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如何“磨合”成为罗马国教?

引言:

对于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宗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外国人普遍认为中国人是没有信仰,但是这个结论我并不接受。是与西方的信仰不甚相同而已,中国人的信仰更多的是世俗性的。

像是中国人能去求神拜佛的时候更多的是带着一种功利性的思想,祈求神来保佑现实的生活。许多西方哲学家也因此来判定中国人存在缺失的情况。可是他们忽略了另一样东西,那就是中国人对于祖先的信仰。

清明节才刚刚过去不久,这个节日就代表了中国人另外一层精神需求,血脉传承的信仰,而这个传统来自于儒家。现在也有很多人把儒家称为"儒教",认为他就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所信仰的宗教,其实我个人认为在某一处这样说也没有错。

“冲突”与“发展”相伴而生|基督教如何“磨合”成为罗马国教?

清明祭祖习俗

因为人之所以有一个信仰就是因为你信仰的宗教能够给你提供安全感,证明在这个社会当中找到归属感。儒家在中国几千年来也扮演了这样的一个角色,儒家的理念和规范已经彻底的融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

无论是清明祭祖这些文化传统,还是现在中国人的道德观念,都和儒家息息相关。所以我认为儒家称为“儒教”没有任何问题。而西方人信仰的宗教现在也成一个多元化的趋势,但是如果往回追溯的话基督教无疑是大多数人共同的信仰,现在所说的也只不过是在基督教当中分裂出去的一些子体而已。

基督教也并非是我们现在熟悉的样子,在几千年的流传当中,基督教也因为各种各样的环境在改变着自身的形象。而提到西方历史的话,有一段是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那就是罗马。接下来就让我们从罗马的历史当中看一下基督教都因为罗马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罗马把基督教纳入了传统的官僚体系

接下来就让我们先从一场主教的选举开始。在公元4世纪60年代后期,有两座城市需要选择任命一位新的主教,候选人的姓名在记载中已经语焉不详了,只知道一共有三位候选人。这三个人都提出来自己的优势,来供裁判选择。按照历史记载,当时的情景有点像现在的演讲竞聘,候选人需要在公众场合对市民阐述自己的优势,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这三位都有有什么优势。

“冲突”与“发展”相伴而生|基督教如何“磨合”成为罗马国教?

对公民演讲

  • 第1位候选人认为自己理所应当的要成为主教,给因为他是一个贵族,他最能够理解市民的需求。
  • 第2位候选人则更加直接一点,他直接承诺给市民提供食物补助来换取市民对他的支持。也许是认为自己的优势比不上前两位候选人。
  • 第3位候选人直接宣称,如果他当选就把教堂分发给所有的支持者。

但结果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这三位候选人都没有得到这个主教的位置,而是让第4个人了桃子。

其实一开始,裁判对于选择哪一位候选人来继任主教的位置,充满了犹豫。后来裁判对市民阐述了自己选择约翰神父的理由,大意是:如果选择一位修士,你们会说他不食人间烟火;如果选择一位神父,你们会认为他是依靠资历;如果选择一位官员,你们又会说我是偏向于和自己相似的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选,但是我毕竟还是要选择一个人。

所以我选择了约翰神父,他的家族当中出现过很多主教,也出现过很多官员。所以,最终裁判还是选择了一个世俗而且已经结婚的本地贵族。

“冲突”与“发展”相伴而生|基督教如何“磨合”成为罗马国教?

红衣主教

这样一场选举,我们现在看起来可能会觉得有些荒唐,选择一位主教难道不应该以他对上帝的虔诚作为评判标准吗?从这一点当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人们在选举神职人员的时候,大多参考的也是财富和出身,候选人在竞选主教的时候也会向他的选民提供利益,和我们现在竞选的政治家并没有分别。

基督教并没有改造罗马,而是罗马有效的把基督教纳入了自己传统的官僚体系当中。这个时候的基督教只是加入罗马这个庞大体系当中的一股政治势力,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公元4百年的罗马都不是一个纯粹的基督教国家。

成为罗马国教之后,基督教内部还存在着剧烈的派系冲突

在4世纪的时候,基督教被罗马帝国尊奉为国教,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教会发展成了一个庞杂的系统,神职人员多达十几万人,甚至可能比行政系统当中官员的数量还多。这个时候的基督教会成为罗马的政治局势当中一股强大的势力,当时的教区主教也成为罗马精英阶层体系当中的一部分。基督教的形势看起来一片大好,可是这个时候的基督教内部却依旧暗流涌动。

君士坦丁大帝在信仰基督教之后,最惊讶的事情不是基督教的教义,而是基督教内部居然有如此激烈的内部斗争。其实这种事情也毫不意外,同样一本圣经可能因为环境的不同,解读的角度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所以冲突是在所难免的。就算是君士坦丁大帝,都没能促进基督教的统一。就让我们从一场争论,来看看当时的基督教各个派系之间内部斗争有多激烈。

“冲突”与“发展”相伴而生|基督教如何“磨合”成为罗马国教?

