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文化溯源(四)皇道,帝道,王道,霸道,中庸之道

道家文化溯源(四)皇道,帝道,王道,霸道,中庸之道


寫在前面,到今天為止,關於道家文化溯源系列文章,這是第四篇,按原定計劃,這個事已經進行了三分之一的量,我不確定會不會按既定的思路寫,因為在書寫的過程中,由於篇幅大小,書寫習慣,閱讀習慣,平臺分發限制等原因,實時做出微調甚至大調都是可能的,我爭取儘量做到不帶主觀意志,客觀的闡述,以不帶偏自己也不帶偏讀者為基本目的。


那麼為什麼要進行文化溯源,其根本目的是以史為參考,學為今用,指導自己更好的持續穩定的往前走。由此帶出的問題是,文化的背後是什麼力量在推動著向前走,萬年的農耕文化,三百年的工業文化,三十年的科技文化,到今天的互聯網,物聯網文化(信息文化),如此之快的更迭速度,以後會出現什麼文化,是在現有的文化體系中脫穎而出,還是會出現新生命文化,這些目前都是未知數,這就是要溯源的目的。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現如今,大到國家治理,中到企業,小到家庭,個人的發展,人際關係。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企業管理,人事管理,財務收支,健康,和平,發展,穩定,和諧等這所有的一切,都離不開傳統,離不開老祖宗的智慧。而且經研究發現,一直都沒有跳出老祖宗給劃的圈圈,一個大號的頂層設計,都早早的給出了各種問題的各種答案。(這篇會有點長,零散時間閱讀的朋友,可以先收藏。)


一,皇道無為而治


自盤古開天地以來,目前有記載的是三皇,據司馬遷《史記》記載,李斯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等等,都屬於三皇時期的皇。


管子說,“明一者皇”。


春秋書說,“皇代表天,天道不言,四季循環,萬物相生。三皇施行無為而治,行不言之教,具備極高的道德,他們說出的話百姓都不會違背,如同皇天一般,所以稱為皇。”


白虎通義說,“凡被稱為皇的人,光芒萬丈,施行無為而治,行不言之教,以大道化育萬物,天下百姓都不會違揹他。若以人為的手段治理天下,干涉到了任何一個百姓的生活,都不能稱其為皇。所以那時候,天下行於大道,黃金被遺棄在山間,沒有人開採。珍珠玉石被丟棄在水中,沒有人打撈。百姓住洞穴,穿毛皮,飲甘露,與自然一體,無憂無慮,無慾無求,與天地神靈相通。”


在前文說過,這個社會形態也被老子描述過,就是母系文化社會時期。也是女權文化和田園文化的根和魂,是一個回不去的美麗的夢。之所以說是夢,是因為現今的社會形態不可能大規模的倒退到全民農耕時代,除非發生大規模的全球自然地質水文氣候災害等影響。


無為而治一直是人們理想中的最高境界和終極目標,就像人體的呼吸,心跳,消化,細胞的新陳代謝一樣,都是不受人主觀意識控制而獨立運行的。如果人要強行進行干預,一會停止呼吸,一會停止心跳,一會停止消化系統,事實上自己根本做不到,沒有這個能力,更沒有這個智慧,如果打破了人體的自然平衡循環狀態,很快會功能紊亂而死亡。


自然界的循環也是這樣的,按照自然之力完美的運行著,生生不息,天生天殺,道之理。強行干預只會帶來災難。


二,帝道立德,以化天下


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社會文明的發展和物質的豐富,道德開始淪喪,大家都不在單純,人們的心靈被各種私慾汙染,開始變的奸詐,各種小聰明輪番登場,相互爭鬥,相互戒備傷害,生存環境慢慢變的艱難而痛苦起來。


洛書說,“皇道缺故帝者興”。


五帝登場,黃帝戰蚩尤,統一各部落聯盟,開始以德教化天下。


管子說,能洞察,體悟出天道的為帝。道存,人言唯信,天下無欺。道隱,只能以德化規範指導人的言行和生活方式。


道和德是一種什麼關係呢?


