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親歷睡眠訓練的媽媽自述:從睡訓到親密育兒,我經歷了什麼2

文 Mika(文章已獲授權,謝絕一切形式的轉載)

在睡訓的這段這段時間裡,我的焦慮像個過度膨脹的氣球,隨時會爆炸。每當我想放棄的時候,我腦海中總是想起類似的這種話“2、3歲仍舊缺覺無法安睡的不罕見,6、7歲甚至成年都睡不好的大有人在。如果好的習慣能幫孩子睡得更好,何樂不為”。睡眠不好會影響孩子發育,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我一定要堅持。

給自己打氣後,看見孩子睡訓失敗、接覺失敗、依舊睡渣,我又陷入想放棄的情緒,天天在糾結的漩渦中打轉。

一位親歷睡眠訓練的媽媽自述:從睡訓到親密育兒,我經歷了什麼2


兒子在睡訓那段時間,我是無法安撫他的,除了餵奶的時候他能安靜下來,其他時候在我懷抱裡都是各種扭、打挺,只有我媽能安撫他,我想不明白到底是為什麼。那段時間我堵奶頻繁,最高峰的時段,一週內堵了四次,去通乳通了4次。

另外還發生了一件讓我徹底崩潰的事情,我月子裡存的一百多袋母乳因為停電全毀。

那段時間我焦慮到了頂點,擔心上班後兒子不夠母乳吃而頻繁擠奶,網上看亂七八糟的知識,不停問身邊的人,像個盲頭蒼蠅一般四處亂撞,卻找不到出路。

一位親歷睡眠訓練的媽媽自述:從睡訓到親密育兒,我經歷了什麼2


轉變

有人在睡訓群推薦了皮皮的公號,我也去看了,但是沒看進去。一是因為我急於求成,沒有系統去看皮皮的公號,二是因為皮皮的觀點不是主流,前面被一步一步洗腦了這麼久,再加上焦慮,我對皮皮的觀點還是很疑慮。這個無關皮皮,是我自己的問題。

但我永遠感謝這個推薦的人,在茫茫人海中讓我找到了寶藏,也讓我意識到,除了睡訓,應該還有別的出路。

本著試一試的想法,我請了一位母乳指導。

一位親歷睡眠訓練的媽媽自述:從睡訓到親密育兒,我經歷了什麼2


本來只想解決頻繁堵奶的問題,誰知她將我從焦慮中解放了出來。她評估了我的餵養狀況,瞭解了我的工作性質,告訴我不必頻繁使用吸奶器,親喂有助於緩解頻繁堵奶的情況。她說,孩子不是機器人,不必按時按點吃、玩、睡,抱睡奶睡完全沒有問題,一切根據孩子的信號來回應,孩子有自己的生長規律,我們只需靜待花開。

這完全顛覆了我之前的認知!

一位親歷睡眠訓練的媽媽自述:從睡訓到親密育兒,我經歷了什麼2


我不是不知道抱睡、奶睡的好處,孩子在我懷裡睡得穩,兩三個小時根本不用接覺,奶睡很快就睡著,晚上睡熟了也可以放下床,只是每當我想這樣做的時候,我就被焦慮裹挾,奶睡抱睡養成了壞習慣了怎麼辦?是我自己把孩子預設成了“本惡”模式。

睡訓之前,我兒子夜裡一般9點左右睡覺,其實已經可以一覺睡6-7個小時,再吃一次奶可以睡到早上7點鐘。訓過之後,兒子夜裡一次最多隻能睡3、4個小時,這個情況一直持續到將近兩歲;白天的小睡短也是沒有什麼改善的。

一位親歷睡眠訓練的媽媽自述:從睡訓到親密育兒,我經歷了什麼2


有了母乳指導的鼓勵,我徹底放開來抱睡奶睡,及時觀察並回應兒子的需求。我卸除了焦慮後,兒子也感受到了我的變化,開始變得越來越粘我,我的安撫事半功倍,兒子也變得越來越愛笑,我倆的親子關係得到了修復。

嗯,有人看到這裡可能會覺得,是你自己學藝不精,都沒有仔細學習土、暖的課所以才訓練失敗、引導失敗而已,而且土、暖可沒有說過讓小月齡的嬰兒睡訓,卻把責任怪在別人頭上。呵呵,怎麼就不想想,妄想新生兒有天使般的睡眠是錯誤的東西呢?孩子的狀態本就容易“貓三天、狗三天”,接受事實就這麼難嗎?

一位親歷睡眠訓練的媽媽自述:從睡訓到親密育兒,我經歷了什麼2


睡眠訓練、睡眠引導本身就是個錯誤的方法論,繼續堅持,那叫一條道走到黑!

成長

產假結束後我就上班了,孩子白天在奶奶家,離我單位近,我利用哺乳假中途回去親喂,然後午睡和晚上都是自己帶。我係統地讀了皮皮公號的文章,系統地知道了睡訓的壞處、依戀—親密養育體系,更加放心大膽地走親密育兒的道路。

關於睡眠,睡訓過後,我兒子在兩歲以內幾乎都是第一覺3、4個小時,後面2小時一醒;遇到大動作發育、長牙甚至不知名原因,就會一小時一醒,持續3、4天就恢復原來的模式。

孩子小的時候,他一哼唧我就抱起他餵奶,吃好後放平穩繼續睡;孩子大一點了,衣服一撩直接躺喂,孩子吃幾口就會翻個身,娘倆繼續睡。除非一小時一醒,其實這樣的模式也沒有太影響我的休息。兩歲以後,兒子開始晚上一覺睡5、6個小時,有時如果睡得晚,就一覺到天亮。

