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命令”教師補課,不補就到教育局投訴,教師都被氣笑了

先簡要敘述一則在某平臺看到的事例。

曾女士的兒子在某小學讀書,為了讓兒子成績好一點,換到了一個成績非常好的班級裡。但曾女士很快發現兒子數學成績直線下滑,很是著急。懷疑兒子上課不認真聽講,兒子很委屈地說:上課一直認真聽講的,就是感覺老師講得比較快,自己跟不上老師的教學速度。

家長“命令”教師補課,不補就到教育局投訴,教師都被氣笑了

曾女士覺得老師沒有照顧到自己的兒子,於是趕到學校責問老師,怪老師不會教學。於是有了曾女士和老師的一段有趣的對話。

老師:我所教的班級在同年級中成績是最好的,怎麼說我不會教學?

曾女士:我不管班級成績怎樣,作為老師必須懂得“因材施教”,現在我的兒子數學跟不上,你必須利用業餘時間給我兒子補課。

老師:教育局明文規定在職教師不得補課。

曾女士:教育局規定在職教師不得有償補課,現在我要求你必須給我兒子無償補課;不補,我就天天到教育局去投訴你,告你失責。

老師一聽,氣得笑出了聲。

教師教學有沒有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確實是教師應該遵循的一條教學法則,每一位教有成就的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都做到了“因材施教”,否則是不可能取得好成績的。曾女士兒子所在的班級,成績一直是全年級最好的,就表明這位數學教師在教學上確實有一套,他的教學深得班級學生喜愛,老師的教學完全符合班級學生的學習特點。

家長“命令”教師補課,不補就到教育局投訴,教師都被氣笑了

在班級授課制的教學情形下,教師的“因材施教”主要體現在對班級整體學習情況的把握上。比如班級整體成績較弱,那麼教師可以放慢教學速度、放低教學要求等等;曾女士兒子所在班級據老師講在年級中成績一直最好,那麼老師教學速度快一點、要求高一點,完全是符合班級的“因材施教”。

家長“命令”教師補課,不補就到教育局投訴,教師都被氣笑了

曾女士兒子所在班級整體學習水平較高,只是她兒子不適應班級整體學習氛圍;那麼老師正常上課時絕對不會為她兒子“因材施教”的,否則對其他學生就是極大的不公平了。

適合孩子的教學才是最好的教學,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曾女士著急於兒子的學習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曾女士一味責怪老師的態度顯然不對。真正不能“因材施教”的恰恰是曾女士自己,她的兒子根本不適合在這樣優秀的班級裡學習,何必非要擠進去?讓兒子在適合他學習的普通班級裡學習不是更好嗎?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當然,老師在做到班級整體的“因材施教”後,可以利用課餘時間特別關照一下後進生的學習,但那要看老師的心底了。而曾女士以投訴為要挾,“命令”老師無償補課,那真是有點無理取鬧了;教師不被氣笑才怪呢。

家長“命令”教師補課,不補就到教育局投訴,教師都被氣笑了

要解決曾女士的困惑,一種辦法就是給兒子換個適合的班級,顯然這是曾女士不願意做的事;另一種就是和老師好好溝通,商量如何利用課餘時間補足缺項,而不是“要挾”“命令”;再一種方法就是到校外輔導機構針對性地彌補不足。

總想得到最好的教育,卻不顧孩子是否適應,這可能是許多家長的普遍心理;其實適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