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遠、關隘重重,東南西北四條路,山東六國為何就要劍走偏鋒?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配六國相印?”

這是蘇秦在衣錦還鄉之後,對於之前輕視自己的家人所說的話。那麼他為何能夠成為六國的宰相呢?是因為他提出的合縱之策,就是聯合山東六國,縱向對抗強大的秦國。《史記》記載,他最先遊說秦惠文王但沒有成功便轉而去勸說除秦之外的其他國家。當然,這裡的山東六國不是現在的山東省而是崤山以東。所以,六個國家先後發動了五次攻秦之戰。

山高路遠、關隘重重,東南西北四條路,山東六國為何就要劍走偏鋒?

(一)、巍巍天險,難度崤函

“因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東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號稱天險。”函谷關與崤山相連,自古以來便是戰略要地。如果攻破此要塞,便可以長驅直入,直取關中。此處地勢險峻,易守難攻,難為天下九塞之一。這裡也是三秦的天然屏障,數千年來此地一直為兵家必爭,發生過數不清的戰役。

1. 幾度攻秦,無功而返

韓非子》“縱成必霸,橫成必亡”。當時蘇秦等人,被稱之為“縱橫家”。他想要聯合六國的勢力,來迫使秦國滅亡。當時的秦國四處討伐,不斷擴張自己的地盤引起了許多國家的恐慌。因此,蘇秦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將大家聯合起來。

但是關中地區,關隘重重,首先就是崤山和函谷關一線。秦國在此部署了大量的兵力,而且此地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自周慎靚王三年至秦王政六年,山東六國曾經五度聯合攻秦。當然,也有觀點是四次。因為年代久遠,具體的次數已無從考證。

在第一次攻秦之戰的函谷關戰役中,因為縱長楚王消極怠戰,導致各國聯軍在此地被殲滅八萬兩千人,而秦軍則幾乎沒有受到損傷。第二次攻秦,六國因為秦國擴張勢力太盛終願全部參戰,並且一度攻佔函谷關,獲得了初步勝利。

第三次,秦王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次信陵君指揮戰役,於河外大勝並且一路追趕秦軍至函谷關。第五次也就是最為著名的蕞之戰,聯軍長驅直入進函谷關此時距離咸陽僅八十餘里。但呂不韋率軍在潼關大敗聯軍。

山高路遠、關隘重重,東南西北四條路,山東六國為何就要劍走偏鋒?

2. 悠悠函谷,英雄止步

聯軍每次西進,都繞不開崤山、函谷關一線。此地本來就是天險,他們主攻此地,即便是能夠獲勝也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何況,他們只是傷到了秦國的皮毛。在嬴政親政以後,擴張勢頭反而愈演愈烈,最後的結果便是秦滅六國而統一天下。

其實聯軍並不是只有這一條行軍路線可選,他們完全可以從其他方向進攻。而三秦之地,東西南北各有關隘要塞。可以功其選擇的線路一共有四條,

分別是:其一,走汾河谷地而後,而後渡過黃河走寬廣的河東一帶,入主關中;其二,從洛陽出發,走函谷關再入關中;其三,從南陽走武關再進藍田最後入關中,這個方法在數十年後被劉備採用;還有就是從巴蜀入境,而後到漢中過大散關而入關中。

(二)、渡過黃河,乃為下策

魏文侯在位期間,戰略眼光非常卓越。他著眼於西面的秦國,並且不斷的向關中地區推進。當時的秦國,還沒有多大的實力。而魏國的李俚等人,逐步的在黃河一帶築起工事,並且不斷的在加強對黃河兩岸的控制還築起了一道長城。如果按照常人的思維,肯定會藉助這道防線而入主關中。

這樣一來,就可以完美的繞過崤山和函谷關。那麼,他們為何還要執著於函谷關呢?

1. 內部聯盟的鬆散

山東六國的合縱,從一開始就不是鐵板一塊。各國君主,各懷鬼胎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戰。他們普遍都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就不會全身心的投入到作戰中去。魏文侯建立的工事,的確用處很大。

山高路遠、關隘重重,東南西北四條路,山東六國為何就要劍走偏鋒?

但是商鞅變法以後,秦國開始逐步的崛起。商鞅提議,先將魏國黃河沿線的軍事力量逐步削弱。而繼任者魏惠王和魏武侯,並沒有堅持向西壓制的線路而是將目光放在了與東方各國的爭鬥之中。

聯軍若是進入河東地區,魏國的軍事防禦雖然還在但是早已名存實亡,發揮不了很大的作用。而且這樣一來,會經過許多同盟國的國境。他們的內部是互相爭鬥的,也是相互提防的。大軍若從魏國之境而入,其君主必定也不會同意。

2. 後勤供給尤為不便

黃河地區水流湍急,況且當時的渡船也沒有現在這麼先進和完善。黃河北面乃為陝北高原以及晉西北峽谷地形,根本無法登陸。如若登陸,只有龍門渡口以及蒲津渡口能夠上岸。打仗打的就是物資以及補給供應。

幾十萬大軍一天需要的糧食,甚為巨大。走河東地區,後勤線則必須度過黃河。而且,還需得轉運兩次。這在交通技術不發達的古代,是很大的難題。況且,還是在有充足的運輸船的情況下。若是走南線的武關也行不通,當年楚國就是從此地而上這才有了秦楚的藍田之戰。

黃河本身就是一道天險,水流非常急促。如果掌控不好,糧食和物資就會毀於一旦。那麼,直接都不用打了。

山高路遠、關隘重重,東南西北四條路,山東六國為何就要劍走偏鋒?