易經說,“乾道生坤德,順之者吉,逆之者兇。”


看吧,多簡單,一句話就把道和德的關係說清楚也說明白了,而且把各自的走向和發展都給出了答案。

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和疑問?為什麼會以德教化天下百姓,而不用道了呢,隨著長久日安,人口數量以倍量的增長,糧食供應就成了生存的一個大問題,也就是人口太多,地盤太小,怎麼辦。地盤擴張,戰爭四起,誰行誰上,多簡單,戰敗的被統治,戰勝的上位,瓜分地盤,糧食,不聽話的直接弄死,表面聽話心裡不服的,就只能以德服人。有些頑抗的部落族群由於死活都不服,男人全部殺掉,只留下女人,被徹底的剝奪了生殖權力。這就是為什麼有的民族在歷史上消失的原因。


淮南子書記載說,黃帝大治天下後,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天下沒有盜賊,市場裡沒有欺詐,天下無爭,鄉野村夫都相讓以財產,連豬狗都將食物吐在路上互相讓食……到處都是一派和諧美滿的景象。


這裡還有一個故事,就是歷史上很有名氣的“擊壤歌”。


高士傳記載說:堯帝時,天下太平、和諧,百姓生活悠閒自在、無憂無慮,黃髮垂髫,怡然自樂,天下到處一派人間仙境的景象。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在田野路邊擊壤而歌,悠然自樂。看到老人快樂無憂的樣子,路人感嘆地說:“這些都是堯帝的盛德所賜啊!”老人聽到後,唱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何徳於我哉”。

這個故事很有意思,一個八十多的老人,直接對德治提出了疑問,認為,我們祖祖輩輩都是這麼過的,跟你們誰的德行有什麼關係,你們的存在只能增加我們的負擔而已。


三,王霸之道


五帝過後,中國歷史上徹底進入了“家天下”的模型。夏商周時期的“三王五霸”登上歷史的舞臺。


禮記中說,夏朝開創者大禹、商朝開創者商湯、周朝開創者周武王,並稱為三王。


春秋書說,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並稱為五霸。


管子說,達到以武力手段讓天下威服的稱為“霸”。

孟子說,依靠武力假借仁義之名而威服天下的叫做“霸”,要稱霸,一定得依賴強大的國力;依靠道德,施行仁義而使天下人心歸服的叫做“王”,要稱王,不必藉助強大的國力。商湯僅憑藉七十里的土地而以仁義臣服天下,建立商朝。文王也只憑借百里的土地而使天下人心歸順,創下週朝基業。靠武力,無法使人真心服從,只是讓人一時屈從於強力而不敢反抗。憑藉仁義道德,才能使人心悅誠服。


東漢桓譚的《新論王霸》中說:上古時有三皇、五帝,而後又有三王、五霸,這些都是天下君王的代表。三皇以道治世,五帝以德化物,三王施行仁義,五霸憑藉的是權術智巧。不施用刑罰,沒有任何法令制度而使國家大治的稱為皇。有法令制度,但不施用刑罰而使國家治理的稱為帝。賞善殺惡,讓天下諸侯都歸順臣服的稱為王。倚仗武力,與諸侯簽訂盟誓,假借信義矯正天下的稱為霸。


王,是歸往的意思,意思是說王以仁義惠澤天下,令百姓紛紛歸往。王道治國,先為百姓除害,使百姓豐衣足食,然後以禮義教化百姓,以刑罰威服百姓,以達到揚善去惡的目的,使天下安樂。


霸道治國,好大喜功,令君主尊貴而臣民卑賤,將國家權勢全部集中在君主一人的手中,由君主一人發號司令、生殺予奪,然後利用強權威勢使法令必行,賞罰必信,使天下百官都得以整治。


