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超:為何要讀《中庸》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這個“一”是什麼,或者說孔子之道的核心和主線是什麼,學界有不同說法。多數學者認為是“仁道”,也有一些學者認為是“中庸之道”。本文以為他們各有其理,只不過立論角度不同,或說著眼點不同。瞭解仁道,讀《論語》即可。瞭解中庸之道,亦需讀《論語》,但還不夠。孔子諸多話語背後有中庸思想支撐,讀者可以從中領略聖人哲思的高妙,不過相關記載並不充足。而且,全書明確提到中庸只有一處:“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庸》一書則補充了很多相關語錄,皆為《論語》所未收者,同時又有其作者子思相當深刻的解釋和發揮,進行了系統化的總結和哲學化的開拓。這是人們讀《論語》之後還要讀《中庸》的根本理由所在。

白子超:為何要讀《中庸》

有褒老莊而貶孔孟的學者認為,孔孟沒有什麼本體論、辯證法等等。這些學者有學術上的偏心與偏見,即所謂門戶之見。道家、儒家各有長短,都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思想文化遺產。今之繼承者、研究者可以有所側重,亦可對二者加以比較,提出客觀公正的辯證意見,但卻不能簡單地褒一家貶一家。即使以西方哲學概念來套,所謂本體論、辯證法雲雲,《論語》《中庸》的體現雖簡約,卻一點都不遜色。相關問題到底怎樣,只有認真讀書之後才會明白。

數十年來,對中庸思想的看法從未一致。肯定者認為中庸之道是對立統一的矛盾論,是包含辯證法的方法論,是充滿智慧的人生哲學。否定者認為中庸之道是折衷主義,是反對變革的反動哲學。肯定否定兼而有之者認為中道之道良莠並存,是精華與糟粕的雜糅體。如今,徹底否定的聲音已經沒有什麼市場了。我們普通讀者不搞學術研究,但應該大致瞭解中庸之道是怎麼說的,以及都說了些什麼,結合個人的生活實踐,參考專家的意見,加以理解。然後,贊同的就照著去做,反對的拋開便是。

幾百年來,“四書五經”幾乎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代名詞;只要是讀書人,沒有不熟讀四書五經者。近些年,國學大熱,百姓紛紛選讀一些古籍,但多集中於《論語》《三字經》以及唐詩宋詞。拙文也做了點普及,寫了“論語新讀”“孟子選讀”“大學淺釋”,認為有必要再寫“中庸擇要”,把四書介紹完。至於五經,特別是《易》(包括《易經》和《易傳》),亦應介紹,但以後能否成文,需視主客觀情況而定。

司馬遷說:“子思作《中庸》。”子思名孔伋,是孔子之孫,生活在戰國初。子思是孔子弟子曾參的學生,可以說是孟子的祖師,因孟子曾受教於他的門人。子思與孟子的學說在哲學層面有較緊密的傳承關係,對孔子思想有所發展,被後人稱為儒家的思孟學派。學界主流意見認為,《中庸》完整成書不會早於西漢初期。也就是說,《中庸》概括了子思的思想,有些內容是他自己寫的,也有些內容是別人寫的,總之是由思孟學派後人整理完成的。可以籠統地說《中庸》是子思作品,但實際情況亦應大致瞭解。

此為“中庸擇要”專欄序。(白子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