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淺談中國飲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

《漢書·酈食其傳》中有“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以食為天”。有諺語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其中的每一件,都與食物有關。可見從古至今,食物對於國計民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食物和人之間的關係,不僅僅是“吃”與“被吃”的關係。食物也是情感的體現和載體。

歌詞裡唱道:“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每當年末,不管是身處何方,人們都要匆匆忙忙的往家裡趕,為的是除夕之夜能夠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上一頓“團圓飯”。

而這頓飯,不光吃得有多麼豐盛,更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夠在這一刻相聚在一起的情感滿足。

對於食物,許多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蕭伯納說,任何一種愛,都不比對美食的熱愛真切;格里高利•羅伯茲說,美食是身體的歌曲,而歌曲是心靈的美食;奧斯卡•王爾德說,我厭惡那些對美食不認真的人,他們都是膚淺的。可以看出,食物對於人來說,已經不僅僅是滿足生理需要,也帶給我們思考。

英國作家和哲學家朱利安·巴吉尼在《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中就探討了飲食的哲學:為什麼食物對我們那麼重要?我們和食物的關係是什麼?對飲食的思考,需要考慮到和自然的關係,和其他動物的關係,以及與他人的關係。不僅如此,作者還在文中提出了,飲食的思考也涉及到如何做個有德行的人,以及決定要過什麼樣的生活這一系列的哲學思考。


《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淺談中國飲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


可以說吃飯這件事情,無形中折射出我們的生活方式、人生態度和價值觀。

作者作為英國哲學家,在提出這一些列問題的時候,無疑深受古代先哲亞里士多德的影響。

亞里士多德把習慣看成德行的基礎:倫理德行則是由風俗習慣沿襲而來。我們的德性既非處於本性,也非反乎本性生成,而是自然地接受它們,通過習慣而達到完滿。

在《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中,作者就食物的時令、有機和本地產這些大眾心中習慣性問題闡述了道德的多元性。

而這樣的理論和中國儒家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中國飲食文化中“禮”的重要作用

孔子與亞里士多德有一個共同的信念:生活得好的關鍵是美德,舉止得體就是美德。美德的培養,來自孔子所謂的“禮”,亞里士多德所說的“習慣”。不管是禮還是習慣都需要通過實踐訓練自己使舉止得體成為本能。

在中國的飲食文化中,“食不言,寢不語”是基本的準則。聖嚴法師說:“活在當下就是要專注與過程,一個過程只幹好一件事情。”吃飯的時候好好吃飯,睡覺的時候就好好睡覺。這是專注力的一種表現,也是一種良好的品德。

而儒家思想還講究酒德,正所謂:“酒以成立,酒以治病,酒以成歡。”飲酒者要有德行,不能驕奢淫逸。古人飲酒,倡導剋制,即是說雖然多飲,也要能自持,要保證不失言、不失態。所謂酒德,就是對自我行為的控制,避免自己的失控造成對禮的破壞。


《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淺談中國飲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

除了在飲食習慣上的自我要求從而達到對人的禮節以外。我們對於食物的挑選上也有講究。

孔子《論語·鄉黨》中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意思是,糧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細越好。他曾說到八不食:食鈕而蝕,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沽酒市脯,不食。也就是說,變了顏色的食物、陳舊的糧食、不新鮮的魚肉、不新鮮的蔬菜、佐料放得不妥的飯菜以及從市場買回的酒和熟肉,這些在孔子看來都是不應該吃的。

在《紅樓夢》第四十一回,妙玉邀黛玉、寶釵喝“梯己茶”,因著妙玉在賈府上下,最欣賞的就是林黛玉,因此給她的器皿是點犀盉,寓意“心有靈犀一點通”。為黛玉煮茶的水也是“五年前在玄墓蟠香寺”收的梅花上的雪。

從孔子的八不食,到妙玉以好水好茶好器皿招待自己眼中最重視的黛玉,可以看出,用好水好食材,本身體現的就是對食客的尊重。這在中國的飲食文化裡,就是禮。

適度飲食中蘊含的中庸之道

在傳統中醫裡,調理脾胃講究的是飲食七分飽,飲食過量會加重脾胃負擔。張居正說,食也養生,意思是說,吃飯是為了生命需要,不是貪吃。朱熹的重要思想”存天理,滅人性”中,他用吃飯解釋,吃飯就是存天理,貪吃就是人慾。

總之,適度飲食,無論是從身體健康上,還是個人修養上,都是非常重要的。而這一點又暗合了儒家的中庸之道。

所謂“中庸之道”:中,不是正中間的意思,而是恰如其分的意思。也就是說,做任何事情,不要過分。庸,不是碌碌無為、庸俗,而是保持常態。


《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淺談中國飲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


在飲食中,比如我們常說的暴飲暴食,就是過分飲食,導致身體一系列的病症出現。因此,適度飲食,不是要我們刻意遠離美食,而是要求我們不要做味覺的奴隸。一個人被自己的胃口控制,只滿足於口腹之慾,是無法獲得大的成就。這就是中庸之道:既不沉迷於美食的愉悅,也不鼓吹苦行僧般地拒絕所有感官樂趣。

飲食中強調的“五味調和”包含了儒家思想中的“和為貴”

有一個成語叫“五味雜陳”是指:甜、酸、苦、辣、鹹一起湧上心頭,體會不出是哪種味道,形容人的心情不好受。

在中國的傳統飲食文化中,“味”是核心。《呂氏春秋·本味》中有“以味為本,至味為上”的說法。意思為既要保持食物原始風味,又要通過烹飪讓食物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而“五味調和”就是調味的最高標準。

古人認為,酸、甜、苦、辛、鹹都有各自的味道,而單一的味道,顯得不完美,一定要經過調和,取長補短,相互作用,最終呈現出芳香適口的最好狀態。

因此,在五味調和中,“和”是最佳境界。

在《論語·學而》中,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意思是,禮在運用的時候,以形成和諧最為可貴。而孟子在說到戰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這裡的和,就是人心所向,軍隊內部的團結一心。可見“和”對於一場戰爭的重要性。而荀子《天論》中有:“萬物各得其和以生”意思說,萬物在調和中得以生長。在這裡,“和”被提到萬物賴以生存的高度。

著名飲食文化專家張光直教授曾經說過:“我確信到達一個文化的核心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通過它的腸胃。”可見一個民族的文化發展中,飲食是最基本和核心的文化。從飲食文化中得到到的思考能讓我們更加深刻的看清楚一個民族的前世今生。而中國的飲食文化中,處處蘊含的儒家思想,讓我們不僅僅看到美食,無疑能讓我們看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包容萬物的一面。

飲食不僅僅是為了生活。它是情感的最佳載體。當人們圍坐在一起吃飯時,也是談話的好時機。此時,吃,不僅僅是簡單的進食。就如《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學思考》所說:吃是一種深刻的人文主義體驗,它把所有人都帶到了同一層面上:不管是國王還是農夫,所有人都必須吃東西。這時候,飲食又體現出人人平等的人性尊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