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系列的传统价值观及爱国主义

作为一个功夫片迷,评价这部电影肯定不会太客观。其实在我看来,甄子丹这辈子就塑造了两个角色,一个是警察马军,一个是宗师叶问。

马军代表了甄子丹打戏的巅峰时期,那时他40出头,正值壮年,演戏经验说得过去,对动作设计也颇有心得,那时候人们都说甄子丹不会演戏,所以马军这个角色的特点就是打,不服就干。

虽然马军很无脑,影片的感情戏只能交给其他配角去负责,但是马军留下了华语电影最经典的动作戏。

叶问是甄子丹的一次转型,他不再饰演脾气火爆的猛男角色,开始变得隐忍,开始多了角色对友情、亲情、爱情的反应。虽然作为打星演技依然是短板,好在叶问这个角色也没有大笑大哭考验演技的时刻。

从马军到叶问,甄子丹从一个用于机械降神的工具型猛男,蜕变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普通男人,同时塑造一个承载了家国情怀的“侠士”,是继霍元甲、陈真、李小龙之后,功夫片乃至华人世界又一个颇具影响力的文化符号。(参考跟风翻拍的多版叶问)

作为演员,作为打星,一辈子有这么两个角色,足矣。

《叶问》系列的传统价值观及爱国主义

有人说,叶问系列就是打着爱国旗号圈钱的快餐电影。

我不否认功夫片很商业、很快餐,但我不认同这是打着爱国旗号圈钱。

一直以来,就有那么一批香港电影人,继承了中华文化的“家国天下”基因,孜孜不倦的制作着大批爱国主义题材影片。上世纪八十年霍元甲、陈真风靡的时候,大陆还没有多少家电影院,这到底是为了圈钱,还是单纯的因为他们想拍、想看?

那批有家国情怀的电影人可能没变,是观众变了。

说叶问系列炒作爱国情怀,其实片中的叶问根本就没打算把自己和爱国人设捆绑在一起,他更多时候就是一个想过小日子的小市民,从来不好勇斗狠,除非被人欺负到头上。所以我觉得叶问系列传递的价值观,不是那种富有侵略性的“中国NO.1”,也不是那种可以威胁到灯塔国霸权的“虽远必诛”,而是中国很传统的那种忍字当头,不卑不亢。

“我不欺负你,你也别来欺负我。你欺负我第一次,我忍,第二次,我还忍,第三次我忍不了了,还手反击。”我觉得这种价值观已经够温和了。

李小龙可能更适合这个“炒作爱国人设”的帽子,但是考虑到李小龙生活的那个年代,华人处处受歧视,又何尝不需要一剂民族自信的强心剂?

《叶问4》里陈国坤饰演的李小龙有一些不多的戏份,暴打老外。有的人可能觉得李小龙太狂了,但是我想说,就算李小龙当年在好莱坞很狂、很牛,今天依然有外国大导演(昆汀)敢拍戏侮辱他,李小龙显然还是没有把强大的印象留在美国人脑子里。

你们说再过几十年,美国人会不会再拍一部类似的片子侮辱成龙呢?

《叶问》系列的传统价值观及爱国主义

从《叶问1》到《叶问4》,看这些师傅们切磋真精彩,就是有点费家具。

而我喜欢叶问系列,不仅喜欢各派师傅的功夫,也喜欢细节中的人情世故。第一部蹭吃蹭喝、上门讨打的廖师傅,虽为汉奸却良心未泯的李钊,第二部改邪归正的金山找,憨厚可靠的肥波,第三部惺惺相惜,同门对决的张天志,每一个配角都有血有肉,每一段交情都是君子之交,这是中国人传统的为人处世之道。

到了《叶问4》,讲的是文化差异。

首先讲的是保守的唐人街老师傅们和开明派李小龙的差异。

老师傅们觉得中华武学不能外传,但实际结果显然是“时代变了”,一方面固步自封的老师傅们真的不禁打,三下两下被美国大兵干趴下(那个女师傅和万师傅还能走几招);另一方面如今的武术就算不是体操,也比体操强不了多少,真正保密的都是武器图纸,您那点儿武功秘籍还算什么呢?

另一处差异体现在两场对决中。

叶问与太极拳万师傅的对决,万师傅试出叶问的胳膊有伤,于是自己也只用一只手打,这是一种传统武德的表现。(不能将其单纯的归于东方文化,因为无论是东方的武德还是西方的骑士精神,公平都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叶问》系列的传统价值观及爱国主义

但是美国人的价值观不是这样,军官巴顿发现叶问的胳膊有伤,不仅不让,还故意往有伤的地方打,这就是新锐民族的取胜之法——不择手段。

时代变了,当年宋襄公在泓水之战就是吃了道义的亏。

所以仔细分析最后一场对决,能看出叶问心态的变化。

巴顿说对决是“没有规则”,但是叶问还是有给自己设限,比如他有一招可以戳对方的眼,但他只是划了一下对方的脸颊。

错过这个机会之后,叶问开始处于下风,然后被巴顿暴打,一度打到站不起来。其实这个时候,巴顿的自负害了他,既然是“无规则”,那如果他不是站着开嘲讽,而是继续攻击倒地的叶问,叶问肯定再也站不起来了。

但是他给了叶问喘息的机会,而叶问意识到对方一直攻击自己受伤的手臂之后,也决定不再留手,前几部一直没忍心用的踢裆、封喉也用上了。

最后巴顿被KO。

《叶问》系列的传统价值观及爱国主义

其实最后一战交给李小龙去打似乎更好,可以体现出某种新老交替、后继有人,但这毕竟是叶问的个人电影,需要给叶问一个最终战。

《叶问4》也不是没有槽点,比如吴樾饰演的基本上就是第二部洪金宝的角色,然而洪金宝落败败好歹还有个疾病原因,吴樾这也太惨了吧?以及斯科特·阿金斯一边用着空手道,一边歧视黄种人,可是空手道也是黄种人发明的啊。

还有,就是这些港人、华人们拍出来的电影,在自身定位上也有着不大不小的尴尬点,比如吴建豪饰演的华人士官,百折不挠的想要在美军训练中推广中国功夫,声称这可以提高美军的战斗力,这到底是为了提升民族自信,还是归化者急于寻求认同的心态?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刚和中国停战没多久,如果美军用这一套功夫对付中国人咋办?是不是就应了万师傅的“东郭先生”理论?

当然,现代战争近身肉搏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而结尾字幕说美军训练引入中国功夫,也说明了美国这个国家一直以来的优点——善于学习对手。

还有另一个优点,就是喜欢钱,喜欢直白的索取利益。

传统中国人是重农抑商的,就像以前叶问守着那么大家产,朋友周清泉叫他投资经商他还不同意。到了美国人家可不一样,校长直接表示:一万块钱,立即入学。

这是校长给叶师傅上的资本主义第一堂课,钱是好东西,钱就是特权。

即便是叶师傅,也有很多摆不平的事情。

叶问这个系列,从来就没有鼓吹个人英雄主义多么万能,也不是告诉你空有一颗爱国心就能怎么样。当年叶问在日本军营可以“一个打十个”,但是出了门碰见日本军车还是要躲得远远的;如今叶问在美国军营暴打军官,但是他能完整走出去还是靠着在场士兵的掌声——幸好美国人还是尊重强者的。

英雄主义、爱国主义不是万能灵药,但是人民永远需要一个英雄来作为榜样,就像美国有超级英雄一样,中国人也需要各种大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