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文 | 夜雨

泱泱中華,禮儀之邦;

溫文爾雅,恭謙禮讓;

文明聖火,日月奇光;

尚禮揚善,智圓行方。

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起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禮記》曰:“禮也者,理也!”禮是基於理的行為準則,理是禮的靈魂,而禮又是理的身軀。

作為中國人,我們只有不斷了解國家的歷史文化,才能夠更好的把握今天,創造明天。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君子應有的風範是內外兼修,文質兼美。而禮儀不僅是個人道德修養的準則,更是國家興盛的固基之本。

為此,筆者整理出了一部分我國的禮儀標準,供大家鑑賞!

何為禮儀?禮儀就是日常的一舉一動,就是“衣、食、住、行!”就是百姓日用。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衣——服飾禮儀!”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禮記》曰:“禮儀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也就是說,禮儀是從端正容貌、整齊服飾和得體的言辭開始的。

在我國古代,穿衣戴帽不只是生活中小節,還是道德大節。眾所周知,古人認為衣冠正便是人心正,所以十分重視服飾的穿搭。

而在當今,想看穿一個人的修養,便能從其體態服飾方面著手。

對於男士來說,穿衣是非常講究的。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要穿出自己的風度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在正式場合時,應該著西裝出席。而穿西裝,也是大有學問。①穿西裝,坐下時,要把紐扣全部解開,站立時,要把紐扣全部扣上;②外套內的襯衫要塞入褲腰裡,袖釦要繫好;③襯衫的領口和袖口要長於西裝外套領口與袖口1——1.5釐米;④襯衫的內領口和內袖口不能外露;⑤穿西裝要打領帶,領結要飽滿,恰與襯衫口相吻合;⑥領帶夾要別在七粒扣襯衫的第四與第五個紐扣之間;⑦穿西裝要搭配皮鞋與襪子,且選擇深色襪子,但切記不能黑皮鞋配白襪子,還需要注意襪口的高度,應保證坐下時不露出小腿的皮膚;⑧上衣外面的口袋不要裝東西,不要把鑰匙等掛在腰間,還有衣服袖口上的商標也要撕掉;⑨西裝的褲線清晰筆直,要保證前面的褲腳能蓋住鞋面。

而對於女士來說,應穿搭出自己的氣質。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正式場合的女士,可穿裙子、旗袍出席。

1、穿裙子時,應首選西裝裙。在穿搭方面,應注意:①裙子的長度應在膝蓋上下10釐米的位置;②穿上裙子之後,還能夠配上高跟鞋或中跟鞋與一雙肉色高筒襪或連褲襪;③穿裙子還能佩戴一些飾品,但要注意與自身衣著整體的協調性,並遵循揚長避短、同色同質、以少為佳的原則;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2、旗袍是我國婦女的傳統服飾,並因線條明朗、貼身合體與能夠充分展現女性身材等優點而被喜愛。但在穿搭方面,應注意:①選擇旗袍時要從自身的年齡、體形等方面入手;②穿旗袍的最佳長度是達到穿著者的腳背,而開衩的高度最好是在膝蓋以下或大腿中部以下;③在鞋子搭配上,應首先選擇高跟鞋,其次是面料高級的布鞋。

正式場合或隆重場合時,男士與女士都應該著正裝出席,而在其他場合,應以時間、地點、目的等方面考慮穿著。

如在正規的社交場合應穿著時尚、典雅與別緻的衣服;

在輕快休閒的場合應穿著舒適、隨意、自由的衣服;

在溫馨的家居場合應穿著隨意、個性的衣服;

出席婚禮時,穿著不要過於出眾、耀眼;

在悲哀、肅穆的場合,只適合穿黑色或其他深色、素色為主的衣服;

……

總之就是一句話:“什麼樣的場合穿搭什麼樣的衣服”。

“食——飲食文化”!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古人云:“夫禮之初,始諸飲食。”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離不開一日三餐,飲食中的行為規範時​家庭禮儀的重要內容。從一個人在餐桌上的行為舉止,便能夠看出他的家教與家風。

1、因此,古人便十分重視餐桌上的禮儀。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①吃飯時應讓長輩坐在自己的右邊,因為我國吃飯時的座次一直是以右為尊的原則;

