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是最敏感的一根神經,加分要慎重

最近,各地相繼出臺了一線醫護人員子女入學、升學照顧政策。

我沒有要參加中高考的孩子和親戚,但看到“加分”二字,依然很焦慮。

疫情還沒過去,醫護人員還在一線拼搏,反對這項政策,好像不合時宜。

但是,教育公平,是中國人最敏感的一根神經。

我們用了幾十年時間,將“藝術特長加分”、“體育特長加分”等林林總總的加分項目,清出考場。

遺毒還沒肅清,又來一個加分項目,讓人不得不警惕。

加分政策,是關愛抗疫一線醫護人員一攬子政策的一部分。

關愛的目的,一是激勵,二是補償。激勵廣大醫護人員踴躍投入抗疫戰場,補償一線抗疫醫護人員的辛勞付出。

關愛無可厚非,非常時期,應該採取更有力的激勵措施。

但是,措施不能隨意,不能違背公平正義。

加分政策,最起碼,存在四個方面問題。

抗疫戰場集團作戰,其他兵種不能忽視

參加抗疫戰鬥的,不光是醫護人員,

誠然,醫護人員是這次戰疫的主力。

但一線警察、社區工作者、各級下沉幹部,還有參與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設者,保證物資供應的物流工作者,開足馬力,生產防疫物資的生產者,都為戰勝疫情付出了艱鉅努力。

有的崗位,面對的感染風險,並不比醫護人員低。

這項政策,割裂了合同作戰大局,在不同戰線形成攀比。

我至少知道,從年前,武漢的警察就入住醫院,在最混亂的時候,是他們保證醫院正常運轉。

醫護人員層次複雜,加分不能惠及全體

參加一線防疫的醫護人員,並非每個人都恰好有要入學、升學的孩子。

加分政策,等於給了少部分醫護人員額外的福利。

誰都清楚,在當下,加十分,甚至二三十分,是什麼價值。不要說十分,一分之差,就是上千人的距離。

少部分人享受了額外的福利,必然在一線醫護人員內部形成攀比。

或者,恰好孩子明年入學、升學,他們不能享受這項政策,這也不合理。

若是延續下去,也不盡合理。

加分標準不夠過硬,容易造成制度漏洞

在當下環境,難以避免惠醫政策被個別權貴搭便車。

這種顧慮不是空穴來風,某醫院不是已經發生了嗎,一線醫護人員補助只是領導的零頭。

舉個例子,從前,注意是從前!邊疆軍人有一份額外的邊疆補助,這份錢,當轉業、退伍、自主擇業時,列入計算各項費用的基數,同等級別,比內地軍人多不少。個別機關幹部,包括一些領導的司機,盯住了這塊肥肉,在臨退伍(轉業)最後一年,會把檔案關係調入邊疆部隊,人可能都不去,但是走時按照邊疆待遇。

這場戰疫中,會不會發生類似情況,前方將士打下了陣地,個別人趕過去摘桃子。

吃相很難看,又沒有什麼好辦法。

需要監督,但是真不好監督。

類似問題類似處理,加分政策不能延續

疫情不常有,但災情常有。

今年採取了這種超常措施,明年哪個地方出現了災情,救災人員子女是否也能夠享受這項加分——這是個問題。

所謂公平,就是相同問題相同結論,類似問題類似處理。

我們為什麼要講法治,就是要通過落在紙上的東西,約束相同或相似的問題,杜絕一事一辦,特事特辦。

沒錯,加分政策就類似特事特辦,出發點可能是好心,但終究不是守法的體現。

關愛,為什麼不能用加分來說事

非經法定事由,並經法定程序,不得隨意發佈行政規定。

唯有法治,才能讓社會參與者建立穩定的預期。

而穩定的預期,比意外的驚喜更有意義。

今年,給了醫護人員——一線醫護人員——少數一線醫護人員,這麼個額外福利。

看似,表達了政府最大的誠意,但犧牲了最廣大考生的公平利益。

保不齊,什麼時候,醫護人員的權益,也會擺在被犧牲的位置。

應該怎樣向醫護人員表達感激

醫護人員衝鋒在一線,用專業技能抗擊疫情,他們的作用無可代替。

整個社會都應該尊重醫護人員的付出,更應該給與醫護人員相應的待遇。

特別是當下,他們拿最多的薪資報酬,不光是對他們個人的尊重,更是對他們專業技能的尊重。

但是,比起加分政策,我更傾向於授予榮譽和物質獎勵,這已經可以完整的表達感激,無論把獎勵幅度提多高,不會破壞激勵體系。

體系變了,許多問題會一發不可收拾。

關愛,應該發揮正能量作用。

關愛政策,應該能夠成為一項制度,可延續、可複製。

太隨意的愛,會對廣義的公平正義造成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