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春秋」東漢五原(九原)太守崔寔邊疆開發的理論與實踐(下

王紹東 內蒙古大學

二、治理邊郡的成功實踐

崔寔曾任五原(九原)太守和遼東太守,特別是在他擔任五原(九原)太守期間,使自己邊疆開發的思想得到了很好的實踐。五原郡秦時稱九原郡,漢時更名為五原郡。治所九原,在今包頭市郊區的麻池古城北城。轄境相當於今內蒙古烏梁素海以東地區、包頭市及鄂爾多斯市東北部一帶。這裡土地肥沃,人口稀少,非常適宜移民開發,也是東漢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邊郡。漢明帝永平八年,“詔三公募郡國中都官死罪繫囚,減罪一等,勿笞。詣度遼將軍營,屯朔方、五原之邊縣,妻子自隨,便佔著邊縣,父母同產欲相代者,恣聽之……凡徙者,贈弓弩衣服。

「九原春秋」東漢五原(九原)太守崔寔邊疆開發的理論與實踐(下

”五原(九原)地區平坦廣闊,處於黃河岸邊,是移民開發的理想場所。但由於缺乏勞動力,缺乏先進的生產和紡織技術,人民生活十分困苦,“五原土宜麻枱,而俗不知織績,民冬月無衣,積細草而臥其中,見吏則衣草而出。”崔寔到任後,把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教化引導人民振奮精神,努力從事農業生產當作首要任務。他果斷地變賣官府中儲存的財物,用於購買紡織工具,“寔至官,斥賣儲峙,為作紡績,織絍、綀縕之具以教之。”並從紡織技術先進的地區請來老師,“詣雁門、廣武迎織師,使巧手作機及紡,以教民織。”崔寔從實際出發,沒有采用輸血式的救濟方式,不是直接給當地貧民提供棉衣,而是拿出政府的不急之需,用於引進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用授人以漁的方式使內地先進的生產技術,在五原(九原)地區得到了廣泛傳播,也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更重要的是,五原(九原)地區“民得以免寒苦”,成為直接的受益者。

隨著東漢後期國力的衰弱,北方少數民族也不斷侵擾邊郡。“是時胡虜連入雲中、朔方,殺略吏民,一歲至九奔命。”崔寔在五原(九原)郡建立和完善防禦體系,組織當地人民積極抵抗,“整厲士馬,嚴烽候,虜不敢犯。”保證了當地人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秩序,對於維護東漢王朝在邊疆統治的穩固做出了突出貢獻。崔寔治理五原(九原)能取得突出成績,是與他的清正廉潔、以身作則分不開的。他有一句名言,“馬不素養,難以追遠;士不素簡,難以趨急”,把廉潔為公作為自己的為官箴言。他位至郡守高官,而不事聚斂,“亦取足而已,不至盈餘,及仕官,歷位邊郡,而愈貧薄”,以致於死後,“家徒四壁立,無以殯殮”,由友人備棺埋葬。這樣的窮太守在“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封建時代,的確是難能可貴的。崔寔的母親不僅教子有方,而且深明大義,對兒子做好太守工作給予了極大的幫助與支持,“母有母儀淑德,博覽書傳。初,寔在五原(九原),常訓以臨民之政,寔之善績,母有其助焉。”

「九原春秋」東漢五原(九原)太守崔寔邊疆開發的理論與實踐(下

由於崔寔治理有方,五原郡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在東漢王朝的邊郡考核中多次名列前茅,“常為邊最”。後來因為身體多病,崔寔又被調回到首都任職。由於鮮卑不斷侵擾東北地區,出現了嚴重的邊疆危機,朝廷“詔三公舉威武謀略之士,司徒黃瓊薦寔,拜遼東太守。”崔寔對遼東地區的農業生產進行了考察,看到了當地耕作手段的落後,與先進技術相比,既浪費人力、耕牛,又效率低下。“武帝以趙過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將之下種,挽耬皆取備焉,日種一頃,至今三輔猶賴其力。”可惜這種先進的技術到東漢時期仍然未能在遼東地區推廣應用。“今遼東耕犁,轅長四尺,迴轉相妨,既用兩牛,兩人牽之,一人將耕,一人下種,二人挽耬,凡用二牛六人,一日才種二十五畝,其懸絕如此。”可見,崔寔把解決遼東邊境問題的關鍵放在了繁榮經濟、穩定社會方面,並且已經找到了影響生產發展的關鍵性因素,那就是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改造落後的生產技術。正當崔寔準備在遼東地區再展治國才華,實現政治理想之時,他的母親病重去世,他只好“上疏求歸葬行喪”,未能再次在遼東地區一顯政績。

作為著名的地主階級思想家,崔寔具有較高的聲譽。史學家范曄認為:“寔之《政論》,言當世理亂,雖晁錯之徒不能過也。”他所著的《四民月令》是繼《汜勝之書》之後和《齊民要術》出現之前的一部重要的農家著作,被譽為地主莊園經濟的經營手冊。對於這些內容,學者們已多有研究。而崔寔在邊疆開發方面的理論認識與成功實踐也應引起足夠的重視與研究,其中的許多內容是具有重要的借鑑和參考意義的。

「九原春秋」東漢五原(九原)太守崔寔邊疆開發的理論與實踐(下


九原發布欄目編輯:王冠楠

九原發布責任編輯: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