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人生》:高加林的人生,是对普世大众人生的反思和启示

活着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的活下去。人活一生,不好正因一个不满意,就灰心。—路遥《人生》

如果拿人生来作比喻,我喜欢把它比作过山车,起起落落,跌宕起伏,没有人会永远在最高点,亦没有人永远会在最低点,起伏皆有才为人生常态。也正是因为这种常态,我们才能对人生永远充满好奇,永远充满激情,冲入云霄的快感,体验过后都会上瘾。

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提出一个有名的定律“二八定律”,套用在这里,就是这个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普通人,大部分的人都是一边幻想自己是百分之二十的特权人,一边又要低头看看现实。

路遥当时恐怕也是如此。1982年的他,早已经饱经沧桑,深谙人情,因为仕途受阻转而投身文学创作,又因为常年奔波在城市和农村之间,最熟悉的“城市交叉地带”的生活,于是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普通人—高加林便这样被塑造了出来,观照自己,反思自己,也警醒自己。

路遥《人生》:高加林的人生,是对普世大众人生的反思和启示

路遥《人生》里面的高加林,没有显赫的身份,也没有掉到洞里捡到高手秘笈,他的人生就是普罗大众所拥有的一段人生。《人生》面世时,就引起了社会的轩然大波,有人骂高加林忘恩负义陈世美,有人骂他资产阶级的思想堕落,更多的人骂他不安于农村咎由自取。但是如今看来,这些谩骂似乎也都有一些偏执,高加林的选择也不过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选择,高加林的人生没有评论的不堪和灰暗,他的人生不过也是普罗大众的缩影,拥有着普通人的复杂感情,有自信也有自卑,有踏实也有虚荣,有反抗也有妥协,他是路遥塑造出来的一个影子,影射自己以及当代所有普通青年的迷茫和痛苦;他也是一面镜子,一面对普世大众人生对照、反思与警示的镜子。

1.普罗大众常有怀才不遇之感

高加林是上过高中的人,他有一定的知识和眼界,也因为这样的知识和眼界让高加林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他不能做农民,在没有其他的门路的情况下,做一名民办教师是他的底线。可是即使这样,他的这个身份也被走后门的人给顶替了。

这时候的高加林是内心里面充满了不忿的。

“他突然产生了这样的思想:假若没有高明楼,命运如果让他当农民,他也许会死心塌地在土地上生活一辈子!可是现在,只要高家村有高明楼,他就非要比他更有出息不可!要比高明楼他们强,非得离开高家村不行!这里很难比过他们!他决心要在精神上,要在社会的面前,和高明楼他们比个一高二低!”

是啊,一个高中生有知识有才华,虽然可能是自诩,但是终归是比走后门顶替他教师身份的人要有本事一些,换成是我们,也会有这种心理。“凭什么”,这句话说的轻巧,但是也说的艰难。虽然他之后调整了心态去下地干活,去街上卖白馍,努力地适应自己的新身份。虽然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意志消沉,对比历史上那些一次不中举就开始自暴自弃,流连于花街酒巷,甚至郁郁而终的人来说,高加林的状态是正面的,也更符合我们普罗大众的生活状态。但是终归心里还是有一股“气”在,如若不是,又为什么想给叔父写信,借着叔父的身份搞定了自己进城的工作。

这大概就是我们普罗大众所能理解的一种生活状态,怀才不遇时可以走上帝预留的门,也可以走上帝预留的窗,为了生存可以将就,但是心中始终是有一把火,一把随时可以燎原的火。

路遥《人生》:高加林的人生,是对普世大众人生的反思和启示

2.普罗大众常有面对诱惑时摇摆

在农村时,刘巧珍的爱慕和热情慰藉了高加林躁郁的内心,即使刘巧珍对高加林而言不是内心最渴望的那种伴侣,也选择了和她在一起。这时候的高加林和刘巧珍都是单纯的享受着生活的种种快乐。

但是这种生活很快就结束了,高加林的叔父回到地方当了劳动局长,而且也因为这层关系,下面早有一些“懂事儿”的人给高加林安排好了工作,生活在这一瞬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加林也从一个特权下的“受害者”变成了“加害人”。

