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才是历史上真正称得上影帝的人,演了一场明败实胜的好戏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 ,关东各州郡的形势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路诸侯对”西北狼”董卓的斗争,逐渐由单纯的唇枪舌剑转向激烈的武装斗争,讨伐董卓的联军形成了。联军阵容庞大,虽没有《三国演义》里描述的十八镇,却也真有

十-路之多,除却曹操这一路,还包括:

第一路:渤海太守袁绍。

第二路:冀州牧韩馥。

第三路:豫州刺史孔佃。

第四路: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路:陈留太守张邈。

第六路:广陵太守张超。

第七路:河内太守王匡。

第八路: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路:东郡太守桥瑁。

第十路:济北相鲍信。


曹操才是历史上真正称得上影帝的人,演了一场明败实胜的好戏


这些诸侯分驻在北起河北、南至江淮的广大区域内,主力则集中在今天河南境内的酸枣。联军的大本营也设在酸枣,十一路将领齐聚于此,各个义愤填膺、慷慨激昂,历数国贼董卓的罪恶,忧心大汉王朝的未来,决心歃血为盟,共诛残暴,匡扶汉室。联军作战,统一令,令行禁止是头等大事,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成立了,发号施令的盟主还必须选出一位,在场的诸将纷纷把目光投向渤海太守袁绍。原因主要有二:第一,袁绍的态度。他是全国上下人所共知的反董派,袁绍正因反对董卓滥行废立,才被迫离开京都洛阳任职渤海太守的,推举他做盟主,能够始终保证联军"不变质”。第二,袁绍的出身。袁家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袁绍的叔父袁隗此时正在朝中担任太傅之职,推举他做盟主,能够更好地开展朝中百官的"统战”工作。从这两方面看来,袁绍确实是担任盟主的不二人选,他也很快宣誓就职了。但大家似乎忽略了这两条有利条件之外的其他不利条件,最关键的就是袁绍的能力问题。袁绍虽然是有为青年,但从他为官多年的表现来看,此人在谋略上是有所欠缺的,最显著的例子就是在征召董卓进京的重大问题上,他的建议体现出的轻谋、草率、武断。即便是在诸将对袁绍担任盟主的有利条件上,后来证明也是严重错误的。


曹操才是历史上真正称得上影帝的人,演了一场明败实胜的好戏


其中,试图用袁氏家族在朝中的人望团结更多志士仁人,除去成果有限之外,还直接造成了太傅袁隗死于非命。老谋深算的董卓是你想算计就能算计的吗?这次老贼连“避嫌” 都省去了,直接以”嫌疑犯”和"罪犯家属”的罪名了袁隗全家。从此,朝中人人避董自保,即便原本想要与联军里应外合的,也不敢擅自行动了。其实,袁绍的态度根本就有问题!对董卓,袁绍到底是"鹰派” ,还是"鸽派”,其实是一个问题。在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下,我们先不把”议温明”(当年在洛阳董卓举行的废立皇帝代表大会)上袁绍的表现- - 一与董 卓拔刀相向看作是他的政治秀;就说董卓初到京师时,济北相鲍信就曾建议讨董,却被袁绍因为惧怕董卓而断然拒绝。因此基本可以肯定,袁绍至少不是一个坚定的对董强硬的"鹰派”,某种情况下可能还会转变为对董妥协的”鸽派” 。由此可以这样判断:在"选举”盟主的过程中,袁绍虽然是众望所归,但”唱票结果”应该不是全票通过。至少有两个人投了弃权或者反对票,一个是深知袁绍其人的曹操,另一个则是对袁绍窥-斑而见全豹的鲍信。千里难寻是知音,鲍信对曹操说: "雄才大略的人是不世出的,我们大汉现在正有这样一个人, 不是咱袁盟主,而是你曹孟德。跟着这袁盟主走,我看咱关东军出路不大。”后来证明,这个鲍信真是个人物。他的判断准确无误!让我们来看看袁绍就任盟主后的表现,他自封爵尊位高的车骑将军,统帅关东军的方式与当年统帅西园军如出一辙,成立了就不动了。


曹操才是历史上真正称得上影帝的人,演了一场明败实胜的好戏


唯一不同的是,当年西园军是”趴” 在了洛阳,现在的关东军则“窝”在了酸枣。军队无所事事,高层却忙得不可开交,盟主袁绍和他手下的各路诸侯,每天是大摆筵宴,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只等待着"雷震子”显灵,一个雷把董卓这奸贼劈为焦炭,”兵不血刃”地实现关东军起兵时对天下人的诺言。但泥沙总是和金子同在的,关东军内并不是人人不思进取的。言行合一、讨伐董卓的关东军部队不多,他们是长沙太守孙坚所部、济北相鲍信所部、陈留太守张邈的一部,还有就是此时被盟主袁绍封为”奋武将军”的曹操的部队。面对联军诸将的怯懦,曹操一气之下孤军进击董卓。在河南荥阳,与董卓部将徐荣率领的西凉军相遇,然后交锋一激烈的交锋, 双马颈相交,反复肉搏。


曹操才是历史上真正称得上影帝的人,演了一场明败实胜的好戏


结果是没有什么正义之师创造的奇迹。曹军势单力孤,遭到惨败,曹操本人带伤撤回酸枣大营,所属兵马损失殆尽。回到酸枣之后,刚刚经过生死考验,头脑中浮现的仍是血肉横飞、尸骨成山的场面的曹操,面对大营中仍然歌舞升平的祥和气氛,心中的忿恨再也没有什么能够压制了。他义愤填膺地指出:按照我的谋划,以关东军的实力,打败董卓、匡扶汉室是可以马到功成的!但你们从结盟之初到今天的表现,却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可耻!你们帐中的歌舞升平是你袁盟主、你们各路诸侯的耻辱,而阵前的惨痛失败却是我曹某人的光荣!

在酸枣营中,曹操说的是气话,却也是真心话,更是能够预判天下大势的话。如果说荥阳一战前,袁绍才是众望所归的那个中兴大汉的人;在战后,这支能够号令天下的”大旗”被袁绍的胆怯和愚蠢亲手递到他儿时的伙伴_曹 操手中。福祸相依,荥阳一战,曹操虽然战败,但对他来说却是胜利的,而且是无与伦比的大胜。曹操这一败仗给他带来的是荣誉,这无异于狠狠地打了袁绍一个耳光,而曹操也通过这次明败实赢的机会获得了众人的青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