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用生命为代价的呐喊

最近重新看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再一次被林奕含笔下的悲痛和绝望而深深打动。作者林奕含是1991年出生,2017年写完这本书两个月以后上吊自杀。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沉重的结局,林奕含的生命终结在26岁花一样的年纪。林奕含在生前接受采访的时候曾表示书里最可怕的事情是真实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可以说这是一本用生命为代价的控诉和反抗的遗书。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用生命为代价的呐喊

生命的代价是残酷的,每个人的人生只有一次,你无法参考也没有机会重来。林奕含在幼年时期经历被为人师表的老师性侵和家庭冷暴力的双重攻击下,一蹶不振,患上抑郁等精神类问题,最后选择结束了生命。她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到‘这个故事折磨,摧毁了我一生

’,一语成箴的就让生命停止在了最好的年纪了。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用生命为代价的呐喊


一个孩子的成长真的充满了挑战和未知,父母无论对孩子的保护和教育投入再多,这个世界的罪恶和禽兽依然是无处不在。今天偶尔的跟一个旧友说十年前初相识的光景。我说那时候年少,快乐很简单;朋友却表示那时候的我们很白痴,没有目标和方向,很空洞。随即朋友说现在的小孩很有想法,比我们优秀很多。其实这一部分原因取决与社会的进步和我们本身的经历,现在很多90后父母对小孩更加注重的是心智的成长,至于学习成绩的好坏再也没有很久以前那样让人非常重要了。

这本书里除了控诉性侵幼童这一社会问题之外,还揭露了家庭冷暴力的罪行。房思琪曾尝试表示不想再去李国华老师那里补习,又曾尝试用一个女同学发生的事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遭遇,这些都是年幼的她能想出或者作出的反抗和努力了,结果两种办法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对待。

不由得想起很多类似的新闻,孩子突然表示不想再去某个补习班了,不喜欢某个老师了等等不能解释的突然行为,都是在释放信号,这些信号父母是否能顺利接收读懂就是一个很关键的事情。故某种程度上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有着鲁迅先生《呐喊》一样的作用和效果。希望这呐喊能给很多房思琪们能够勇敢的站起来,让很多父母或者即将成为父母的人警惕起来,这样的悲剧再多发生一次,都是足以让人十足痛惜和无能为力。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用生命为代价的呐喊

摘录:我宁愿大家承认人间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我最讨厌人说经过痛苦才能成为更好的人,我好希望大家承认有些痛苦是毁灭的,我讨厌大团圆的抒情传统,讨厌王子跟公主在一起,正面思考是多么媚俗!我宁愿无知,也不想要看过世界的背面。

这一段房思琪式的呐喊和倾诉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我们深知这个世界没有感同身受,同样的原谅不原谅都是一种选择。岳云鹏曾在采访的时候说到没出名之前在餐厅里做服务员不小心算错多了两瓶啤酒的钱,结果赔礼道歉全额垫付都不行,就一直被客户辱骂了三个小时。说这件事的时候岳云鹏一度哽咽流泪并表示这辈子都不会释怀,他说:“我还是恨他,真的。”

恨也是一种治愈的方式,恨着活下去也可以活得很精彩。人都是孤独的群居动物,我们离不开社群性的生活,我们需要烟火气息去耕耘大地,同时我们也要保持足够的清晰和认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也未尝不是一种成功。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用生命为代价的呐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