②入座時,應從座位的左側入座,並向旁人致意後安靜入座。如果你身為一名男士,你應該為身邊的女士拉開座椅協助她入座後再入座。

③吃飯時要以尊長為中心,請尊長先入座,尊長為舉筷晚輩不可搶先。尊長吃完放筷後,晚輩應隨同一起放筷。

④如桌上擺放有餐巾,應把它一折二式的放在自己的大腿上,切記不能放在口袋裡。

⑤吃飯時應避免“忌八筷”:敲碗(用筷子敲碗)、插筷(將筷子插在飯碗中)、遊筷(筷子舉棋不定,不知道夾什麼)、扒筷(用筷子從菜中扒弄著吃)、指筷(用筷子指別人)、滴筷(湯汁或食物從筷子上滴落下來)、移筷(用筷子翻動了一個菜不吃,接著夾另一個菜)、跨筷(將筷子架在碗上)。

⑥避免在吃飯時打噴嚏、放屁,萬一沒忍住,應道聲“對不起”。

⑦吃飯時要謙讓他人,不要只顧著吃自己喜歡的菜,還應給別人夾菜。

⑧在別家做客吃飯時,吃完的肉骨頭不要餵給狗吃,這會有貶低主人飯菜的嫌疑。

⑨女士在吃飯時應先搽去口紅。

2、酒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的餐桌上是必不可少的。所謂“杯盞美酒誠敬佳人”所以在飲酒時也應注意以下幾點!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①喝酒要適量,不可貪杯,喝的酩酊大醉。

②別人幫你斟酒時要答謝。

③他人敬酒或說話時,應放下手中的餐具或酒杯,認真傾聽。

④乾杯時要起身。

⑤男士不宜提議為女士乾杯,晚輩或下級不能首先提議為長輩或上級乾杯。

⑥敬他人酒時不要過於頻繁,應適可而止,避免場面尷尬。

⑦如有身體不適等不能飲酒的狀況應向他人說明,以茶或水代酒。

⑧他人為自己斟酒時不能強烈拒絕。

⑨他人敬酒之後,應該回敬。

3、在中國,下了餐桌後免不了要泡上一壺熱茶談天說地,而喝茶也是大有學問所在。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①在上茶之前,應詢問他人對茶有何要求。

②在續茶時,應以右手持壺,左手的小指和無名指夾住杯蓋上的小圓球,用大指拇與食指握住杯把,從桌上端起茶杯,腿一前一後,側身把茶水倒入別人杯中。

③奉茶時要謹慎小心,不可將茶水灑落在他人身上,且要先敬客人,後敬主人。

④在為別人奉茶時,第一杯不宜過滿,最好只倒茶杯的七八分滿。

⑤被別人以茶相待時,要態度謙恭,起身雙手接過,並道謝。

⑥飲茶時,要將茶水認真來回品味。

⑦品茶時要小心啜飲,細心品嚐,最好是沒喝一口便在口中稍作停留,然後再慢慢嚥下,這樣才能滿口生香。

不管是吃飯、飲酒還是喝茶,都是我國文化中必不可缺的,都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住——居家禮儀”!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亞聖孟子曾說過:“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家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也就是說:人們常說的“家國天下”,在中華文化中,國和天下都是家的延伸。

古人認為:“家齊而後治國,國治而後天下平。”家雖小,卻是國與天下的基本構成元素,是實現社會理想的基本,無家不成國。

我國的居家禮儀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著三天三夜都說不完的深厚文化。而筆者抱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的思想,整理出了“居家禮儀”中的精髓,供大家鑑賞。

1、尊老愛幼不僅是我國古代的良好道德品質,就是現在,依然是衡量一個人修養高低的準繩。而在古代,更是“百善孝為先”。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①孝敬老人,經常主動關心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

②經常與老人交流談心,多加強溝通和交流。

③老人若沒把事情做好,不能大聲抱怨。

④如果老人不跟孩子住一起,要經常在週末或節假日看望老人。

2、有人說:“本來所有的人都是一對一對的,不知道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上之後,大家就分開了,所以,大家就不斷地尋找,一直找到自己的另外一半為止。”夫妻是人生中陪伴自己時間最長的人,所以夫妻之間也要相親相愛。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①互愛:互愛是夫妻相處的基礎。

②互敬:要注意互相敬重,不可只看對方的缺點。

③互勉:工作、學習、生活中互相勉勵,共同前進。

④互諒:遇到對方有過錯時,要寬容大度加以原諒。

⑤互助:生活上、工作上、學習上互相愛護,彼此關心。

⑥互讓:遇到不同意見和爭執時,要加強溝通,互相謙讓。

⑦互學:夫妻間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⑧互慰:生活中遇到不愉快的事,雙方要互相體貼、溫存、安慰,萬不可互相指責、埋怨。

3、孩子是夫妻愛情的延續,是夫妻愛情的結晶,所以,對待孩子也是大有文章的。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①率先垂範,言傳身教。要尊敬長輩,關愛他人,夫妻之間要相互謙讓體諒,為孩子做出榜樣。