一位親歷睡眠訓練的媽媽自述:從睡訓到親密育兒,我經歷了什麼2


我知道我的靜待,終於等來了花開。

隨著親密育兒的路越走越遠,我知道睡訓欠下的債是要還的,所以我調整了我自己,接受了他晚上睡覺的反覆。為了能第一時間回應兒子,晚上一直都是我跟兒子睡覺,我從來沒有出差過,也沒有晚歸過,哄他入睡,照顧他起床。從最初抱他就打挺,到現在愛笑活潑,是媽媽粘人的小尾巴。

關於工作和生活,選擇親密育兒後,娃是非常粘我的,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0-3歲母親是首選的照顧者。我認真地跟隊友談過,請求隊友的支持,我全心全意陪伴孩子,家務活還有新房子裝修,隊友全部扛下來了,老人那邊他也盡力維護我,總之我的家務活幾乎為零。

在工作上,我的崗位事情不多,盡力完成工作任務,暫時不想晉升的事情。我認為讓孩子健康成長才是我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孩子越小越需要母親,這是多少社會成就都換不來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一位親歷睡眠訓練的媽媽自述:從睡訓到親密育兒,我經歷了什麼2


有得必有失,我失去的自由、晉升、睡眠,都是我可以放得下的。關鍵在於你認為什麼應該擺在首位,是孩子,還是你自己?如果是你自己那就太簡單了,實操各種育兒術,訓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為止;如果是娃,那麼權衡利弊,該放下的就放下,自己去創造育兒的條件。

關於娃的吃喝拉撒,剛開始我還糾結娃自己不會自己吃飯怎麼辦,太早吃調味品損害了健康怎麼辦,要不要進行如廁訓練。我一邊讀皮皮、子墨的微博,一邊成長,慢慢地放下了焦慮。

還是那句話,娃的吃喝拉撒睡都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要人為地去訓練,就是揠苗助長,作為家長,我們只能根據孩子的生長規律去作相應的調整,鬆土、澆水、施肥,讓孩子迎著陽光健康生長。

一位親歷睡眠訓練的媽媽自述:從睡訓到親密育兒,我經歷了什麼2


寫在最後

機械科學育兒已經形成了一條產業鏈,滲透在育兒的方方面面,其中不乏各種專家、學者為之站臺。

當你處於焦慮之中,很容易被各種看似科學的言論按得死死的。但是“主流=真理”、“專家=權威”這樣的等式真的成立嗎?我認為科學是可以不斷地被論證和推翻,但是自然規律是客觀存在的真理,任誰都無法撼動。

我們反睡訓,只是掀開了其中一角。但正正是這一角,是割斷母親鏈接的最突出代表。你不睡訓,還有吃飯訓練、如廁訓練、早教訓練,其本質都是忽視孩子生長規律,揠苗助長。

一位親歷睡眠訓練的媽媽自述:從睡訓到親密育兒,我經歷了什麼2


有人說育兒是私人的事情,各家情況不一,所用方法不同。育兒是私人的事情嗎?對也不對。育兒應該順應自然,遵循大自然規律,從這方面來說育兒從來就不是私人的事情;但是在順其自然的前提下,針對各家情況作出保護孩子自然長大的調整,那育兒可以是私人的事情。

也有人說,媽媽累死了也不用考慮了嗎?嗯,養孩子的確累!但在育兒這件事上,我們作為養育者與孩子雙方,力量之懸殊是顯而易見的。孩子弱小,沒有選擇的餘地,我們給什麼他都只能接受;而我們能選擇將誰放在首位,是孩子還是我們自己?要不要看見孩子並滿足他的需求?

孩子與我們之間的利益是不應對立的,但這有個前提,是必須遵循自然規律,然後才可以像天平的兩端,哪邊重了,就往另一邊加砝碼。記住,我們累了,可以找家人幫忙,可以找其他解決之道;但孩子,他只有我們!

一位親歷睡眠訓練的媽媽自述:從睡訓到親密育兒,我經歷了什麼2


幼小的他,連話都說不出的他,當以哭表達需求都被剝奪了,孩子也只能接受,但當中對孩子的傷害能不能看得見,就只能靠你自己了。

更有人說,孩子為什麼非得奶睡抱睡,難道孩子能接受例如唱歌、輕拍的安撫方式也要奶睡抱睡嗎?我想說,奶睡抱睡不是政治正確,只是眾多安撫方式中最高效的兩種,也是大部分孩子最喜歡的兩種方式,選擇什麼方式,要以尊重孩子為前提。

千萬不要自欺欺人,孩子要蘋果你給梨,再豎起為孩子好的旗號。即使孩子接受了梨,用了什麼方式讓孩子接受的,你自己知;即使孩子是欣然接受的,有沒有欺騙孩子欺騙自己,那隻能你自己問心了。

不妨想想你父母說“都是為了你好”的時候,你內心真實的感受。

一位親歷睡眠訓練的媽媽自述:從睡訓到親密育兒,我經歷了什麼2


結束語

回過頭來,我很慶幸遇到拉我一把的母乳指導,也很感謝皮皮,她的文字激烈、純粹、酣暢淋漓,但我能深深地感受到她作為一位母親溫柔、善良的心。我無法接受某些人對她的詆譭和謾罵,因為她的存在,讓我在黑暗中看到了一點光,我才能找到路回到光明之中!

我會持續為反睡訓發聲,希望我們的堅持,能夠讓多一些母親能走出焦慮,迴歸作為母親的本能;也希望能夠讓多一些寶寶在生命的最初時光裡,得到最溫柔、無價、真誠的母親的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