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的个人感悟:是人格的遮掩还是意识的淡薄?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这个电影片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吴亦凡主演,具体是表达夏木与舒雅望,唐小天的青春时期情感纠葛故事。很多朋友都在同情舒雅望的遭遇,学习唐小天的对感情的不离不弃,羡慕夏木的爱情无私奉献,着重凸显了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

不过我看了这部纠结情感的电影,却发现电影所表达的是:宣传职场女性遇到事情时,一定要懂得利用法律来保护自我的利益。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感情时,要有原则的干净利索拒绝。不然会让所爱的人与爱着的人受到伤害。间接的折射出自我保护意识的淡薄与人格的缺失为什么会这样说?我们先看看电影三位主角的结局。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的个人感悟:是人格的遮掩还是意识的淡薄?


角色分析:

1,夏木

由吴亦凡主演,长相俊美但性格内向,是因为儿时原生家庭的变故导致自闭,性格比较孤僻。在舒雅望的温柔关怀下,固执的爱上了舒雅望。愿意为她付出一切。并且在电影当中为了舒雅望,冲动的走进监狱。一切解释了大爱的无私奉献。为爱宁愿牺牲自己。也是电影突出的一个重要点,宣传美好的爱情之意。

夏木这个角色,在我们现实当中也比较常见,代表着青春期对爱情的向往的那部分男男女女。他们总是把爱情当成人生的全部。为了对方,不管在有没有结果的情况下,飞蛾扑火般的撞上去。最终如夏木一般,伤了自己。但是,在电影当中的夏木换句话来说,他的付出与爱情就是自我的私欲。因为是建立在对所爱的人,舒雅望不同意的基础上。

夏木儿时亲眼目睹其母亲的自杀,造成抑郁自闭,性格内向,比较怪异孤僻,根据《九型人格》,夏木的环境与性格特征,比较符合

思考型人格。但一切都要有根据,那么我们就从电影当中他的所做所为来分析。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的个人感悟:是人格的遮掩还是意识的淡薄?


1,这个思考型人格,有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与社会一切毫无兴趣,除非自己专注的事情。并且喜欢与世隔绝,对所有人都保持一定的距离。正如舒雅望开始接触到夏木时,夏木整天宅家,关着窗帘,并且专注于他的玩具枪。

2,思考型人格还有一点就是比较敏感,当他人的话语触及内心深处时,会不自觉的害怕,并且比较偏执。就如舒雅望问夏木是否记得母亲的那一刻,夏木浑身发抖与疯狂大叫着和舒雅望拼命。而后一段时间更是仇视舒雅望。

3,还有就是,这类性格与其他人都需要有一定的距离,才会让自己感到安全感。所以,面对其他人的接触,就会把自己的感情给隐藏起来,正如夏木在学校,头也不回的拒绝那个女生的礼物。这种性格也喜欢把事情对错分得比较清楚,把事情对自己的责任义务也分得清楚,就像舒雅望看望小天,彻夜未归时,夏木不顾舒雅望当时的状态,直接一句:活该!

典型的不想接触其他人和事情。

4,而这种思考型的人格是害怕系的,其核心人格是怀疑人格。也就是说夏木因为内心深处,是其母亲最后上吊的那一刻,让他在童年没有得到足够的母亲关爱,没有获得母性的那种温柔与柔情,所以在面对任何事情,都保持怀疑态度,从而来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在电影当中,对于舒雅望,初始时,毫无信任,对她不言不语。

当逐渐信任舒雅望以后,去到学校,也不相信其他人。而这种性格会产生两种极端化:一是越来越害怕,并会逃避来面对。还有一种就是在压力的情况下,能积极主动的反抗。

而夏木在第一次面对追求舒雅望时,被曲蔚然打了一拳,他却只是语言上占点风头,但实际不敢反击,而但曲蔚然伤害到舒雅望时,任由舒雅望拉都拉不住,直接去把曲蔚然弄进了医院。这就是怀疑人格的表现,最终核心一点就是:对朋友非常忠诚,就算拼着害怕,都会牺牲自我利益帮助朋友。导致结局时,夏木需要在监狱呆7年。

而在夏木付出行为后,他很清楚的知道是坐牢。并且还特别理智的告诉舒雅望:不去医院是害了三个人,而他自己去行动,只是他一人来背锅。也就是说面对这莫大的压力,夏木也不是无脑冲动,而是非常冷静,理性。这也是这种人格的核心点。

但何尝不是给曲蔚然垫背?由此可以看出,所有事情走向与结局,和夏木的人格缺失有很大的关系。与法律意识扯不上多大的关系。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的个人感悟:是人格的遮掩还是意识的淡薄?


