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此地話竟然有蒙語?!身為包頭人瞭解 TA 麼?

“你會不會說蒙語?”

“我們不說蒙語,我們說此地話。”

“此地話?”

“啊,就是包頭本地話。”

“本地話就本地話,還叫什麼此地話啊。”

Emmmmmm……

每次遇見外省人,總是會遇到這些奇怪的問題。

在他們心中,每一個內蒙人都應該會說蒙語,但是他們不知道在包頭這裡的主流語言是“此地話”

有些人覺得它就是山西話,有些人覺得它很土,有些人可能說了很多年都不知道它到底是啥。

今天,就來給你講一講關於“包頭此地話”的是是非非

(搬好小板凳,拿好筆和本,快記啦!)

包頭話是什麼?


官方叫法是:晉語大同-包頭片,民間俗稱“包頭此地話”(看見了嗎?這是我們的俗稱!)。

眾所周知,老包頭人是“走西口”時,從山西遷過來的,人過來了,跟著的風俗、語言也就都過來了。

什麼?此地話竟然有蒙語?!身為包頭人瞭解 TA 麼?


所以,在老包頭那邊,就主要說的是山西晉語。

可“包頭話=山西話”麼?

你要認為等號成立,那你就錯了。

雖說很多大同人來包頭做生意,然後於此定居,大部分都說大同話,但包頭本地原著民也有自己的語言啊,比如蒙語。

在這樣一個“大雜燴”的城市,沒有什麼是融合不了的。如果有,那一定是時間不夠長。

這些語言彼此交融,相互影響,就漸漸形成了 “非晉非蒙”的包頭話

包頭話很土?

如果說東北話是一股“大碴子味兒”,那包頭話就可以形容為“沙土味兒”

“圪(ge)”字常常掛在嘴邊,“甚(shen)”時不時就會蹦出來,和普通話不同的韻母、升降調,讓包頭話變得“土裡土氣”。

可是包頭話真的很土麼?那你一定是不瞭解它。

  • 藏在包頭話裡的蒙語


包頭話有多厲害?

就是你自己都不知道說的這句是蒙語。

當初晉商來了包頭,和當地的牧民是怎樣交流的,我們無從得知。

但可以確定的是,最後他們一定進行的“友好交談”。

什麼?此地話竟然有蒙語?!身為包頭人瞭解 TA 麼?


漸漸地,蒙人“漢化”,可是有些字詞他們已經說習慣了,就把它融進了“晉語”,讓你神不知鬼不覺的就說了他們的話:

乃可是忽拉蓋,成天價不做好事。

(那個人就是個騙子,整天不做好事。)

什麼?此地話竟然有蒙語?!身為包頭人瞭解 TA 麼?


看他現在灰塌二胡的那樣,不要尿他。

(看他現在失意的樣子,不要理他。)

什麼?此地話竟然有蒙語?!身為包頭人瞭解 TA 麼?


這些詞,表面上看毫無頭緒,各個字是被強拉硬湊起來的,誰知道他們是音譯的蒙語藉詞。

真是一個不小心,自己就又多掌握了一門語言。

  • 藏在包頭話裡的古語


要說現在的普通話(即白話)是從古語演變來的,那包頭話中保留的古語大概要比普通話多得多。

元曲、古詞,什麼好聽說什麼,什麼好用留什麼。

讓你在說包頭話的時候,土中帶雅。

果然,大俗即大雅:

你引他上來幹甚了!

(你帶他上來做什麼啊!)

什麼?此地話竟然有蒙語?!身為包頭人瞭解 TA 麼?


可乃跳的都不知道個人姓甚了。

(看那個人得意的都忘了自己姓什麼了。)

什麼?此地話竟然有蒙語?!身為包頭人瞭解 TA 麼?


你以為這些就完了?還有那個動不動就被包頭人掛在嘴邊的“甚”,在無數元曲裡被使用:

沿泥絮怕甚狂風颳。

——馬致遠【大石調·青杏子】《悟迷》

果實誠有甚推辭。

——喬吉【雙調·折桂令】《寄遠》

看似“土”,實則“雅”,這大概就是包頭話的魅力所在。

包頭人都會說包頭話?


No!No!No!並不是。

包頭話主要流傳於老包頭地區,即東河及其周圍的旗縣

而作為另外兩個市轄區:昆區和青山,主要以東北話和河北話為主。

是因為當年新中國成立的時候,鞍鋼人、山東人和京津冀地區的人們來到包頭,援建包鋼和一機、二機。

但是,你以為你是昆區和青山的,你說的話就沒有包頭話了?

To young To 天真。

這個城市的最厲害的魔法就是:融合

那流傳甚廣卻又無法解釋的“待要”“不待要”,還有和痛感同時出現的“費”,都深深地烙著“包頭話”的印記。

所以,別看你說這一口既流利又標準的普通話,其實有些字詞它是屬於包頭話的。

你,逃不掉的。

本文編輯:鹿慢慢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感謝對慢時光的支持

參考資料:

1.張福勳,溫斌《元人散曲中的包頭方言》;人民日報;2019.6

2.趙楠《包頭東河晉方言語音和詞彙系統研究》;中南民族大學碩士論文;2012

3.劉旭《地域文化視角下包頭方言中詞彙特點與運用》;黑龍江教育學院報;2015.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