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木石圖》,拍出4.1億港元的神作,世間珍奇莫過於此

在2018年11月26日晚,在香港的佳士得拍賣會上,又一佳作刷新了中國古代繪畫的價值觀,那就是蘇軾《木石圖》。佳士得稱其為“中國書畫曠古爍今之作,文人先驅蘇軾傳世真跡”,引起了不少人的熱議。

蘇軾《木石圖》,拍出4.1億港元的神作,世間珍奇莫過於此

在說這幅畫之前,首先應該說的是,在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之前,由當時軍閥吳佩孚的秘書長白堅夫的太太帶去了日本,後被藏於阿部房次郎爽賴館,後被佳士得公司找到了,進行了拍賣,被當時一個號稱來自大中華區的人拍走,從而又重新回到了中國人手中。失而復得,此真跡才難得的保留了下來。

蘇軾《木石圖》,拍出4.1億港元的神作,世間珍奇莫過於此

此畫據說於1078年蘇軾任徐州知府時所作,在蕭縣聖泉寺飲用其菩薩泉水,感覺清冽甘甜,高興之餘乘興揮筆,畫此佳作。此畫全卷連裱共長 27.2x543cm,手卷上有四幅題跋和41枚鑑藏印,可見收藏經絡清晰,保存完整。畫面內容很簡單,下筆看似隨意,淡墨不似形,但暗藏神韻,似動非動。蘇東波喜畫枯木竹石,應該是為了其頑強的生命力而有感吧。

蘇軾《木石圖》,拍出4.1億港元的神作,世間珍奇莫過於此

因寫文諷刺王安石變法正值被貶徐州,官場失意,所以此畫中有些許荒寒之意。"枯木竹石,萬金爭售",在當時蘇東波的畫就被很多人喜好,行筆輕重緩急,看似簡單,但實際有很強的張力,有很深的毛筆功底。《木石圖》充分體現出蘇軾當時的心境,一切都如此躍然紙上。

蘇東波號“東波居士”,其很多作品,例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丙辰中秋》等都深深影響中國文化,成為臨摹、研究和收藏的佳作。墨分五色,蘇軾用水墨描繪世間萬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但是蘇軾的畫作流傳至今的很少,現存世的僅有三作,《枯木竹石圖》《古木怪石圖》《瀟湘竹石圖》,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也許,我們應該多學習這種逆境不屈服的精神,您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