因此,夏木这个角色,说告诉我们,青春期的懵懂感情是正常的,但不要把友情爱情混为一谈。并且,面对爱情,还要了解清楚对方的一切,在法律的规则下付之行动。不然只会伤害到对方与自己。其次,要有理性的冲动。看看夏木的结局就知道,面对重压之事我们该理性的去面对。

2,唐小天

这个角色像不像现实当中的“老实人”?读书,上军校,学习。甚至舒雅望去看他,就是两人在野外拥抱了一下就狂奔,一样被他爹打成死狗。

而在知道舒雅望被曲蔚然侮辱的情况下,从军中回来,狠狠的修理了曲蔚然一顿,并且对雅望并不嫌弃,依然愿意娶她。看起来,好善良好纯情。对待爱情看似平凡,真实。还有伟大的男子汉硬派理想——当一名真正的军人。典型老实有上进心的好男人。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的个人感悟:是人格的遮掩还是意识的淡薄?


电影结局,却是始终无法与舒雅望在一起。他在火车站疯狂追逐雅望那列火车,就算舒雅望很感动曾经的过往,但那一层厚厚的玻璃与由缓到快的列车阻挡了他们的重合,那一层厚厚的玻璃,就像两人生活的阻力;而由缓到快的列车,就像只能前进,而回不到过去的日子。

这一幕跟唐小天上军校时,舒雅望的追逐何其相似?结局似佛早已注定。但看似老实人的唐小天,明明一个军人,却法律意识也淡薄。不但不请求法律制裁曲蔚然,还被曲蔚然给设计差点自己交代了。只能在大街上狂奔,仰天狂啸。并且这还是军婚!

这也许是电影刻意而为的吧。但也证明其没有法律意识,也没有真正男子汉的硬派作风。只是在其父亲的逼迫之下而形成的“老实人”。

从其打小对锻炼的态度,以及学习的状态,甚至电影末期,在自己未婚妻深受那么大的打击下,依然为自己事业回到学校去,由此可以看出是为工作理想而生的。这类人大体来说,人格是实干型人格。

这类人格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对某种事情很投入,就不会在其他方面花多余的时间。比如唐小天的目标是军人,那么他打小所做一切均是为此准备。对于自己的理想目标,充满了希望。吃苦耐劳,尽心尽力,始终都是一副积极向上的形象。

比如唐小天在做俯卧撑时,雅望坐其背上,也能坚持,说明耐劳。以及与雅望约会被抓住挨打时的表现,也证明他所做一切不是自己的意愿,而是为了满足其父亲的期待。这是实干型人格成长的摇篮:是家长眼中的能干的孩子,只是因为表现吃苦耐劳比较出色。所以这类人格就喜欢出风头来证明自己有多么优秀,从而缺少真正的自我体现。

并且,实干型人格对于爱情的特点来说,就是略带欺骗性格。因为爱会被他们放大几十上百倍,但自己内心却不受影响。比如唐小天说爱舒雅望,但雅望最后那悲惨的结局,也没见唐小天真心的去安慰付出过什么。也就是说唐小天所表现出来的爱,不是他内心真正的想法。

就算我们常人来说,第一时间愤怒,其次是舍弃任何事情陪伴在爱人身边吧。而不是口中说着爱,却把爱的人扔一旁,独自去面对人生灭顶之灾的后果吧?所以只有当后来唐小天在火车站才醒悟,因为理想而丢掉的情感再次回来,才注意到自己内心是多么需要雅望。所以唐小天的结局,也是其人格注定了。会患得患失过很久。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的个人感悟:是人格的遮掩还是意识的淡薄?


