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春秋」东汉五原(九原)太守崔寔边疆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下

王绍东 内蒙古大学

二、治理边郡的成功实践

崔寔曾任五原(九原)太守和辽东太守,特别是在他担任五原(九原)太守期间,使自己边疆开发的思想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五原郡秦时称九原郡,汉时更名为五原郡。治所九原,在今包头市郊区的麻池古城北城。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乌梁素海以东地区、包头市及鄂尔多斯市东北部一带。这里土地肥沃,人口稀少,非常适宜移民开发,也是东汉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边郡。汉明帝永平八年,“诏三公募郡国中都官死罪系囚,减罪一等,勿笞。诣度辽将军营,屯朔方、五原之边县,妻子自随,便占著边县,父母同产欲相代者,恣听之……凡徙者,赠弓弩衣服。

「九原春秋」东汉五原(九原)太守崔寔边疆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下

”五原(九原)地区平坦广阔,处于黄河岸边,是移民开发的理想场所。但由于缺乏劳动力,缺乏先进的生产和纺织技术,人民生活十分困苦,“五原土宜麻枱,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崔寔到任后,把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教化引导人民振奋精神,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当作首要任务。他果断地变卖官府中储存的财物,用于购买纺织工具,“寔至官,斥卖储峙,为作纺绩,织絍、綀缊之具以教之。”并从纺织技术先进的地区请来老师,“诣雁门、广武迎织师,使巧手作机及纺,以教民织。”崔寔从实际出发,没有采用输血式的救济方式,不是直接给当地贫民提供棉衣,而是拿出政府的不急之需,用于引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用授人以渔的方式使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在五原(九原)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更重要的是,五原(九原)地区“民得以免寒苦”,成为直接的受益者。

随着东汉后期国力的衰弱,北方少数民族也不断侵扰边郡。“是时胡虏连入云中、朔方,杀略吏民,一岁至九奔命。”崔寔在五原(九原)郡建立和完善防御体系,组织当地人民积极抵抗,“整厉士马,严烽候,虏不敢犯。”保证了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对于维护东汉王朝在边疆统治的稳固做出了突出贡献。崔寔治理五原(九原)能取得突出成绩,是与他的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分不开的。他有一句名言,“马不素养,难以追远;士不素简,难以趋急”,把廉洁为公作为自己的为官箴言。他位至郡守高官,而不事聚敛,“亦取足而已,不至盈余,及仕官,历位边郡,而愈贫薄”,以致于死后,“家徒四壁立,无以殡殓”,由友人备棺埋葬。这样的穷太守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封建时代,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崔寔的母亲不仅教子有方,而且深明大义,对儿子做好太守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与支持,“母有母仪淑德,博览书传。初,寔在五原(九原),常训以临民之政,寔之善绩,母有其助焉。”

「九原春秋」东汉五原(九原)太守崔寔边疆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下

由于崔寔治理有方,五原郡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在东汉王朝的边郡考核中多次名列前茅,“常为边最”。后来因为身体多病,崔寔又被调回到首都任职。由于鲜卑不断侵扰东北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朝廷“诏三公举威武谋略之士,司徒黄琼荐寔,拜辽东太守。”崔寔对辽东地区的农业生产进行了考察,看到了当地耕作手段的落后,与先进技术相比,既浪费人力、耕牛,又效率低下。“武帝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教民耕殖。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力。”可惜这种先进的技术到东汉时期仍然未能在辽东地区推广应用。“今辽东耕犁,辕长四尺,回转相妨,既用两牛,两人牵之,一人将耕,一人下种,二人挽耧,凡用二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其悬绝如此。”可见,崔寔把解决辽东边境问题的关键放在了繁荣经济、稳定社会方面,并且已经找到了影响生产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那就是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改造落后的生产技术。正当崔寔准备在辽东地区再展治国才华,实现政治理想之时,他的母亲病重去世,他只好“上疏求归葬行丧”,未能再次在辽东地区一显政绩。

作为著名的地主阶级思想家,崔寔具有较高的声誉。史学家范晔认为:“寔之《政论》,言当世理乱,虽晁错之徒不能过也。”他所著的《四民月令》是继《汜胜之书》之后和《齐民要术》出现之前的一部重要的农家著作,被誉为地主庄园经济的经营手册。对于这些内容,学者们已多有研究。而崔寔在边疆开发方面的理论认识与成功实践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与研究,其中的许多内容是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的。

「九原春秋」东汉五原(九原)太守崔寔边疆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下


九原发布栏目编辑:王冠楠

九原发布责任编辑: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