據說孔門子弟中,連五尺小孩都不屑於談論五霸的事,因為恥其違背仁義而崇尚權詐。


到了戰國末期,秦國稱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掃平六國,建立秦朝。他統一了文字與度量衡,廢除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建立了中華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


秦始皇被稱為“祖龍”,他首次將“皇”與“帝”合起來使用,創立了“皇帝”的尊號,為後世歷朝歷代的演繹發展開創了千秋基業。


老子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四,中庸之道


秦朝的建立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分水嶺,秦始皇因此也被稱為“祖龍”、“始皇帝”。秦朝主要選用霸道,治國方式偏向於法家。但秦朝的命運十分短暫,僅十幾年便滅亡。


秦滅後,漢朝建立,經過連年征戰,漢朝立國後國力非常衰弱,民生凋敝,生產荒廢。所以漢朝初期,主張道家治國,提倡“無為而治”(此時無為而治已非真正意義的無為而治),制定了“與民休息”、“輕徭薄賦”、“清靜儉約”等治國方針,給百姓以足夠的時間休養生息,以圖恢復生產、富國強兵。


因此,經過文景之治後,到了漢武帝手中時,漢朝已發展到鼎盛,國力極其強盛。漢武帝時“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主用儒家,確定了儒家思想在中華治國中的主導地位,開啟了中華歷史“外儒內道”的治國模式。

此後的歷朝歷代,都以“外儒內道”的治國方式為主導,外用儒家、內用道家,一直到清朝結束都沒有撼動過,但霸道有時也會雜而兼用。


中華文化起源於道家,是建立在道家基礎之上的道傳文化。東周時期百家爭鳴,其實除老子傳的大道外,其餘諸子百家的思想都取自於道家,或從道家思想中分離出一小部分獨成一家;或盜取了道家思想,再雜合進其它的東西成為一家;或站在自己基點上,邪悟、歪曲了道家思想而成一家。


春秋末期時,孔子整理總結了自堯舜以來的文明教化,以及史前文明易經,建立了儒家學說。


孔子說:大道施行的時代,和夏商周三代傑出君王在位的時代,我雖然沒能趕上,但都留下有歷史記載。大道施行的時代,天下百姓都是為公的,沒有私心。那時選用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管理天下事務,人人都講究誠信,天下和睦。那時的人,不只把自己的親人當作親人,而是把天下人都當作親人,不只把自己的子女當作子女,而是把別人的子女也當作自己的子女。所以那時,老年人都能安享晚年,壯年人都各盡其能,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長,鰥寡孤獨和殘廢有病的人,都能得到全社會的照顧。那時,人們不願讓財物浪費在地上,但也不會據為私有。人們擔心力氣不是出在自己身上,但都不是為了自己而盡力。那個時期,百姓淳樸善良,心機智巧都無用武之地,天下沒有盜賊,家家都不用鎖門,這種社會狀態,稱為“大同”。


大家看看孔子這說的,是不是跟解放初的時候有類似的感覺。


孔子認為,聖人能夠使整個天下成為一個家庭,使全體國民變成一個人,這並不是主觀臆想出來的,而是通過了解人情、洞曉人義、明白人利、熟知人患,然後才能夠做到的。

什麼叫做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這七種不學就會的感情就是人情。


什麼叫做人義,父母慈愛、子女孝敬、兄長友愛、幼弟恭順、丈夫恩義、妻子順從、長者惠下、幼者順上、君主仁慈、臣子忠誠,這十種基本的社會關係準則就叫做人義。


講究誠信、維持和睦,這叫做人利。


你爭我奪,互相殘殺,這叫做人患。

聖人憑藉著禮來疏導七情、維持十義、推崇人利、去除人患。


飲食男女,是人的最大欲望所在。


死亡貧苦,是人的最大厭惡所在。


這最大欲望和最大厭惡,構成了人心日夜思慮的兩件大事。每個人都把心藏在肚子裡,表面上難以揣測。人把美好與醜惡的想法都深藏在心裡,從外表上誰也看不出來,要想統一治理好這些,孔子認為除了禮之外沒有別的辦法。


