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帝,如何才能看到社會的真相呢?

飛龍在天9783


訂閱

說起皇帝,我們知道是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但是有時候真的是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對於皇帝來說是權力越大責任越大。既然你有全天下所有人都沒有的權利,那麼你也應該有所有人都沒有的束縛。大多數皇帝從當皇帝的時候起幾乎都是呆在皇宮裡面的,或者說幾乎都是待在京城的。他們不能外出的,因為按照規定是不允許的。外出的代價太大了。那麼既然他們不能像一般人一樣外出,那麼他們都是怎麼了解大臣們所說的事情是否是真相呢?

第一就是巡遊。我們知道秦始皇在全國修建了好多馳道,然後在全國到處巡遊。不過皇帝巡遊和一般人不一樣,他們不是去享受的。也是瞭解民間疾苦的,看一下百姓的具體生活。而且他們出遊還是要不斷的辦公的,大多數一路走一路辦公。還有就是巡遊對地方有震懾的作用。如果當時有人想造反之類的,皇帝來了之後有很大的震懾作用。

第二就是有自己的巡查機構,然後呈報給自己。漢朝的時候有刺史。其實就是每年皇帝派人到各地看一下各地的狀況,然後報告給自己。讓自己在做其他決策的時候作為參考。封建社會的後期就比較多了,比如明朝有大量的特務機構,東廠、西廠、錦衣衛等。這些人不僅僅是監察官員,還有天下所有的風吹草動。

第三就是大臣的上書。皇帝從大臣的上書中,根據自己的知識和經驗來判斷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然後再作出決定。

第四就是當皇帝之前的學習和了解。任何人都不是天生下來就是皇帝的。除了開國的皇帝大多數皇帝都是繼承的。所以他們在沒有做皇帝的時候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自由的。所以他們還是可以瞭解到更多的真相的。這些事情加上老師的教導也可以作為之後做決策的依據。

不過皇帝最重要的在做決策時候不是對錯,而且做決策的結果。因為不管是哪一種都是有侷限性的。尤其是別人的上書還有巡查,皇帝還是要自己來區分這些事情的真假。所以皇帝在做決定時一定要考慮不同決定的後果,最後能夠達到一種平衡狀態,也就是大臣之間的相對制約。大臣之間相互制約可以說國家就會穩定,這樣才能長治久安。雖然有些小毛病,但是這些都是小事。即使一個朝中全部都是忠臣,如果他們不相互制約的話,最後也還是會出問題的。因為在古代制度不完善的狀況下,如果沒有制約,最後皇帝很容易被架空,甚至有生命危險


小夕影音剪輯


古代皇帝靠什麼瞭解真象?

古代皇帝,權力至高無上,大多深居皇宮,很少外出。平時,瞭解朝內外國家大事,主要靠看湊折,聽早朝各部門長官的彙報。在“盛世”年代,有些皇帝也採取了多種渠道去了解真實情況。

一些王公大臣,身居要職,有時為了個人的、家族的、利益集團的利益,不能準確的反映問題的真象。這就給皇帝“拍板”,提供不了全面完整的依據,很可能讓皇帝造成誤判。從而“失信於民”。大多數皇帝也是想“取信於民”,“光明正大”的處理朝內、外要事,而更好的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

從史書載,皇帝瞭解真象的途徑主要有一下幾條:

(一)公開巡遊。嗚鑼開道,帶各有關大臣、大內高手、貼身保鏢,到各地去公開視察,這一形式,難免有“走馬觀花”現象,但也給各地“攔驕喊怨”提供了便利,皇帝也可瞭解到當地真實情況,掌握了“第一手”資料,同時也對各地一些“為非作呆”、“作奸犯科”的地方官員和惡霸一震懾。

(二)設立巡查機構。朝庭內設“東廠、西廠、錦衣衛”等機構。互不隸屬,互相制衡。全面掌控朝庭官員上下動向,以及各地重大事情。同時皇帝還委任“刺史”這一職務,拿著皇帝聖詣,到各地明察暗訪,把了解到的情況再向皇帝彙報。

(三)各地定期或不定期彙報制度。各地“縣級”以上地方的官員,以及欽差大臣也有按時彙報各地情況的制度。如遇國內外特殊、突發等情況也可隨時通過“驛站”快馬加鞭,快速上報朝庭。

(四)微服私訪。在“兵荒馬亂”年代是不會的,因為皇帝的命太值錢了。這種情況是在“太平盛世”的條件下,皇帝有時想到各地“散散心”,瞭解地方“風土人情”和各地情況。哪時,各地方,反正也沒有幾個人認得皇帝是長的什麼模樣。哪象今天,一個縣官他就得天天在電視露露其“光輝形象”,被當地人們都熟知。

(五)密湊制度。皇帝除了從從公開的地方彙報,例行的早朝上獲得信息外,還實行“密報”制度,從而獲得不公開的“秘密”信息。

在歷史上,不論皇帝採取了多少途徑瞭解真實民情,制定多少制度,但仍然有一些膽大妄為者,欺上瞞下,犯下欺君之罪的大有人在。


爬山涉水看鳳景


盛世中的皇帝才有可能會去了解社會民情,時局動盪處於內憂外患的皇帝沒有功夫去管老百姓。

一些皇帝基本上就不管百姓的死活,明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別的皇帝都是如此。元朝內心只有征服,就沒有去治理天下。

開國皇帝都在當時社會摸爬滾打過,當時民情都有了解。康熙當時為了解民情微服出巡,後來實行了密摺制度,通過密摺瞭解社會民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