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讀 | 孩子背課文為何容易遺忘?背後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規律

昨晚,一陣豪邁的哭聲打破了樓道里的寧靜,原來,又是鄰居家一年級的小豆包,不出所料,接著便是她媽媽歇斯底里的吼叫:笨死了,這麼短的一篇課文背了三個小時還沒背下來,還有臉哭,你這腦子到底是什麼做的呀?對於一年級的小豆包而言,老師留的家庭作業最刺眼的一行字,恐怕就是背誦課文了,偏偏這樣的作業一年級出現的頻率還挺高,很多家長都發現孩子很難背下來,等好不容易背下來了,卻又忘得特別快怎麼辦呢?

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從小學到高中,班上總有一些同學讓人特別羨慕,平時看他好像不怎麼用功背課文,早自習睡覺睡的最香,但每次老師點名讓他默寫背誦之類的,卻總是很輕鬆的就完成了,眾人很奇怪:難道還是他們天生記憶力就比別人好嗎?其實都不是,只要掌握了記憶的規律,你的孩子也能和這些同學一樣花更少的時間,更加高效的記憶。

家長必讀 | 孩子背課文為何容易遺忘?背後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規律


首先我們來看看什麼是記憶,就是大腦對經歷過事物的識記保持在線,或者在認;記憶就是大腦對我們接觸到的信息進行加工,記住容易記住的,那麼哪些是容易被我們記住的?哪些又是容易被我們忘記的呢?

首先請你想象一下一位美麗的女性,你首先會注意到她的什麼特點呢?我想同為女性我們可能會注意到她是否化了妝,用的什麼化妝品,最後記住的是她穿了什麼衣服搭配,而男性可能只會在心裡驚歎,哎呀,這個女孩真漂亮啊,他最後記住的很可能只有這位女性的臉蛋和身材,這就是因為關注點不同,能夠記下來的信息當然就不同了。

所以我們會發現集中注意力是記憶的關鍵,我們在背誦課文的時候常常容易出現一種情況,孩子在那裡唸了一遍又一遍,可是就是記不住,很可能在於孩子的注意力,雖然在分配到背誦上,腦海裡卻是另一幅畫面,甚至是一片空白,那當然記不住了,怎麼才能讓孩子的注意更多的分配到背誦這件事情上來,提升背誦的效率呢?

家長必讀 | 孩子背課文為何容易遺忘?背後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規律


第一,用分散記憶代替集中記憶法。

想一想,孩子傳統背誦課文采取的是什麼樣的方式呢?是不是利用一個集中的時間段,將所要學習的材料連續反覆學習多次,直到熟悉為止,這個方式稱為集中記憶,與它相對應的是分散記憶,是把所有學習的材料,在有一定間隔的時間段裡進行記憶,那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咱們首先來看一個心理學實驗,1962年,加拿大的一位心理學家叫默克多,他曾經做過一個關於記憶順序位置的小實驗,他準備了一系列沒有關聯的詞語,比如火星,肥皂,啤酒,雪茄,氧氣,蜘蛛等等,然後讓參與實驗者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學習這些詞語,並要求他們用自由記憶的方法,把記住的詞語全部說出來。

他試驗了很多次,最終得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他發現最先學習和最後學習的詞語是實驗者記得最牢的,也是效果最好的,而中間的那些詞語記憶成績最差。

家長必讀 | 孩子背課文為何容易遺忘?背後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規律


由此默克多描繪出一個U形的圖案,這就是心理學中經常被人提到的系列位置效應,所以分散記憶代替集中記憶能夠減少中間部分的時間,讓孩子在記憶過程中更高效,例如今天孩子有背誦課文的家庭作業,回家以後可以先背一段,晚飯之後再來背一段,睡前再整理複習回憶一下,第二天早上上學的路上,坐在車裡還能夠再次回憶一下,那孩子就能記得差不多了。把背誦的內容分散在多個時間段來背誦,就會減少U型曲線中間的時間,也是就是注意力流失的時間。

那麼採取分散記憶的時候是重複的越多越好嗎?

當然也不是,下面咱們再來看看第二個方法,循環五次記憶法。

很多人認為重複記憶對於提高記憶力是很有效果的,所以才出現了同一篇課文,讓孩子抄寫或者讀10遍甚至100遍的現象,但遺憾的是這樣做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但這是不是就證明重複記憶沒有用了呢?

科學證明人的大腦有5個記憶法則,具體來說就是某個集中的時間段內,短時記憶5次重複記憶的效果和50次是一樣的,也就是剩下的45次其實都是在浪費時間,所以背誦課文時如果已經重複了5遍後最好可以暫時的休息一會兒,吃點水果,去外面散散步,小跑一會兒再回來複習效果可能會更好。

通過分散記憶和五次記憶法則好不容易記住了,又該怎麼能抗拒遺忘呢?

咱們來看看第三個方法,及時複習。

家長必讀 | 孩子背課文為何容易遺忘?背後隱藏著不為人知的規律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所有的遺忘從開始記憶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而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一開始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根據曲線顯示,一般記住以後在5分鐘後重復一遍,20分鐘以後再重複一遍,一小時後,12小時後,一天後,兩天後,5天后,八天後,14天后這樣就會記得很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