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書》被視為禁書,竟是因它堪稱葵花寶典,學習條件不一般?

《魯班書》是魯班所著。

魯班,春秋戰國時期的魯國人,被後人尊為“木匠鼻祖”,是建築行業的祖師。

魯班靠自己的手藝為自己博下了不朽的名聲,同時,也為後人留下了《魯班書》這個傳世珍寶。

只是,在傳承過程中,《魯班書》不被世人接受,被視為禁書。

相傳,《魯班書》分為上下兩冊。上冊講的是道術,下冊是解法和醫療法術,但除了醫療法術有明確的練習方法外,餘下的兩種都只有咒語和符,沒有明確的練習方法。

《魯班書》被視為禁書,竟是因它堪稱葵花寶典,學習條件不一般?

《魯班書》被禁最初的原因是源於一個小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戰事頻繁,魯班被君主委以重任,去發明建造作戰工具。在此過程中,魯班突然想念起了家鄉的妻子,便順便做了個巨大的木鳶,只需念幾句咒語,便能飛回妻子身邊。

魯班的妻子當時懷胎十月,看到會飛的木鳶很是好奇,央求魯班讓她也去坐一坐。不曾想,木鳶飛到半空中時,妻子突然想要生孩子,血水染在了木鳶上,木鳶瞬間墜落下來,妻子和肚中的孩子全死了。

原來,魯班製造的木鳶屬於一種道術,法器遇血就會失效,木鳶突然墜落便是源於此。事後,傷心欲絕的魯班便發誓,詛咒練習《魯班書》的人。

這個故事看起來很無厘頭,有種自圓其說的意境。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魯班書》的內容,從實際出發,來看看所謂禁書的可怕之處。

《魯班書》被視為禁書,竟是因它堪稱葵花寶典,學習條件不一般?

第一,《魯班書》和儒家文化相沖突。

傳統的儒家文化講究中庸之道,何謂中庸之道呢?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業者,不可須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所不賭,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中庸》

簡單來說,中庸之道就是說我們要順從天意,要依據天理來辦事,不可有太多主觀意識(潛臺詞就是不好方便我管理)。

而《魯班書》很明顯不符合這個特徵。《魯班書》中含有各種特殊的技藝,人們學了其中的技藝,自然要將所學的本領展現出來,而且,《魯班書》中還有不少超自然的內容,這些都和主流的儒家文化相違背。

《魯班書》被視為禁書,竟是因它堪稱葵花寶典,學習條件不一般?

第二,學習《魯班書》的人可能利用書中記載的內容害人。

《魯班書》下冊記載的部分法術雖說很神奇,很實用,卻過於陰毒。

列舉幾個《魯班書》中記載的這些法術。

定根法:用手指頭指人,空中唸咒,被指著的人就會站在原地,一直保持一個姿勢。

盒盒水:學了盒盒水的人,把自己畫的符紙放在路上,如果有女性不經意間從上面跨過去,那麼這個女性就會愛上畫上的人。

九牛抄:相傳,以前一戶人家建房子,有一個跑到他家要飯,主人沒搭理,還把要飯的乞丐不客氣的趕走了。這個乞丐就根據《魯班書》記載的法術,跑到主人家對面的山頭上,用樹枝編成一個類似房子的模型,這個模型可以兩邊倒,最神奇的是,這個模型往哪邊倒,主人的房屋就會往哪邊倒。

意念攆石頭:可以用意念將石頭牽走。

(這些內容描述來源於網絡)

《魯班書》被視為禁書,竟是因它堪稱葵花寶典,學習條件不一般?

第三,《魯班書》可能危及江山社稷。

魯班曾當過楚國大夫,期間曾幫助楚國製造過大量的兵器攻打宋國,後來,經過愛好和平的墨子勸說阻攔,魯班放棄了製作這些兵器的念頭,但這些兵器的製作流程,都被魯班記錄到《魯班書》中,而統治者擔心有人利用書中記載的兵器造反,擔心江山社稷不保,於是就將《魯班書》列為禁書。

《魯班書》被視為禁書,竟是因它堪稱葵花寶典,學習條件不一般?

第四,學習《魯班書》的條件太過於苛刻,有違人道。

《魯班書》有個別稱,叫做《缺一門》。

何謂“缺一門呢”?是這樣的,學《魯班書》需要在鰥、寡、孤、獨、殘任選一個,即開始學習時需要“缺一門”,就和想要習得所謂的《辟邪劍譜》必先自宮的道理是一樣的。

  • 鰥:年老無妻/喪妻的男子;
  • 寡:年老無夫/喪夫的女子;
  • 孤:年幼喪父的孩子;
  • 獨:年老無子的老人;
  • 殘:身體殘缺。

這樣“狠毒”的學習條件讓許多人望而止步,有的人不滿足上述條件,卻又想出人頭地,就人為製造條件,弄得家破人亡。

同時,也有一些精通《魯班書》的人因為運用不當而自招禍端,結局也往往非死即傷。

《魯班書》被視為禁書,竟是因它堪稱葵花寶典,學習條件不一般?

結束語:

《魯班書》屬於被刻意神話的產物,出發點源於好意,渡人渡己,為民為國。不過,世間的天地萬物,多數都是中性的,本身來說並沒有好壞之分。不會存在絕對好的東西,也沒有純粹壞的事物,最根本的只有適不適合人類去學習、去掌控而已!

就比如《魯班書》,並非學習它的人沒有好下場,而是要看自身條件,刻意自殘創造條件的人,本身就不適合學習此書。

舉個很現實的例子:小孩子玩手機。

有的小孩子利用手機拓展視野、增長知識和見識,而有的小孩子卻被此物“誘惑”,沉迷於虛擬世界裡不可自拔,更嚴重的是玩物喪志,或者談個網戀要生要死,再或者被網友騙錢。

《魯班書》被視為禁書,竟是因它堪稱葵花寶典,學習條件不一般?

因此,很多人站在片面而主觀的立場上看待手機,認為手機是不好的,應該讓孩子們遠離並拋棄它們,一心一意地專心學習。然而,為什麼他們這些人就沒有意識到手機的好處與優勢呢?為什麼他們不能夠一針見血地看到問題的本質不是因為手機,而是在於自家孩子的自控力呢?

手機只不過是一個工具,人人都可以使用,它從來都沒有想過要誤人誤己,搞垮孩子們的學習,它又何罪之有呢?與此同理,《魯班書》又何罪之有呢?

總而言之,禁書,禁書,禁己還是禁人?這是該思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