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合组织专家表示 疫情给中国经济既带来挑战也蕴含机遇

经合组织专家表示 疫情给中国经济既带来挑战也蕴含机遇

经合组织中国经济政策研究室主任马吉特·莫尔纳博士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贾延宁):日前,中国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对此,国际经济学家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将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总部位于巴黎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国经济政策办公室主任马吉特•莫尔纳博士22号接受了记者采访。

马吉特•莫尔纳博士一直在密切跟踪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于中国今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下降6.8%,她表示,一方面,中国国内为控制新冠肺炎采取了封城等强力措施,另一方面,疫情也给其他国家、地区带来了巨大影响,因此这个数值在预期范围之内。她表示,考虑到疫情的不确定性,目前暂时难以判断世界和中国经济今年的表现。但疫情结束后,中国经济很快就可以恢复:“要是今年增长率低,我觉得问题不是特别大。我觉得在保障就业或者企业生存的前提下,可以承受得了GDP一定程度的下降。之后全球的疫情结束了,有了治疗的药或者疫苗,中国经济就可以恢复。同时,还要考虑一些结构性改革。中国政府已经开始了数字经济方面的改革,这个对短期的恢复有用,而且对长期的增长也会有利。”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政府一方面努力控制疫情,一方面采取各种措施减轻疫情给民众、社会和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在较好控制住疫情后,采取了一系列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经济恢复发展。4月中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等六项要求。其中,“保就业”和“保基本民生”被置于重要地位。马吉特•莫尔纳博士认为,这不仅有利于经济短期恢复,也有利于提高长期潜在增长率,“我觉得保证民生是最重要的,如果民生包括社会保障,那就是最重要的。因为不管是下个月,或者是经济恢复,最关键的是需求。应该利用疫情进行改革:首先要扩大社会保障范围,第二个要提高医疗报销的比率;然后是公共资源更平等的分配,保障一个最低水平的公共服务。比短期的措施更有效的应该是结构性改革,这样才可以使需求扩大。这些措施不止是有短期的而且有长期的影响,也可以提高长期潜在增长率,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2月下旬以来,新冠肺炎开始在欧美地区迅速蔓延,导致部分国家经济暂时陷入停滞状态。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为-3%。莫尔纳博士说,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已经从之前的供应不足变成了需求不足,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但危机中也蕴含着机会,中国应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发现机遇,“我觉得这里面也是有机会。因为不是所有国家都封城或封国,有些国家还是有一些需求。中国的企业什么都能提供,特别是比较灵活的民营企业。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