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自卑的孩子,一般都出自這些家庭,家長們別不當回事

在接觸心理學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很矛盾的詞:"優秀的自卑患者"。


這樣的人,在某一方面看起來無疑是優秀的,但是內心深處卻是自卑,不認可自己的。


兒時或許不會顯現出來,但隨著長大,影響會越來越深。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一般都出自這些家庭,家長們別不當回事


在接觸的所謂的"問題孩子"中,或多或少都有這個問題。


即使有些表面上看起來超級叛逆、很有個性的孩子,內心深處也是極度不認可自己。


其實自卑感是一種不能自助和軟弱的複雜情感,像毒瘤,吞噬著孩子的自信、力量感、存在感、價值感、配德感。


而自卑感和嚴重缺乏父母家庭或者撫養者的"肯定、讚美、欣賞、認同"息息相關。


有篇題為《我上了985、211,才發現自己一無所有︱或者也不能這樣說》的文章,作者是從"一個電影院都沒有的小縣城"考入著名的高考工廠衡水一中,再考入復旦的女生樊悅書。


她優秀嗎?在我們看來無疑是優秀的,可是她也是自卑的。


原文中她列舉的自卑因素不僅有家境、外表,還有見識、人脈和情商,原生家庭帶來的自卑感,是無力的。


這幾類家庭,養出來的孩子更容易自卑:


一、過於勤儉的家庭


逛街的時候,孩子軟磨硬泡地非要買一樣在你看起來毫無用處而且浪費錢的東西時,你會怎麼做?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一般都出自這些家庭,家長們別不當回事


是立馬大聲斥責:有什麼好買的,這麼貴又沒什麼用,浪費錢。


還是咬咬牙買下來?


父母過度節儉,就會無形中給孩子灌輸一種窮的觀念,從而導致心理上的自卑。


父母過度溺愛,付出家庭承受不了的負擔,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滿足。


在孩子萬分需要一樣物品時,就需要我們身為父母的正確引導了。


當孩子有所請求的時候,不要立馬拒絕,問問為什麼,要孩子用一個充分的理由來說服你。


可以存一份"禮物基金",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相應地獎勵,養成孩子存錢的好習慣。這筆錢任由孩子自行支配,家長監督。


其實為什麼過於節儉的孩子更容易自卑?因為在金錢方面,他們從來沒有過話語權。而父母在談錢時,說話的口氣和臉上的表情,都是會影響孩子的。


這樣長大的孩子,往往不懂得支配自己的錢,因為小時候的不滿足而胡亂花錢,和對錢的自卑。


二、常常打擊、否定孩子的家庭


很少有父母,能安安靜靜地聽孩子把話說完。


沒等孩子說完,就開始否定或者打擊孩子。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一般都出自這些家庭,家長們別不當回事


曾經看過一個泰國的公益廣告:


安排了幾組家庭做實驗,放學時,每個不知情的媽媽都接到了一個渾身髒兮兮的孩子。


每個媽媽的反應都不同:


有的媽媽看到髒兮兮的孩子忍不住一笑,無奈地問:你又幹什麼去了,弄成這樣?


對面的孩子也回以笑容。


有的媽媽一看自家髒兮兮的孩子,立馬放下臉,沒有第一時間問發生了什麼,而是立馬指責起孩子:


"你看看你把衣服弄得多髒,我不會幫你洗的,你回家自己洗!"


對面的孩子露出害怕委屈的表情。


這些孩子,都是為幫助一個老爺爺搬花而弄髒了衣服。


那些打擊,否定孩子的言語行為,都能傷害孩子,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在家庭裡,我們要學會多誇獎鼓勵孩子,而不是不斷否定打擊自己的孩子。


三、暴力,不和諧的家庭


家庭暴力、爸媽爭吵的家庭,更容易養出自卑的孩子。


美國精神分析醫生埃裡克森認為,在嬰兒時期個體的主要任務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發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而這一切是在個體(孩子)與其照看者(父母)之間的親密互動中實現的。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一般都出自這些家庭,家長們別不當回事


當孩子有了信任、自信和愛的基礎,才有勇氣對外探索世界,去完成生命的成長、發展。


父母是幼小孩子內心中最深切的依靠,兩個人和和睦睦的,孩子就會十分的安心。


如果父母之間經常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的話,會對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難以癒合的創傷,所以家長們不能不當回事,經常打罵孩子的行為就更不能有了!


四、過於強勢、愛攀比的家庭


強勢家庭特點:


必須要聽家長的,凡事家長說了算。


嚴密監視小孩的一舉一動,對其行蹤和行為了如指掌。甚至在家裡裝攝像頭。


小孩的一切活動得向家裡彙報,必要時行為前還需得到許可。


對小孩的生活盲目指點,橫加干涉,無端操縱其公、私生活。


喜歡拿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在父親越來越邊緣化的時候,母親會越來越強勢。


過分苛求造成年幼孩子失去安全感,心理壓力增,這個時候孩子就變得疲沓,任何批評都無法觸動他,變得底氣皆無,碌碌無為。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一般都出自這些家庭,家長們別不當回事


過於強勢的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要麼就是很軟弱,要麼就是很叛逆。


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孩子既壓抑,也自卑。


自卑的原因有很多種,關鍵在於如何引導孩子。


人無完人,於其對孩子小心翼翼,不如告訴孩子如何正確地面對自己的不足,勇於承擔和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