君士坦丁大帝

这场纷争发生在多纳徒派和开其良努派之间,其实双方究竟争论的东西并不是不可调和。双方争论的焦点就是:如果一个主教在基督教受迫害的时候违背过自己的信仰,他有没有资格继续担任主教。其实这就是一个信仰纯粹性的问题,有的人认为信仰是绝对不能违背的,一次犯错,永不录用。而有的人认为浪子回头金不换,一次犯错并不能完全否定这个人的信仰。

其实这种事情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们也能看出来,这场争论只不过是内部的派系之争而已,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这场争论的后果却是,双方不仅在语言层面上毫不退让,甚至还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这场冲突持续了一个世纪之久,最后是以多纳徒派遭到重创退出舞台才算结束。而这样的争论也不止这一起,在这一个世纪当中在罗马的各个角落此起彼伏。

基督教与罗马帝国的相互塑造

从上面这两个例子当中我们也能发现,基督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成为罗马国教之后,有着一个和罗马的传统观念起着一个相互塑造,相互重构的过程。其实这也并不新鲜,世界大多的宗教在流传的过程当中都或多或少的发生了改变。因为世界的洪流浩浩殇殇,几百年前提出的这套理论和现在的政治体制也许就已经不合拍了,如果你不根据环境发生改变那你这个教派就会被淘汰。

就拿我们最熟悉的佛教来说,佛教也经历过这样一个流转的改变。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宗教,可是一个宗教进入到另外一个陌生的文明就难免会出现不合拍的状况,如果佛教不根据中国的国情来进行变化的话,那佛教就不会在中国普及。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佛教一开始女性是不能成佛的。而在中国,信仰宗教的则大多都是女性。如果佛教不进行改变的话,那佛教在中国境内的流传将会变得非常困难。所以佛教也发生了改变,从一开始女人绝对不能成佛,到后来的女人可以变成男人成佛,到现在的女人也可以成佛,我们可以看出一条清晰的变化轨迹。

“冲突”与“发展”相伴而生|基督教如何“磨合”成为罗马国教?

耶稣受刑画像

基督教也是一样的,基督教一开始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而犹太教是只有犹太民族才能够信仰的,这就对于宗教传播起到了一个刚性限制。

而耶稣则打破了这条限制,让所有人都可以信仰上帝,都可以得到救赎。这让基督教在底层民众当中获得了广泛的传播。基督教就是这样,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让罗马帝国接受了基督教。

而成为罗马国教之后基督教就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变化阶段,因为一个宗教的传播一开始可以依靠底层民众,但是如果想要更好的生存下去,那就一定要争取精英阶层。所以基督教就发展出了一套更加完整的制度,和广博的神学,以此来吸引罗马精英阶层的加入。所以我们以后读历史的话,一定不能一成不变的来看待一样事物,我们要从演变的角度,才能看清它的全貌。

评价

基督教从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到现在的样子,是经历过一次又一次的转变的,我们从罗马的历史当中,观察了基督教的变化。基督教虽然从一开始只有底层民众才会信仰的宗教,一跃成为罗马的国教,但这只是基督教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而已。

而罗马的精英阶层眼并不是把基督教当成唯一的信仰,从那场主教的选举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一开始的基督教只是作为一种政治势力入场的。当时基督教的主教也大多是由罗马有权有势的贵族所垄断的,而基督教想要打破这个局面的话就必须根据当时的环境发生改变。

所以在公元4世纪成为罗马国教之后,基督教内部发生了强烈的内部冲突。就是在这样一场一场的冲突当中,基督教才逐渐的找到了自己的定位,适应了罗马社会。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基督教和罗马帝国之前都被对方所影响着,相互摩擦相互蜕变,基督教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和这一段磨合的历史是分不开的。

这一点在宗教历史当中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曾经有过这样一场蜕变。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也为适应中国国情发生的改变。所以我们以后读历史的时候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不能让我们固有的观念对历史产生偏见,我们要从历史发展的轨迹当中发现事物演化的逻辑,这样才能真正读懂一段历史。

参考文献:《罗马帝国的遗产400-1000》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