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也是漢室宗親,大漢危機時拒絕稱帝,卻因為太仁義而結局淒涼

提到劉備,他的人生逆襲之路,始終被無數後人津津樂道。劉備為何能成功?現在最為籠統的說法概括道:

一是劉備仁義,二是他有漢室後裔的身份。前者讓他如願籠絡到大批人才,後者使得他的創業名正言順。

此人也是漢室宗親,大漢危機時拒絕稱帝,卻因為太仁義而結局淒涼

但在人傑輩出的漢末三國,比劉備仁義的不在少數,而比劉備根本苗紅的漢室宗親,也同樣有不少。幽州牧劉虞,便是一個典型代表。

劉虞,東海郡人氏,乃正兒八經的東漢皇室。在漢靈帝在位期間,劉虞憑藉自身的才幹與家世,一路高升,曾擔任過尚書令、總正等職,後來轉為幽州牧,負責邊地的治安問題。

此人也是漢室宗親,大漢危機時拒絕稱帝,卻因為太仁義而結局淒涼

同樣是漢室後裔,劉虞的仕途一帆風順,而劉備的經歷卻是一路坎坷。有意思的是,劉備便是幽州涿郡人,所以劉虞反而成為了他的父母官。由此,劉虞當時的身份與地位,是遠遠高於劉備的。

簡而言之,他的起點比劉備高出很多。

基於劉虞在漢室宗親中影響力,冀州牧韓馥與渤海太守袁紹等人,也對他頗為重視。當時,董卓亂政,百姓苦不堪言。於是頗有野心的袁紹便拿這個做藉口,不承認被董卓擁戴的漢獻帝,反而打算另立劉虞為帝。

從這個例子,也能看出劉虞當時的地位。袁紹想拿他做幌子,也同樣是看重了他的名聲與身份。

此人也是漢室宗親,大漢危機時拒絕稱帝,卻因為太仁義而結局淒涼

不曾想到,劉虞本人卻不同意。一方面,他自然不願意淪為袁紹等人的擋箭牌,而另一方面,劉虞對於漢室,也是十分忠誠。這一點,從他的性格也能看出。

劉虞的性格寬厚,有長者之風。在他擔任幽州牧時期,主張安撫夷族,以致“民夷感其德化,自鮮卑、烏桓、夫餘、穢貊之輩,皆隨時朝貢,無敢擾邊者,百姓歌悅之”。

說起愛民如子這個方面,劉虞做的比劉備還到位。劉備擔任平原相時,曾與百姓同吃同住,與民共疾苦。但是劉虞在位時,卻注重改變民生問題,使得百姓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

關於仁義,劉備只是說說,這不過是他用來滿足自己目的的一個幌子罷了;而反觀劉虞,則是腳踏實地地去做。在他在任期間,無論是幽州郡內的百姓,還是北方的烏桓、鮮卑等胡人部落,都對他感恩戴德,足見劉虞深得民心。

此人也是漢室宗親,大漢危機時拒絕稱帝,卻因為太仁義而結局淒涼

說到這,或許有人會問,劉虞做的既然比劉備還到位,為何還是兵敗身亡?事實上,劉虞便是因為太過仁義,這才導致了日後的悲劇結局。

先說說劉虞之死,這與公孫瓚有著極大關係。劉虞是一介文人,他的軍事實力,並不是很出色。因此劉虞在治理幽州期間,便重用公孫瓚。後者英勇善戰,能屢次擊破強敵。

這一文一武配合起來,幽州的地位萬無一失。但很快,兩人便產生了分歧。因為劉虞主張懷柔:先把胡族給打服,然後再施以教化,而公孫瓚卻想著徹底殲滅這些外族,史書上記載為“瓚志掃滅烏桓”。

公孫瓚還說過:“胡夷難御,當因不賓而討之,今加財賞,必益輕漢,效一時之名,非久長深慮。”

此人也是漢室宗親,大漢危機時拒絕稱帝,卻因為太仁義而結局淒涼

由於幼年的一些經歷,公孫瓚對胡族深惡痛絕,對待他們始終以最激進的手段。

儘管兩人有所分歧,但幽州的最高長官還是劉虞,公孫瓚就算再勇猛,也是前者名義上的部將。所以面對劉虞的主張,公孫瓚也只能被迫接受。

既然打不了胡族,公孫瓚這個好戰分子,乾脆便將心思放在了中原地區。在亂世將起之際,公孫瓚這個梟雄,也是想要有一番作為的。但可沒多久,公孫瓚便在袁紹手上吃了個大虧。

界橋一戰中,公孫瓚由於指揮失誤,沒有認清地理環境,導致其麾下的頭號勁旅——白馬義從,就這樣折損在了鞠義的重弩之下。經此一役,公孫瓚對待袁紹更加痛恨。

此人也是漢室宗親,大漢危機時拒絕稱帝,卻因為太仁義而結局淒涼

但迫於形勢,公孫瓚只好退回了幽州,並放任手下四處搶掠,以此來恢復自己的損失。劉虞愛民如子,又豈能放任公孫瓚任意妄為?

就這樣,兩人站在了對立面上。期間,劉虞本有機會將公孫瓚捉住,但因為他不肯毀壞百姓的房屋,導致功虧一簣。不久之後,善於作戰的公孫瓚擊敗劉虞,並找了一個藉口將他殺死,從而取代了劉虞,自立為幽州牧。

劉虞的結局可謂是淒涼無比,他為何失敗?這不怪他自身能力不強,也不能怪他的仁義。只能說,在這樣一個亂世,劉虞還持有傳統文人的思想,將亂世描繪地過於理想化,這才是他最終失敗的根源。

此人也是漢室宗親,大漢危機時拒絕稱帝,卻因為太仁義而結局淒涼

參考文獻:

《後漢書》

《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