唐小天这个角色对我们带来的婚姻感悟:这个角色代表了我们很多老实人形象。但真的是老实人这三个字的锅么?实则不然,那是你没有把感情放在第一位。而是让工作或者其他事情蚕食掉了你们的感情。其次与夏木对比一下:面对同一件事情,夏木陪伴,帮助,支持,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守护舒雅望,爱护舒雅望;而唐小天呢,干了什么?发怒,一拳,口头威胁,大街奔跑仰天长啸,把雅望仍一旁自己承受 ,始终对雅望看来就是一种同情心。权衡利弊之下,你们愿意选择夏木还是唐小天。所以,结局已注定。

3,舒雅望

电影主角之一,是具有完美东方女性知性美的卢杉扮演。这个剧的核心内容都是围绕她展开。在这部剧当中的表现,代表着现实当中的很多职场女性朋友。

这也是我看完电影所得的感悟,纵观整体来说,电影就是用舒雅望的成长与结局,衬托中间过程,来告诉我们柔弱的女性朋友,在面临职场骚扰,侮辱的情况下,应该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不是选择逃避与承受,只会伤害到身边所有人。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的个人感悟:是人格的遮掩还是意识的淡薄?


首先:

结合整个剧情来看,舒雅望在受到那么深重的伤害,也心软并没有任何坏心眼。并且在兼职家教遇上夏木时,就算被夏木咬,拒绝,都是面带笑容去面对,在唐小天骑车带雅望与夏木游玩,翻车时,对夏木的照顾,在公司对公司所有事情的尽心,对同事的热心肠帮助无疑不在体现舒雅望的给予者人格。

这类人格名副其实的热心肠,对夏木补课,照顾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富有同情心,喜欢帮助别,能对别人换位思考,并且无条件的牺牲自己。正如她被侮辱后,为了夏木不被坐牢,从而委屈自己,居然答应嫁给伤害自己的曲蔚然。

并且在与夏木相处过程中,不管是教夏木获得唐小天赞同,或者夏木骑自行车撘行时,又或者是公司所表现时,舒雅望所表现的目的无疑是希望得到保护和爱,与别人的认同。

而且,在于夏木相处时,有一个细节就是舒雅望洗头后对夏木的诱惑,就是想得到夏木的关注。并且在于夏木接触中,给夏木脸上画图纹与夏木同处一床,这些都是给予型人格的特点

还有,因为帮助夏木,舒雅望觉得很开心,对唐小天说起夏木很有射击天赋时很骄傲。虽然把夏木当弟弟。但是,所做的事情,却会让夏木内心生出爱的种子。让这部剧有了后续。这也是这个人格的特点。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的个人感悟:是人格的遮掩还是意识的淡薄?


这种人格也造成了,舒雅望会不自觉为了别人,改变自己的想法,损伤自己去迎合他人。并且极其依赖别人,没有自己的主见,从而在受到侵害时,第一时间不是选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再其次:

从舒雅望在公司第一次接触曲蔚然之时,与在不喜欢他的情况下仍然接受要约,在到被侮辱后仍然同意嫁给曲蔚然。看似毫无关系的几件事情,所受的伤害却组成一梯梯的石阶,让舒雅望逐渐受到更大的伤害。

从心理学来说,这就是等门槛效应。由于舒雅望的人格导致在不怀好意的曲蔚然第一次相互接触时,不知道狠心的拒绝。从而造成后面一系列的恶果。虽说曲蔚然代表了恶性,但如果第一次面对这恶性,舒雅望直接拒绝并表现出伪装自己的攻击性,那么后面一些列事情会转变很多。

这就跟我们职场很多女性朋友一样,由于人格形成的原因,造成不好意思,为他人着想等等原因,从而不知道拒绝。从而让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就像,别人初始触碰你的手,你不坚决的反抗,对方会进而触碰你的腰,而你在不知不觉当中也逐渐默认,自己承受了这一切。这就是受伤害的来源。


最后:

还有个主意原因,就是法律意识淡薄。如果受到伤害第一时间后,直接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就没有夏木等等后来一些列事情了。


总结:

通过以上三个人物不同的人格环境所致的行为对比,不难发现事情的结局早已注定。这部电影实则是告诉我们职场的女性朋友,该如何去保护自己。只是电影把这个宣传的正能量以受到伤害的一系列做法来体现出来的。也折射出现实当中。恋爱的男女双方应该做到陪伴,与以身作则的原则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