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电影的外衣,舞台剧的里衣

偏见在任何年代任何社会都有,书生对士兵的偏见,知识分子和劳动人民的偏见,社会底层民众对富商的偏见,家长对孩子的偏见,地区之间的偏见,对曾经进过监狱的人的偏见,还有种族之间的偏见。

很多人偏执的对待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导致很多不公平的事情发生,偏见也让很多人不能够心平气和的对话,如果我们所有人都能如《十二公民》之中的八号公民一样放下所有偏见,心平气和的就事论事的去看待事情,这个社会是不是就会少了很多冲突,很多家庭是不是就会变得更为和谐?

《十二公民》:电影的外衣,舞台剧的里衣

《十二公民》是一部典型的戏剧电影,戏剧电影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世界各国电影中占主导地位的电影形态、导演对电影的戏剧本性的理解,其特点是以戏剧冲突律为基础,采用传统戏剧式的结构原则、具有开端、纠葛、发展、高潮和结局等要素。

戏剧电影当然并不是照搬戏剧作品的结构形式,但多数影片具有一种舞台剧的相似结构。例如《十二公民》中最主体的部分中的最主要场景就是在一个旧教室里面的长桌旁边,到了影片结尾的部分,导演用利用了一段长镜头来交代所有人出去后的状态,镜头的角度就像是观众在看舞台剧时的角度,这段结尾时的画面与影片与主要场景中的色调相比较,也明亮柔和一些。

但这之前,影片主体场景中的色调或多或少饱和度低,色调发暗。因为过程当中,这十一个人各有各的偏见,各有各的执着,他们为此争论不休,达不成统一,不能还给那个被冤枉的富二代一个清白。

而到了影片末尾时的柔和色调正是证明了这十二个代表着不同阶级不同身份的人终于在真相面前放下了所有偏见,还给了一个孩子、还给了社会和法律一个公正。

《十二公民》:电影的外衣,舞台剧的里衣

有心的观众还能看出,影片开头部分对"案件真实情况"的还原画面也是饱和度较低的,这一段昏沉的画面能调动观众观看时的情绪,也是展现了该剧中各位公民们对这一杀人案件的真实感受:残忍和无情。

《十二公民》:电影的外衣,舞台剧的里衣

戏剧电影的结构原则有二:一,使动作的发展集中围绕一个基本的中心事件进行。二,使两个或几个由同一思想概念连接起来的情节平行发展。

在《十二公民》的影片中,影片使动作的发展围绕着对案情的逐步怀疑和证明真相去进行,也是为了能还一个孩子清白而进行的,更是为了让所有人对自己的判断更加负责任而进行的。

这十二个人一开始有各自的怀疑,有各自的身份,有各自的立场,有各自对其他人的偏见,在争论的过程中编剧巧妙的让这十二个人通过自己的台词动作将其反应了出来,让这不同的十二个人所持有的十二个不同的观点发生碰撞、摩擦,造成激烈的戏剧冲突和矛盾。

《十二公民》:电影的外衣,舞台剧的里衣

影片整个过程中,导演对节奏的把控很强,对案件真相的层层推进的同时,冷暖光线的变化发生也是卡在影片三次的大情节转折点上,每一次光线的变换,都是更进一步的接近真相和公正。

例如十二个人第一次投票时,色调是低饱和度的灰色,光线有些发冷,此时唱票的一号公民在唱票,而为了公正投富二代孩子无罪的八号公民在静静的听着唱票,那些票一票接着一票都是在投有罪,这是影片开始后不久,那时候很多人都还对事件存在偏见,事件还没有得到一个公正的解决方式,这个时候光线的感觉正好和主要人物八号公民的人物内心吻合在一起。

《十二公民》:电影的外衣,舞台剧的里衣

第二次光线的变化是在第二次唱票,当时只有一个人被说动了,投了无罪,但整体画面从灰色变成了暖黄色,正是公正见到了曙光。

《十二公民》:电影的外衣,舞台剧的里衣

而第三次,是八号公民和其他公民二号公民激烈冲突之后发生的变化,这个时候,有一半的人的内心被真理冲击到了,一半的人已经开始要维护公正,摒弃偏见,而八号公民此时也看到了胜利和公正的希望,暖黄色的画面持续了很长时间,但却在八号公民推演案发情况时又变成了灰色的画面,因为这个时候要展现一种严肃压抑的氛围,用暖黄的色调不如灰色的好。

《十二公民》:电影的外衣,舞台剧的里衣

而灰色是中间色,还有一种公正感在里面。

影片对声音的处理也很有意思,开头节奏稍稍缓慢一些,但在二号公民像八号公民诉说两个证人的证词的时候,背景声中饮水机发出的声音有一定的节奏感,恰好是对接下来剑拔弩张的气氛的一种预示,让观众看时不觉得太突兀。

《十二公民》:电影的外衣,舞台剧的里衣

影片还有一段音响运用的很到位,例如在八号公民的带领下,几个人将老头在屋中听到案发现场时的真实现场声音再现了出来,那些声音是案发现场的声音,贴在了不对应的画面上面,这种声画不同步的效果让此时此刻的画面内容更加丰富和立体,让观众在看着几个人还原现场的样子时就能够想象得到案发现场。

《十二公民》:电影的外衣,舞台剧的里衣

当然,

这也是因为戏剧电影有限制性,用这样的声音和画面处理方式,是导演明智决定的结果,也让之前没有看过戏剧电影的观众能够欣赏得到真正的戏剧电影。

整个影片场景虽然简单,但是故事讲得很好很完善,能够很好的调动观众看片时的情绪,随着十二个人对案件的争执和案件的层层推进,越到影片后期,几个人争执的动作越大,争执的点越多,各个公民代表的不同人群所持有的偏见逐渐被暴露出来,揭露问题也更有力量。

影片前后有两个长镜头,一个长镜头是十二个公民说说笑笑的走向了学校的旧教室,影片末尾又是一个长镜头,是十二个公民还是有说有笑的走出了旧教室,这是一个首尾呼应,不仅让观众在看了十二公民争吵之后情绪有所放缓,也让整个片子的结构看起来完整了不少。

《十二公民》:电影的外衣,舞台剧的里衣

十二公民是一个改编电影,它改编的很成功,因为它将我们生活中很多有偏见有不公正的地方都暴露了出来,根据本土改剧情,根据本土的问题进行思考,肯定是更有共鸣的,而许多类似舞台剧的元素也由这些老戏骨们的演技加成达到了完美,使之艺术价值更上了一层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