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纖維——被忽視的營養

膳食纖維——被忽視的營養


膳食纖維是一種多糖,它既不能被胃腸道消化吸收,也不能產生能量。因此,曾一度被認為是一種“無營養物質”而長期得不到足夠的重視。人們對膳食纖維的認識,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1、約萬餘年前,最早的農業社會建立後,人們在開始選擇高脂肪動物食品的同時,仍大量食用高纖維的植物性食物充飢。直到發明了穀類粗加工工藝後,埃及人第一次吃上了“白麵包”。此後,缺少膳食纖維但有著良好的口感、精美的外觀、容易吸收的營養等優勢的精細化飲食,誘惑了人們數千年。

2、20世紀60年代,幾位英國醫生報道某些非洲國家的居民,由於食用高纖維食物,平均每日粗纖維攝入量高達35~40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發病率比膳食纖維攝入量僅為4~5克的歐美國家的居民明顯降低。由此,重新喚起了人們對膳食纖維的興趣,並開始系統的研究。

此後,在一段很長的時期內,人們對膳食的興趣,反覆遊弋於“粗糧”與“細糧”之間。


膳食纖維——被忽視的營養


什麼是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是指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的可食性碳水化合物及其類似物,這些物質不能被小腸消化吸收,但可在大腸內全部或部分發酵。

一定有人感到疑問,不能消化吸收的物質,也能算得上營養物質嗎?其實恰恰因為膳食纖維不能被消化,它才能在人體攝食之後發揮其獨特的作用。

看看膳食纖維對我們身體的作用吧:

01、菌群調節:

水溶性膳食纖維被腸道細菌發酵後可以合成短鏈脂肪酸,形成益生菌生長的溫床;與此同時對腸道pH起調節作用,促進益生菌生長。

02、預防結腸癌、直腸癌:

穀物纖維素能與致癌物質結合並排出體外,減少進入腸內的黴菌毒素、亞硝胺、苯並芘等的吸收。糞便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變短,上述致癌物質與易感染的腸粘膜接觸的時間也變短了,從而降低癌症發生的幾率。

膳食纖維——被忽視的營養


03、增加飽腹感,控制體重:

膳食纖維良好的持水力可以讓其吸水膨脹,增加胃內容物體積和粘稠度,從而減少攝入的食物量與能量。

04、降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

膳食纖維可吸附消化液中的膽汁酸,而膽汁酸的作用是消化吸收脂肪、膽固醇。膽汁酸被膳食纖維吸附後,其重吸收減少,間接降低了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同時,身體對脂肪、膽固醇的吸收率也會下降,從而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

05、降血糖,預防糖尿病:

膳食纖維本身不會被消化吸收,不提供能量,也就不會導致血糖的升高。膠態的膳食纖維與食糜混合後,可延緩、阻礙食物中糖分的吸收,使血液升糖緩慢,降低血糖水平,提高耐糖量,降低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的依賴作用。同時,對於健康的人而言,膳食纖維降低了胰腺的工作壓力,也就減少了糖尿病的發生概率。

06、調節胃腸道功能,防治便秘:

膳食纖維在腸道中吸收、保持水分,遇水膨脹後與糞便結合使其軟化;同時還可以刺激腸道蠕動,縮短腸內容物通過腸道時間。

膳食纖維——被忽視的營養


膳食纖維的好處那麼多,攝食膳食纖維是不是多多益善呢?當然,凡事有其限度,過量地攝入膳食纖維也有其負面作用:

01、膳食纖維會影響鈣離子和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所以過量攝入可能會導致鈣和微量元素缺乏。我們應該避免在喝了牛奶之後立刻攝入高膳食纖維食物,至少應該間隔1小時以上。

02、膳食纖維影響人體對維生素的吸收和利用。食物中的纖維素過多,會對一些維生素,如胡蘿蔔素、葉酸、煙酸等的吸收和代謝造成不良影響。

03、膳食纖維可能引起人體的不良反應。過量攝入膳食纖維尤其是凝膠性強的膳食纖維,會引起腹脹、大便次數減少、便秘等副作用。

既然膳食纖維不能多食,也不能少食。那麼究竟攝入多少膳食纖維才合適呢?

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營養學界對膳食纖維的攝入給出了統一的建議:正常人每天攝入量在25-35g之間。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居民膳食纖維平均攝入量與這個標準相差較大,而且膳食纖維不足的現象在全國具有普遍性。根據2002年全國營養普查結果,農村成人平均每日攝入12.4g膳食纖維,而城市成人平均每日攝入11.2g膳食纖維。所以對於我們大部分人,尤其是飲食精細的城市居民,膳食纖維攝入過量的現象很少見,膳食纖維缺乏的現象更為普遍。所以在我們的日常飲食中,要注意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也就是提高粗糧在膳食中的比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