到了县城,面对县城生活里面的各种诱惑,高加林变得越来越不像一个“农村人”,甚至开始嫌弃农村人的生活,当巧珍给他带来狗皮褥子的时候,这种感觉愈加强烈。黄亚萍也就是这个时候走进了高加林的心里,他觉得黄亚萍美丽漂亮有知识,可以给生活带来乐趣,最重要的是黄亚萍是个城里人。

农村小伙高加林的心开始摇摆了,正如路遥本人一样,路遥本人也是一个陕北黄土高坡的孩子,向往着城里面文明的生活,他曾经向朋友表示,自己的女朋友一定是北京知青姑娘中的一位,而最终也得偿所愿,路遥依靠自己的妻子解决了后顾之忧,也考入了大学,留在了城市完全的脱离了农村。高加林此刻也是一样,但是路遥借高加林的内心挣扎,写出了自己的忧思:“他强迫自己不朝这方面想。他在心里自我嘲弄地说:"你是一个混蛋!你已经不要良心了,还想良心干什么......"他尽量得使他的心为得铁硬,并且咬牙切齿地警告自己:“不要反顾!不要软弱!为了远大的前途,必须做出牺牲!有时对自己也要残酷一些!”

路遥《人生》:高加林的人生,是对普世大众人生的反思和启示

加林在高贵的灵魂伴侣和同等身份的巧珍之间的摇摆,也恰好就是普通人遇到诱惑时的摇摆,一方面为利己主义一方面为道德责任,一方面是理想一方面是现实。

高加林选择了利己,也是当时的一种意识的崛起,放到现在而言,这个选择好像也非常普遍,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逐渐变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老人摔倒了,第一时间是拿出来手机证明自己的清白,围观的永远比帮扶的人要多很多,而且也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常态确不一定就是正确,利己主义的盛行最后还是会伤人伤己。

3.普罗大众对“根”的信念

高加林被举报了,这种因不正之风得到的东西,终归不是自己的,随工作一起失去的还有自己的爱情,黄亚萍和他一样,也是个利己主义,她是不会和高加林一起回到农村的,而此刻的巧珍也已经嫁人了。

重新回到农村,高加林以为自己在村里面会受到嘲笑受到鄙夷,但是没想到“村里的人们就先后围在了他身边,开始向他问长问短。所有人的话语、表情、眼神,都不含任何恶意和嘲笑,反而都很真诚。”这时候的高加林,面对单纯的而又丰富的故乡良田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也是因为这样高加林才正确的认知到了自己,认知到了做人的“本”。

结尾处德顺老汉说:“我虽然没有妻室儿女,但觉得活着总还是有意思的。我爱过,也痛苦过;我用这两只手劳动过,种过五谷,栽过树,修过路……这些难道也不是活得有意思吗?”这也是我们普罗大众应该理解的人生,爱过、痛苦过、劳动过...这些都是人生的幸福,一个人只有认真的体验生活,踏实的感受生活,心里有根,灵魂有归处,人生才是完美。

这种情感也可以在在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绿皮书》里面找到跨越国籍的共鸣。

黑人钢琴家唐.谢利是个天才,在音乐上的天赋让他在黑人受到歧视和压榨的年代里面受到了一些尊重,同时也拥有的优渥的生活,可饶是如此,他依然在一场争执之后喊出:“如果我不够黑,也不够白,那么告诉我,我是谁?”

路遥《人生》:高加林的人生,是对普世大众人生的反思和启示

罗曼罗兰说:“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后依然热爱生活。”而无论高加林还是唐.谢利亦都体验过了生活,认清了生活,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归宿,依然热爱着生活。普罗大众如你我,也该如此,本心不可丢弃,认清楚自我和现实,即使前路无法预知, 但是当下也可以活的无悔。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都是高加林。社会的现实和我们的个人理想也往往是相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选择做根上没有土的豆芽菜,那便也没有了向上生长的养分和动力,也没有了抵抗暴风雨的资本。只有如古树,根深深的扎在土地里面,扎的越深越牢,才能更好的向上生长,奔向更广阔的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