其實,最後一次六國攻秦魏國老將龐煖率領的聯軍也曾經走過這條路。並且,繞過了函谷關來到了潼關地區。那還是因為秦軍將勢力部署在了義渠方向,沒有顧及。當呂不韋率領軍隊來到潼關時,聯軍的後勤供給根本上不去。而秦軍在家門口作戰,以逸待勞聯軍慘敗。

(三)、無意取代,攻其要害

在戰國早期,能夠與秦國對抗的便是三晉。自三家分晉以後,能夠有實力與其對抗者寥寥無幾。而直接同秦國有利益衝突的,便是韓、趙、魏三國。因為他們是鄰國有天然的國境線,所以秦國後來還採取了“遠交近攻”的政策。東方各國之所以願意出兵,不過是怕其做大影響到自己。就像齊國,更是坐山觀虎鬥,當然最後它滅亡的也很悽慘。

1. 方案不具備可行性

河東地區,也就是今天山西的西南方向。此地徑流量非常大,舉世聞名的壺口瀑布便在其上游。如果強行橫渡,難度非常之大。當然,南北朝時期的劉裕是從此處進入關中。但戰國時期的渡船能力有限,東晉已然有所發展。

此段僅有兩個渡口不說,況且還要經過太行山區。楚國距離此地較遠,長途跋涉其軍心會極不穩定。而且這段路程較為遙遠,聯軍講究的是速戰速決。如果時間長了,各個國家的軍隊會因為糧草問題以及士兵問題產生矛盾,這會使得士氣低糜。

如果走漢中,入武關,那麼大軍會經過楚國的腹地。當時,秦國與楚國的矛盾並不是非常鮮明。楚王也沒有必要冒險,讓那麼多軍隊從自己國家而入。如果他們一旦倒戈,開始揮師南下會對自己非常不利。

山高路遠、關隘重重,東南西北四條路,山東六國為何就要劍走偏鋒?

而走北地,趙國興許也會同意。但是其周邊盤踞著許多北方少數民族勢力。他們很有可能,從側方突襲聯軍。若走黃河一線,

則只有兩個渡口可選。其他地方不是水流太急,就是水位太高而且運輸能力也達不到。而秦軍一旦掌握渡口,聯軍就只能吃癟。

2. 不以滅亡秦國為目的

“假使合縱終不解,何難協力滅孤秦?”古人講究王霸之業,合縱一開始的目的就是成霸業,而連橫才是成就王業。也就是說,興兵的目的就是為了遏制秦國的發展而不是一鼓作氣,攻進咸陽,而後瓜分秦國土地。

當時的秦國不斷的擴張,造成周邊國家極度恐慌。打仗什麼算是勝利?當然是盤踞在對方的要地,而不是簡單的消滅對方的兵力。在第二次攻秦之戰中,聯軍一度拿下了函谷關。而後迫使秦國韓之武遂及魏之封陵,最後聯軍撤兵。

拿回失地,才是聯軍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直接攻佔其巢穴。如果單純的進入關中,其實也並非難事。就像西晉的匈奴,還有唐初的突厥都曾經打到了渭涇河畔。如果每次都從黃河入關,那麼最多也只能達到涇渭之東的土地。

秦國擁有川蜀之地,糧食補給根本不成問題。而聯軍,每堅持一天都要消耗許多後勤補給。他們所承擔的壓力,要遠遠大於秦軍。所以,從戰略而言走黃河入關並沒有多大的好處。並且,可行性也非常一般。

山高路遠、關隘重重,東南西北四條路,山東六國為何就要劍走偏鋒?

第五次龐媛雖然是走的這一路線,但是趁其不備而攻之。因為還有義渠,能夠鉗制著他。但最後也是因為後勤問題,而不了了之。

要是聯軍分三路攻擊,那麼秦國很有可能實施各個擊破的戰略。

結語:

聯軍選定的行軍路線,確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三秦之地,要塞眾多並且易守難攻。而函谷關和崤山一帶,則是聯軍的最佳選擇。渡過黃河,不僅要考慮後勤問題還要擔心士氣問題等等。因此,他們只能死磕這道秦國的天然屏障。

參考文獻:

《韓非子》

《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