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紗、布、氈的關係

纖維

纖維的概念很大,複合材料裡面的纖維認為是細絲狀物體。

棉、毛、麻、化學纖維等將纖維拉長加捻紡成的細縷,通常用作織布的原材料。

縷:縷的意思也就是線,細縷就是細線。

早些時期民間的紡紗就是把棉花這種天然的纖維紡成棉線,再由棉線紡織成布。這裡又會引出細絲、細線、細繩的概念。它們區別不大,應該是量的概念,對“細”進行量化。

紗又有很多種

比如無捻粗紗

無捻粗紗是由平行原絲或平行單絲集束而成的。無捻粗紗可直接用於某些複合材料工藝成型方法中,如纏繞、拉擠工藝,因其張力均勻,也可織成無捻粗紗織物,在某些用途中還將無捻粗紗進一步短切。

纖維、紗、布、氈的關係

無捻粗紗方格布

纖維、紗、布、氈的關係

無捻粗紗方格布

纖維、紗、布、氈的關係

短切紗

無捻粗紗其實就是纖維細絲束,畢竟化學纖維的直徑小,很細

布:紡織布、無紡織布

無紡織布

以紡織纖維為原料也可以是短切紗經過粘合熔合其他化學

機械方法加工而成的紡織品。這種紡織品不經傳統的紡紗、機織或針織的工藝過程,也稱無紡布、不織布。其實和紙差不多。無紡織布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工業生產,由於產量高、成本低、使用範圍廣而發展迅速。無紡織布分薄型和厚型兩大類。薄型重量一般為20~100克/米(,用作服裝襯裡裝飾布、手帕、婦女衛生用品等;厚型的用作絮片、地毯、過濾材料、土工布(路基布)等,還可用以製成隔熱、透氣、耐熱、耐磨、隔音、防震、防毒、防輻射等特殊用途的材料。無紡織布的生產技術起源於造紙和制氈。早期的無紡織布是用廢棉或紡織廠下腳料經處理後壓制而成的,作為低級絮墊或保暖材料。50年代以後,化學纖維大大發展,無紡織布生產技術也有改進,針刺、簇絨、縫編等技術相繼被採用,天然纖維和化學纖維無紡織布的產量大增,用途也日趨廣泛。

纖維、紗、布、氈的關係

無紡布

纖維、紗、布、氈的關係

無紡布

紡織布

傳統的紡紗、機織或針織的工藝過程

布和氈有很大區別,有時候對概念可能傻傻分不清楚,但是把兩種織物同時拿到你面前讓你分別,你就會很快的分辨出來哪個是氈,哪個是布。

但是氈和無紡布又不好區分。

纖維、紗、布、氈的關係

毛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