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讀書日

生活報記者 王曉晨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把書當成自己的避風港。它像密友,在人生的至暗時刻,讓你重拾希望,也像導師,在某個生命難題上,為你提供解決之法。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在這個超長假期裡,讀書給很多人帶去了精神慰籍,也增添了戰勝困難的勇氣。

“4·23”世界讀書日

《孟子》教會他堅持

農民兩年寫33萬字小說

“齊威王崩,宣王承,鄒忌老,淳于髡退,孫臏隱,田忌卒。宣王日勤夜奮,勵精圖治,國泰民安,甚敬其老。時,鄒忌攜先王之餘威,矯於庭,橫於野,時人莫不從之。忌有一子,名鄒平,美若其父,文采飛揚,武功蓋世,國之棟樑,上下無不以其為師,為表。唯城北徐公之子,徐陽逆焉。其美勝其父;其智若淳于髡;其勇若田忌;其兵若孫臏。忌甚忌……”

這是朱大方在春節期間用文言文寫的短文,今年53歲的他是哈市城郊的一個農民,平時就喜歡看書、寫東西,尤其愛讀《孟子》、《道德經》。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加入了當地的文學社,跟別人的作品相比,他覺得自己寫的文章就像學生作文,心中不免有些失落。這時他讀到了《孟子》。孟子有句響亮的口號:“聖人,與我同類者。”人無分貴賤,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麒麟之於走獸,鳳凰之於飛鳥,太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類也。聖人之於民,亦類也。”每個人都具備善良天性和良好品德,如果人們不斷髮展自己的善性和道德,那麼“人皆可為堯舜”。這樣的精闢良言給了他向上的力量。每個人經過努力都能夠成為聖人,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通過努力和奮鬥,他也可以實現自己的文學夢。

因為生活在農村,朱大方有意識地整理了一些東北諺語、方言,還有東北有趣的農具、日用品等,並寫成五絕。前兩年,他開始創作農村題材的長篇小說《神馬傳奇》,現在已經完成,有33萬多字,最近正在聯繫出版社。

“4·23”世界讀書日

要做不屈的“魯濱遜”

女孩12歲患糖尿病

肚皮紮上千針眼

高實今年15歲,是哈市雙城區五家中學的學生。父母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外出打工,她一直和姥姥姥爺一起生活。12歲那年,高實被確診為糖尿病,不能吃含糖量高的食物,每天打四針,肚子有上千個針眼,使她肚皮像石頭一樣硬。高實說,她曾休學治病一年多,那段時光她掙扎度日,努力想要從陰霾中走出來。好在她喜歡讀書,《魯濱遜漂流記》《你的努力,終將成就無可替代的自己》《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格列佛遊記》……她從這些書中汲取向上的力量。

其中,對高實影響最大的是《魯濱遜漂流記》,她欣賞魯濱遜辛勤、勇敢、永不言棄的精神。“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會遇到困難和坎坷。但是面對這些困難,我們不應該哭天喊地,要樂觀、勇敢地面對一切,還得勇於拼搏,堅持不懈,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就算第100次摔倒也要第101次爬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像魯濱遜一樣不畏困難、永不屈服!”高實說。

小姑娘堅持在朋友圈打卡朗讀已堅持了316天,疫情期間也沒有放棄。哈爾濱朗誦協會副會長、雙城朗誦協會會長何銳介紹說,雙城朗誦協會在冊少兒會員275人、成人會員326人,每天堅持在朗讀的有二三百人,每天語音閱讀詞條都超過三百條。

“4·23”世界讀書日

從《苦菜花》中獲慰藉

六旬翁邊照顧患癌症妻子

邊看護年幼孫子外孫

“你拍一,我拍一,開窗通風換空氣,你拍二,我拍二,出外要把口罩戴。你拍三,我拍三,洗手消毒防感染……”

這首《防疫拍手歌》是冰城65歲退休幹部張雲鵬照看年幼的孫子外孫時創作的。張雲鵬的老伴三年前患上癌症,需要他照顧。

今年3月初,兒子兒媳、女兒女婿都要上班,學校沒有開學,9歲的孫子,7歲的外孫都被送到他家照看。張雲鵬早上三點起床,打掃衛生、買菜、做飯、收拾鍋碗瓢盆,輔導孫子外孫子學習,忙到晚十點才能睡覺。但一有空閒時間,他就會拿起書或是寫點東西。老人百看不厭的書是馮德英的長篇小說《苦菜花》,寫的是膠東半島人民艱苦卓絕、英勇頑強的革命鬥爭的故事。貧農馮仁義,為逃避惡霸地主的迫害,隻身闖關東,留下仁義嫂拉扯著五個孩子艱難度日。在嚴酷的鬥爭中,仁義嫂勇敢堅強,不怕苦累。“每每讀完仁義嫂的故事,我的心中就充滿向上的力量,人家在那麼艱難困苦的環境中,仍頑強堅持,我眼前遇到的這點困難又算什麼……” 張雲鵬感慨道。每天下午,他會專門留出一小時的讀書時間,帶領年幼的孫子外孫讀書。生活不易,幸好有書香為伴……

圖片由採訪對象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