所以孔子說:“中庸難道不是至高的真理嗎?天下百姓脫離中庸已經有很長的歲月了。”

中庸有三境:一般俗人所理解的就是不上不下,不做最好的、也不做最差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是對中庸內涵最粗俗表面的理解。第二種就是過猶不及,萬事勿過、勿不及,把握好火候、恰到好處,這是一般人對中庸所能理解的最高內涵。第三種就是南面帝王之道,是經世濟國的大道,這是最高的境界。一般人看不到這一點。


中庸說:喜、怒、哀、樂等情緒還沒產生的時候,稱為中。產生了喜、怒、哀、樂,但保持節度,不過火,稱為和。中,是天下萬物之根本。和,是天下萬物平衡和諧之道。達到了中和的狀態,天地定位,萬物相生。


萬事萬物發展到極點時,再繼續下去,就會往反面發展,這叫陰陽反背。陰發展到極點會變成陽,陽發展到極點就變成陰。


當平衡點已經完全偏移,超出了安全區域時,就會走向反面,帶來陰陽反背的現象。陰陽反背的現象所代表的是事物的終結、毀滅,新的事物將從新開始。

當走向陰陽反背時,一切都走向了變異,這種現象的具體表現,就是人類是非善惡的標準完全被顛倒:將好的當成壞的,壞的當作好的。將邪的當作正的,正的認作邪的。將對的說成錯的,錯的說成對的。將美的看作醜的,醜的看作美的。將真的當作假的,假的認作真的。這個時候就會分不清是非好壞。對於這種現象,現代人都已經熟視無睹了。


五,雞鳴狗盜,悲歌四起


老子說,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因為有醜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是相互依存的,“難”和“易”是相對而言的,“長”和“短”相互比較而存在,“高”和“低”互相補充而產生,“音”與“聲”相依相和,“前”和“後”是永遠伴隨的,它們總是倆倆同時存在,二者一體同出的,不可能單方孤立獨存。


失去了道以後,才建立德,失去了德以後,又提倡仁,失去仁後,又講究義,失去了義後,又推行禮。禮,是忠信缺失,禍亂開始的表現。


看看現在,僅短短几十年,禮義之邦變成了“笑貧不笑娼”、“一切向錢看”。當今人為了利益而不擇手段,坑蒙拐騙,謀殺奸掠,無惡不作。


頂替學籍上大學,毒奶粉、地溝油、蘇丹紅、轉基因、毒疫苗、人造蛋、塑膠大米、瘦肉精、黑作坊、激素菜,霧霾、水汙染、土地汙染、強拆、豆腐渣工程、猥褻幼兒……


可憐,除了時刻高度提防著來自身邊每個人的傷害之外,同時還要揹負著高強度的生存壓力,低收入、惡競爭、高房價、強攀比、昂貴的醫療教育……


每個人都如同揹負著幾座大山,活得喘不過氣來,以致於自殺與心理疾病空前盛行。


現在中國人有一個普遍的感受,就是活而無味,沒有樂趣,不知道幸福是什麼滋味,麻木地隨著大眾追求爭鬥著,人人都只知道累,累得苦不堪言,甚至感覺活得不如一條狗,卻停不下來,一旦停下來,彷彿就會被這瘋狂的社會碾死在車輪下。


這一切來的彷彿那麼突然,讓人手無足措。


(全文完)


道家文化溯源系列,本文《皇道,帝道,王道,霸道,中庸之道,雞鳴狗盜》是第四章。全部寫完暫定十五篇(依據實際情況做刪減)。帶你解開道家文化神秘的外表,還原真實的道家文化脈絡,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醫家,兵家文化為出發點,梳理脈絡,發揚經世濟國道統文化。


編輯於 3 分鐘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