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華為集成供應鏈管理(ISC)流程

任正非說:“集成供應鏈(ISC)解決了,公司的管理問題基本上就全部解決了。”企業之間的競爭其實也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

與“集成產品開發”流程的變革相比,變革“集成供應鏈”流程的挑戰要大得多。這主要是因為它變革的覆蓋範圍更廣,既包括公司內部的銷售、採購、製造、物流和客戶服務等多個業務系統,同時還包括企業外部的客戶和供應商。

一、華為集成供應鏈變革階段與主要內容

華為公司的供應鏈發展由亂到治,經由幾個階段:

1999-2003年,是供應鏈的建設期。

2005-2007年,為了支持海外發展,開展了全球供應鏈建設工作(GSC)。

2008年,打通整個供應鏈和交付,建立海外多功能中心。

2011年,為了支持多產業發展,對升級供應鏈和採購的流程及IT系統。


揭秘華為集成供應鏈管理(ISC)流程


二、變革之前的狀況與痛點

由於業務發展速度很快、同時預測的準確性比較差,生產計劃很難做準,大量訂單發生更改,導致整個訂單交付不及時,生產的產能和採購也難以匹配,經常發錯貨。如果僅僅從供應鏈內部進行優化也很難解決問題。

由於從預測、計劃、到生產整條線並沒有理順,使公司當時的及時齊套發貨率非常低,只有有20%-30%。存貨週轉率一年兩次,計劃和採購之間的矛盾也非常突出:計劃質量不高;採購不能滿足需求;採購方式也非常單一。

三、痛則思變,重金聘請“大夫”IBM

1998年IBM顧問對華為公司面臨的許多主要問題進行了系統地分析和診斷,給了公司包括IPD、ISC及後來在市場、財務方面的變革方向。1999年開始啟動ISC變革。

3.1 變革目標

質量好,成本低,服務好,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持續改進同時要滿足可以向海外拓展。

3.2 ISC變革方法論

流程設計是基於SCOR模型。

模型的左邊是供應商,右邊是客戶。從左到右涉及到採購、製造和物流幾個模塊,當然還有從客戶來的訂單。把這幾塊完整的統一起來就是計劃。形成了供應鏈主要流程的頂層結構。在項目前期的關注階段,IBM顧問通過跟業務部門和各級領導進行訪談,發現供應鏈存在的流程問題、組織問題以及IT問題等,就此根據SCOR模型進行了流程設計和IT系統的設計,使供應鏈初步在流程上有了一定的基礎。

在整個供應鏈的系統中採購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採購流程的建設過程主要涉及幾個原則:

1、物料分類,針對不同物料建立專家團;

2、供應商分級分層,核心供應商要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

3、再次是採購介入研發;

4、陽光采購、價值採購。

經過幾年的設計和推行,供應鏈的流程建設大概有五十多個子流程,下級流程達到好幾百個。同時也定了很多考核性的指標,把供應鏈和研發流程的界面理清楚。


揭秘華為集成供應鏈管理(ISC)流程


3.3 ISC如何運用於海外供應鏈業務

2003-2004年,完成了整個集成供應鏈的業務建設,業務指標有了很大改善。基於國內業務來講,華為公司供應鏈的建設是成功的,取得了很大的效果。當時供應鏈本身是以深圳為生產基地的單一的供應網絡,它在海外是沒有覆蓋的,海外的組織裡甚至沒有供應鏈組織。如何保證海外大的運營商的業務發展?如何保障及時交付?這些海外的問題該如何解決?是否應該有一些全球計劃,是否該有全球訂單的履行、包括全球網絡的設計,這一切都是這時候該考慮的。2005年提出了全球供應鏈項目(GSC),提出怎樣把海外的供應鏈業務建立起來,業務指標提升上來。

在整個全球供應鏈的項目裡,首先要做全球的網絡設計,其次要做全球均衡地供應鏈的運作,包括國內和海外。還要談需求管理,以前需求主要來自市場部,現在卻是來自全球十幾個地區部。怎樣把需求彙總?怎麼管理它?這些是需要考慮的。明確需求之後,自然就要有一個全球計劃。

3.4 供應鏈與銷售是一個整體

銷售預測與運作計劃是一體的,因此將兩者集成起來才能更好的運營,華為深刻的認識到這一問題。集成的表現是銷售部門、生產部門、採購部門每個月都要進行會議,通過會議同時把供需和供貨能力之間差距找出來。效果很好,能夠拿出措施把差距彌補,進而滿足客戶需求,滿足採購計劃、發貨計劃和生產計劃。

全球統一的訂單管理和全球的物流也是重點。以前的業務主要是在國內,比較簡單,很多東西物流部門可以通過自己來掌握。但在海外要通過大量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才可以。採取的策略是把國際上最好的物流公司拉過來成為供應商,這樣比較可靠,能夠使物流供應從深圳工廠到非洲的整個物流有所保證。當然,也有從當地的一些小的物流公司,通過代表處獲得認證,負責從當地的海關到一些基站的站點運輸,藉此獲得當地的運輸能力。

四、ISC集成供應鏈變革在華為取得了豐碩成果

經過2005年-2007兩年左右的時間,變革取得了很大效果。2008年和交付打通,大交付概念的初步體現,在全球形成了非常好的網絡化的供應鏈。這時在全球有五個供應中心:中國、墨西哥、印度、巴西、匈牙利。以歐洲為例,一個匈牙利就能把歐洲及北非的很多國家納入供應圈,能夠保證兩週之內的及時到貨。同時,還設立了中國、荷蘭、迪拜三個重要的區域物流中心,由於非洲的供應環境較差,可以通過迪拜來發貨。還有五個採購中心:中國、美國、日本、德國和臺灣,主要都是電子元器件生產廠家或者重要工業品的供應商,在當地設立了採購組織,“集中認證,分散採購”得到了體現。

供應鏈計劃實際上是公司整體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華為公司每年都會做3-5年的業務規劃,同時也會做年度經營規劃。供應鏈的計劃是重要的支撐。在供應鏈主計劃下可以進行分解,包括生產計劃、產能規劃,採購計劃,從而形成了完整的計劃鏈條,保障公司業務發展。

計劃來源於預測,同時也要考慮平衡:華為公司的計劃是18個月滾動計劃,基本每個月要做一次滾動。前6個月的計劃直接指導生產活動和採購計劃,必須準確。計劃支撐了整個公司的不同業務,也保證了生產物料及生產計劃的準確。所謂銷售和預測會議是公司的例行活動,供應鏈計劃本身也考慮到存貨的問題,特別終端供應起來之後,對於快銷品類的行業也有一些特殊的考慮。

供應鏈能力提升成為了公司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有效支撐公司高速發展。公司現在的供應鏈也對外提出了“四個一”承諾:軟件交付一分鐘,打合同一分鐘,訂單發貨一週,安裝交付一週。這一切都是供應鏈對業務本身的承諾,也是對客戶的承諾。


揭秘華為集成供應鏈管理(ISC)流程

來源:華清弘諮詢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