紅同時計劃實施轉股,均未達到“高送轉”標準。

在為股東創造價值同時,轄區公司積極承擔對員工、客戶、社會等其他利益相關方責任。積極參與扶貧,助力脫貧攻堅;10家重點排汙單位披露環境信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9家公司披露參與“一帶一路”情況;7家公司披露社會責任報告;轄區公司支付稅費合計238億元,同比增長14%;僱員總數24.8萬人,同比增長8%;持續完善薪酬體系,支付職工現金合計427億元,同比增長2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