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留下的遺言,真的很有實踐性

我們的祖先在經歷了歲月的洗禮,通過勤勞的雙手創造了舉世聞名的華夏文明,在一代一代的勞動實踐後,留下了讓後人受益匪淺的名言警句,這些句子即是今天看來,依然在驚醒著我們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下面小編收集了幾句,和大家探討探討。

先人留下的遺言,真的很有實踐性

1、忠厚自有忠厚報,豪強一定受官刑。人到公門正好修,留些陰德在後頭。

“忠厚自有忠厚報,豪強一定受官刑”,忠厚善良的人,不欺人、不昧心,做人老實、做事踏實,安守本分、不生禍端,自然能保全自己,安度此生;而橫行霸道的人,欺男霸女、作惡多端、損人利己、禍害鄉里,惹得怨聲載道,雖然得一時之意,卻終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善惡有報,雖然善與惡有時不是馬上可以見到結果,但是“多行不義必自斃”是肯定的。忠厚的人做善事不求回報,但每件善事猶如種子一般落入人的心裡,伺機便會發芽;同樣,天修身種德,是世人都應去做的,而身在公門,身負公務的人更應如此。官場是一個利益爭奪最為激烈的地方,處處充滿著誘惑,更是一個大染缸,想要出淤泥而不染,需要有很強的定力。但是有弊就有利,人生需要修煉才能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而“人到公門正好修”就是指此。品德的修養是人生的基礎,決定了一個人是善是惡、是美是醜。一個品行不端的人,很難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即使可能榮耀一時,但終究會因貪贓枉法、誤國誤民而鋃鐺入獄,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只有德才兼備才能大展宏圖,也只有修身種德才能安享天年。

先人留下的遺言,真的很有實踐性

2、為人何必爭高下,一旦無命萬事休。山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白水變酒賣,還嫌豬無糟。

這句話充分體現了什麼叫作“人心不足蛇吞象”,唯利是圖者貪得無厭的嘴臉躍然紙上。人活一世不足百年卻非要在你爭我奪中度過,無論是功名、利益、榮譽,甚至只是一口氣,勝負的結果又能怎樣,人到了入土蓋棺之時還不是一樣也帶不走?至於貪心不足的人根本只是在算計中耗盡了一生,損人不利己,虧心事做多了夜裡真的能睡得安穩嗎?“白水變酒賣,還嫌豬無糟”是應該可笑還是可悲?做人為了爭名、爭利、爭氣耗費了多少青春?處心積慮的結果不過是來也空空去也空空。 因此,做人要想活得輕鬆快樂一些,就要寬容灑脫一些。心比天高的結果,往往會落得命比紙薄。人心少一分貪念才能多一分自由,貪圖的越多身上所要揹負的東西就越重,其中包括錢財,也包括世人的指責和心理的負擔。凡事不如看開一些,放下一些,人生才能自在一些。

先人留下的遺言,真的很有實踐性

3、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落。但求心無愧,不怕有後災。只有和氣去迎人,那有相打得太平?

常言道“禍福無常,唯人自招”,榮辱禍福並不會無緣無故加諸在任何人身上,大多都是世人自己招致的。當然,“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落”的偶然事件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畢竟“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但是,一般來說,任何事情都是事出有因的,災難也不會無緣無故降臨到一個人的頭上。面對突如其來的災禍不必驚慌,追本溯源找出癥結的所在,並從容地解決才是明智之舉。如果平時沒有做過什麼昧良心的事,就更加不必驚慌失措,自己問心無愧就不怕面對考驗。 人的禍福也跟一個人的心境和為人處世有莫大的關聯,所謂“福不可徼,養喜神,以為招福之本而已;禍不可避,去殺機,以為遠禍之方而已”。就是說福分無法祈求得來,只有常保喜樂、滿腔和氣,才是獲得幸福的根本;災禍無法避免,只有消除殺機、心無怨恨,才是遠離災禍的方法。想要獲得太平安寧的日子,首先需要保持一顆祥和寧靜的心態,只有心境平和的人才能避免與人發生爭執,沒有了爭執,生活自然安寧。

先人留下的遺言,真的很有實踐性

看完這些,讀者有何想法,歡迎留言,一起探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