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鼎鼎的“飛將軍”為何最後自刎而死?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嚴武《軍城早秋》

詩歌裡提到的飛將就是眾人熟知的飛將軍李廣,而初唐四傑的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說 “時運不濟,命運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不禁有人要問,既然李廣是破陣殺敵赫赫有名的飛將,為何結局是“難封”?

別急,咱接著往下看一看李廣的生平。

李廣是隴西成紀人,他祖上為秦朝時期的名將李信。李信近年由於出現在手遊裡被人們熟知,他的能力也很強,可以說是秦國統一六國裡面的關鍵人物,傳到李廣這一代家族已經沒落,但是好在箭術依舊精湛,讓他有一番用武之地。

是金子就會發光,公元前166年,北方的匈奴入侵漢朝蕭關,這時李廣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從軍,抗擊匈奴時因為他精通騎馬射箭,所以斬殺很多匈奴人,功勞很大被任為漢中郎。《史記》記載李廣曾隨漢文帝出行,聽他衝鋒陷陣抵禦敵寇和與猛獸搏鬥的事蹟,漢文帝感慨地說:“真是可惜,你是沒遇到時機,如果你生在高祖時代,那麼封個萬戶侯不在話下!”

到了漢景帝時期,匈奴更加猖獗,李廣的機會也更多了,他屢立戰功,迅速升遷為軼二百石的高級官員。景帝三年的李廣任驍騎都尉,他隨太尉周亞夫平叛七國之亂,反擊吳楚叛軍。到昌邑城下,他奪取了叛軍軍旗,立了大功,也以此名聲顯揚。不過因梁王授給了他將軍印,而梁王是覬覦皇位的人,他站錯了隊。所以還師後沒有被給予封賞。

從這裡就看出李廣的政治素養不高,政治覺悟也很低,結交藩王可是犯了大忌,然後他被調為上谷太守,不斷與匈奴交戰。後來又轉任邊郡太守,曾為陵西、雁門、代郡、雲中等太守,卻都因奮力作戰而出名。這不算是貶謫,因為太守的俸祿不低,而且是實權在握的官職。

大名鼎鼎的“飛將軍”為何最後自刎而死?

李廣畫像

公元前141年漢景帝駕崩了,漢武帝即位。當時的左右近臣都認為李廣是一代名將,而初登帝位的劉徹也需要提拔人才為己所用,於是把李廣由上郡太守調任未央宮的禁衛軍長官。可見這個時候漢武帝對於李廣還是有很高的期待。

但這個狀況很快發生了變化,讓李廣開始進入命運多舛的後半生,事情還要從公元前134年說起。

漢武帝想要打匈奴,部分官員瞅準皇帝心思,上言說我們剛跟匈奴和親,他們沒什麼防備心理,我們可以通過詐降,提前埋伏好讓匈奴人進來一舉剿滅。 因為匈奴都是騎兵,直接作戰追不上跑不掉,落於下風。那麼上面的計謀有用嗎?

從事實來看沒什麼用,可惜漢武帝建功心切欣然同意。下令在馬邑伏兵意圖圍殲匈奴,沒想到匈奴單于生疑,抓住一個烽火臺的士兵,後者直接洩露計劃。所以單于直接退兵了。計謀沒能成功,而李廣在馬邑之戰時是驍騎將軍,屬於護軍將軍,因此也無功而返。

李廣這一次沒能證明自己,漢武帝很是失望啊,到了公元前129年,劉徹再次四路出兵。車騎將軍衛青走上谷,輕車將軍公孫賀走雲中,太中大夫公孫敖走代郡,驍騎將軍李廣出雁門。新老皆有,出於宿將的李廣受到匈奴“熱情”迎接,單于還下令必須生擒李廣!


大名鼎鼎的“飛將軍”為何最後自刎而死?

匈奴兵勢眾多,李廣硬碰硬被擊敗,所以匈奴騎兵活捉了李廣,把他放在兩匹馬中間的繩網上,李廣躺在網上走了十多里後將計就計假裝死去,突然看到旁邊匈奴騎兵騎著匹好馬,他突然跳上匈奴騎兵的馬,驅馬向南跑了數十里,用奪來弓箭射殺幾個追兵才終於逃脫。但等李廣回到漢朝,依照漢律被俘虜的漢朝將領應被斬首。幸好家裡面用盡辦法,後來李廣贖為庶人。

與之相比,衛青率軍直搗龍城,斬敵數百而還。淒涼的李廣閒居數年年近花甲才找到復出的機會,在北平擔任太守。他和士兵同甘苦共患難,讓士兵很受感動。

大名鼎鼎的“飛將軍”為何最後自刎而死?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動了漠北之戰,這次由衛青、霍去病各率五萬騎兵從定襄、代郡出擊,跨越大漠遠征匈奴本部。而李廣幾次請求隨行,但是漢武帝以他年老為原因沒有答應,後來經不起李廣屢次請求,才同意他出任前將軍。

可惜的是命運弄人,李廣在戰爭中首先沒遇到敵人,沒拿到功績,第二次直接遇到十倍於己的敵人,幸好張騫救兵到才沒被俘虜,這次算他功過相抵。

而另一邊衛青霍去病的故事就不多說,他們二人打的匈奴望風而逃,封狼居胥。

在漢軍出塞後,因為衛青捉到了匈奴兵,所以知道了單于的駐地,就準備自帶精兵追逐單于,他命令李廣和右將軍隊伍合併,從東路出擊。但是東路是迂迴繞遠,而且缺乏水草,勢必不能並隊行進,不是主力道路。這是因為衛青曾暗中受漢武帝警告,他認為李廣年老,而且命運不好,所以不讓他與單于對陣,因此故意把李廣調開,而李廣也知道內情,他堅決要求衛青改令,可是衛青不答應。

李廣不向衛青告辭就啟程,可惜軍隊沒有嚮導迷路了

回到朝廷的他羞憤難當,當眾自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