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黃梅】劉佐口隨筆



【大美黃梅】劉佐口隨筆

劉佐,一個人口才2萬多人的小鄉,我去過多次,但在鄂東新城用無人機航拍這個湖北最東端的地方,還是第一次。這裡,民風淳樸,光照充足,土壤肥沃,自然資源豐富,是全國商品糧和優質棉生產基地。

【大美黃梅】劉佐口隨筆

劉佐鄉,地處鄂、皖、贛三省交界處,是“雞鳴三省”之地。西接小池鎮馬垏村、板橋畈村,東連宿松縣匯口鎮,南臨長江,北至龍感湖管理區。相傳,清代長江大堤楊東壪潰口處左邊住一能治百病的劉姓名醫,得名劉左口。後來人們為了祈求老天保佑他們能在這裡安居樂業,就把“左”改變成了今天的“佐”。這裡清代屬長樂鄉,1949年屬小池區,1958年屬長江人民公社,1959年屬小池人民公社,1961年屬小池區,1975年撤社並區,自小池區分出,設立劉佐人民公社。1984年併入小池區。1987年自小池區分出,設立劉佐鄉。劉佐的濱江村是湖北的東極,東極點經緯度為:東經116度08.0′,北緯29度50.0′。湖北陸地最低點在此(劉佐鄉東喇叭湖陸地),海拔僅9.2米,是湖北省最早看到太陽昇起的地方。

【大美黃梅】劉佐口隨筆

劉佐,歷為軍事戰略要地。元末,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18年時,這裡的段窯為兩軍爭奪之據點。明末,抗清將領左良玉在境內與清軍進行阻擊戰。抗日戰爭時期,段窯一帶是湖區抗日武裝根據地。

從空中看劉佐,該鄉為長江衝擊平原,地勢平坦。南瀕浩浩長江水,黃廣大堤巍巍壯觀,劉佐段窯新月堤與安徽省同馬大堤相接,成了擋住洪魔肆虐的防洪屏障。八一港如銀蛇狂舞,從境內穿過連接豐收、友誼等8條河港,匯入長江。

【大美黃梅】劉佐口隨筆

劉佐鄉各村的地名也如它的名字劉佐口來歷一樣有趣。鄉政府所在地的段窯社區,舊名段窯,始居段、姚二姓,有“尖刀遲魚小池口(小遲口),綠豆煮粥是段窯(斷腰)。段窯、湖口者磯洲,手捧香爐望渡口”之說。濱江村呢?西靠段窯社區,東鄰安徽省宿松縣境,南抵長江干堤,北至段窯社區。因南臨長江,所以得名濱江村。胡營村是明永樂年間,胡覺祥攜子孫自蘄州遷此地定居墾荒,居港北,清代,太平軍曾在此屯兵設營,得名。梅花屋村,是明代,梅姓先祖梅受九自江西建昌遷此地定居,後有富豪梅樹早,在此地建造房屋並雕花裝飾,故名梅花屋。抗日戰爭時期,黃梅四區區委會設在該村,是湖區抗日武裝根據地之一。“段窯敵後武工隊”就在這裡成立。楊西壪村和義民楊清江有關,楊仕憲,字清江,生於明弘治十年(1497),畢生勤勞,圍湖墾田方圓數十里。嘉靖年間,應天府水災,楊清江捐糧六千擔,朝廷旌表為“義民”,應天府為其建牌坊。萬曆初年,知縣來三聘劃分鄉鎮裡甲時,分別以楊清江姓和字命名楊穴鎮、清江鎮,以示推崇和褒獎。楊清江百年後葬該村。 以種植棉花出名的石流港村,(明時名十里港)因村中間有條流水港,沿港建有石頭砌成的放水閘,而得名。

明代以前,劉佐是長江邊上的一片荒湖灘,明初,以胡開二將軍為首的汪、黃、劉、沈等五位將領來此地墾荒種糧。這裡縱橫約有七里,故名“七里荒”。因為,七里荒這塊土地是皇上所賜給五姓將軍耕種的,所以此地又名“皇五”。為了減少洪澇災害,他們在湖灘上圍堤建圩,堤高五尺,寬七尺,全長二千一百餘丈,成了黃梅的第一個“軍圩堤”。

【大美黃梅】劉佐口隨筆

劉佐不但是出棉花的好地方,還盛產花生,宏星村,是1998年長江干堤外實施“平垸行洪”,新開鎮橫河口村民整體遷至劉佐鄉的村。這裡,房屋整齊劃一,最早硬化了通組公路、建起了群眾文化廣場等基礎設施,群眾生活水平大為提高,一躍成為黃梅縣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村裡的土地肥沃,非常適合種植“麻殼”花生,又稱“撲殼兒”花生,籽粒長,味道香,回味久,含油量低,吃得再多也不油膩。每到秋收時,這裡家家戶戶都有自己動手炒花生的習俗。那花生還在鍋裡翻滾的時候,花生的香味就一個勁兒的往鼻子裡鑽,讓人的嗓子眼兒裡豁拉的開了一道門,口水不禁湧了出來。

劉佐,值得一去的鄂東第一鄉!

【大美黃梅】劉佐口隨筆

作者:曹錦軍,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湖北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曹錦軍圍爐》文旅微信平臺總編、2019年長江讀書節領讀者、黃梅攝協副秘書長、《黃梅文藝》雜誌副主編,黃梅作協常務理事。著有《北緯三十度上的黃梅》《煙雨浸潤濱江城》,主編有《穿越時空賞黃梅》《大美黃梅》等書。文字作品發表百萬字,散見於《長江文藝》《長江叢刊》《湖北日報》《 文旅湖北》《荊楚群文》《濤聲》《黃岡日報》《鄂東晚報》《黃石週刊》等。攝影作品多次在省級比賽得獎或入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