②多與孩子溝通,做到有禮有節。對子女既民主親切,又注意身份距離,要營造家庭的民主氛圍,使子女瞭解家庭情況,重大決策也可徵求孩子意見,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

③孩子的同學、朋友來家作客,父母要表示歡迎和尊重。在客人面前,不要講孩子的過錯。

④注意發現並適當表揚孩子的優點。

⑤維護孩子人格自尊,講究教育方法。對孩子不能主觀武斷,強人所難。

⑥吃穿方面,不必過度飲食保暖。

⑦學習方面,不必求全責備,更不可不顧孩子的興趣和精力,強迫子女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

4、兄弟姐妹是除了夫妻以外最讓人覺得可以舒心的人,在人生當中,能有一二知己,和琴倒酒,笑看紅塵冷暖,好不快哉。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①搞好團結,講究寬厚,強調謙讓。

②彼此愛護,相互幫助。

③相互尊重,談話以及做事要講究方式和方法,進行適當的婉轉表達,以體現對對方起碼的尊重。

“行——出行禮儀”!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出行在外,應該注意自己的個人行為規範,做到舉止文明,言語得體。而我國古代人們行走禮儀體現在“行止從容、行止有節”上。

“堂上接武,躺下布武,室中不翔”與“安步徐趨”等都是古人對不同場合行走步態的標準,這完美的體現了我國人民謹慎恭敬、謙遜有禮的氣質與修養。

“出行禮儀”也是融入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接下來一起欣賞吧。

1、出行: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①在馬路上時應該嚴格按照國家的交通規則行走。

②和長輩一起出行時要請長輩走在離機動車道較遠的內測。

③多人並行人(壓馬路)時遇見行人應主動避讓。

④與父輩同行時,要走在後面距離不遠的位置隨行。

⑤路遇熟人,應快步上前問候。

⑥上下樓梯時走右側,避免樓道擁擠。

2、乘飛機: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①乘坐飛機需要服務時,不應大呼小叫,而是按動呼喚鈴,然後安靜得等待乘務員的到來。

②進入機艙後應迅速找到自己的座位,放好行李,然後入座,以免造成通道擁堵。

③接受乘務員服務後應致以答謝。

④保持自己座位範圍內的衛生清潔,暈機嘔吐時應使用飛機上的專用嘔吐袋。

⑤飛機尚未起飛前,不宜放下小桌板和座椅背靠。

⑥飛機上的座椅雖可以調整尺度,但應該考慮他人感受,在調整前問一問後面的人是否可以。

⑦飛行過程中不宜脫下鞋子。

⑧下機時整理好使用過的讀物等物品,使之物歸原處。

3、乘火車: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①上火車時應主動出示車票並對號入座。

②上下火車時應遵守秩序,自覺排隊。

③放置行李時要注意身邊是否有人。

④乘坐過程中不要做出大聲喧譁、吸菸、吃刺激性強的食物等毫無禮貌的行為。

4、乘輪船: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①乘船時注意船票的等級並對號入座。

②如果帶有防暈藥之類的藥品,應主動幫助他人。

③穿上淡水供應有限,應節約用水。

5、乘地鐵: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①購票與進閘時,應自覺排隊。

②進出站時要按照指示標的指引前行。

③當乘車人多時,行李物品不宜擱在座位上。

④見到孕婦、老人、傷殘人士等不能站立的人應主動讓座。

6、乘汽車: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①上車時應自覺排隊,以免造成擁擠事故。

②上車後應相互禮讓,相互體諒,主動讓位於需要幫助的人。

③雨天時應收好雨具。

④有孩子應照看好自己的孩子,不應放任幼兒在車上帝哭、嬉鬧。

⑤車上常有磕磕碰碰,如有發生,不妨說一聲“對不起”。

7、乘電梯: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①乘電梯時要講究進出有禮,讓裡面的人出來後再進入。

②當電梯門已經關閉時,不應強行擠入。

③當自己的目的樓層快抵達時,應先等候在電梯的門旁,不要等電梯門打開了,才匆匆忙忙的擠出來。

④乘坐電梯時,應儘量往裡面站。

在生活中,出行是必不可免的,但應該遵循出行文明的準則,做到“文明出行,你我他!”

……

孔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也。”我國是著名的禮儀之邦,作為中國人,我們只有全面瞭解我國的禮儀文化,並落實到實際中去,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加的強勢,更加的具有魅力。

儒家有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雖然普通,但也是中國的構成元素。我們雖然平凡,但也能釋放光輝。讓我們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攜手繼承與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其在世界的密林中,綻放光輝。

作為禮儀之邦,中國的禮儀文化,源遠流長

參考文獻:《青春電科院·禮儀手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