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断背山》看“同性恋”心理——泊成话心理

从《断背山》看“同性恋”心理——泊成话心理

倾听你的心声

电影《断背山》简介:

从《断背山》看“同性恋”心理——泊成话心理

洛基山脉——断背山拍摄地

1963年的灿烂的夏日,怀俄明西部,年轻的牛仔杰克与恩尼斯,同在断背山深处牧羊。由于帐篷狭小,两人只能轮流值夜。夜半深寒,喝了很多酒的两人同帐共枕,但在酒精与荷尔蒙的作用之下,他们也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故事”,两人惊奇地发现原来彼此的深爱。

自由幸福伴随两人度过整个牧羊期,随后便是无奈与不舍的分离,而后两人又各自成家。

四年之后,抑制不住思念的杰克去探望恩尼斯,重逢后的两人激情深吻,见证了彼此还是深爱着对方。

于是,两人定期约会钓鱼,共享幸福时光。只可终于好景不长,恩尼斯的老婆发现了钓鱼的秘密,两人因此陷入巨大的世俗压力之下,不能自拔。

也由于杰克的意外身亡,最终导致了他们厮守终身愿望的破灭。

影片的最后,在杰克的房间里,恩尼斯发现了两个人当初的衬衫,被整齐地套在同一个衣架上······

这部由李安执导的《断背山》改编于同名的短篇小说,囊获了包括金狮奖、金球奖在内的多项国际大奖。

《断背山》创作于1997年,获得过1998年欧‧亨利短篇小说奖,作者安妮-普鲁。

当美联社对70岁的安妮·普鲁的专访中,作家拒绝谈论两个牛仔恋人的创作原型,只谈到了她的乡村情结,以及赋予两个主人公生命的写作过程。

(拒绝谈论可能包含两方面含义:1.原型是真实存在的2.维护原型的个人及名誉)

作者出生于1935年的美国康涅狄格州诺维奇,几乎是同一时期的美国,二战中美军曾对军队中的所谓的同性恋进行过清洗,40至50年代的战后恢复发展期,美国国内对同性恋依然排斥。

1.1935-1950的15年正是作者安妮的成长期

1969年6月28日纽约市数名警察进入格林威治村一家名为“石墙”的同性恋酒吧逮捕男女同志,引发了著名的持续5天的“石墙运动”,开启了美国同性恋解放运动兴起。

1981年艾滋病就来了,仇视同性恋者开始在美国人群中蔓延。

2.1997年,当时一个著名喜剧演员公开出柜,在杂志上说“我就是一个gay”。接着,同性恋在美国获得更广泛的政治支持和社会支持,克林顿承诺允许同性恋参军。

3.1998年10月,20岁的同性恋学生马修·谢帕德被反同性恋人士残虐,然后就死掉了。杀死他的竟然是他的同龄人。

2009年5月26日,加州最高法院宣布《禁止同性婚姻是违反宪法的决定》。

截至2011年3月,美国『马萨诸塞州(2004),康涅狄格州(2008),艾奥瓦州(2009),佛蒙特州(2009),新罕布什尔州(2010),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2010)』承认同性婚姻。


以上(1/2/3/)我们不难看出,断背山的作者安妮成长的时间线于“同性恋”运动是重叠的。

尤其是她的创作时间点和获奖时间点高度精准重合。相信这一定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尤其是作者的高度敏锐相吻合的,更确切地说这部作品是时代的必然产物。《断背山》反映了真实的美国现实社会状态。。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所谓“同志”“同性恋”,是人性的本能所驱使的,是个体的“权力动机”所驱使人性本能。

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所谓“同性恋”就是挑战“异性恋”获得平等、自由的权利。继而获得生存感和存在价值。

所以说从这个角度来看,或许我们不需要去关注恋爱对象的性别,更应该关注、理解的是恋爱的过程以及恋爱对象的感受。

理解他们(她们),就像影片中我们看到的衣架上的两件衬衫——

无论我们怎样看待“同性恋”,我们也改变不了两颗在一起相爱的心。


从《断背山》看“同性恋”心理——泊成话心理

两件套在一起的衬衫

《断背山》的小说和电影也间接地影响了美国人对同性恋的观点,2008年后相继有5个州在法律上承认了同性婚姻的事实。

《断背山》让人深深感应到发生在人类心底深处的细腻、神秘、不为己知的爱情,和之前所有优秀的爱情电影一样,《断背山》不过让这一切发生在两个男人身上而已。该片是一座里程碑,因为它是好莱坞第一部撕下蒙在同性爱情上扭曲面具的作品。该片不是关于性的电影,而是关于爱,那种绊着、隔着、藏匿在内心深处的爱。影片所表达的情感是如此复杂,观众不能说它是“西部片”,甚至不能说它是一部同性恋电影 。(《洛杉矶时报》《华尔街日报》《旧金山纪事报》评)

《断背山》虽然是西部牛仔片,展现的是美国西部生活与悠然宁静的画面,该片将同性关系的纠结描述得淋漓尽致,但李安说这部电影并不是为同性恋权利呼喊,我只是一个戏剧家,《断背山》只是一个爱情故事。也许正是李安这种无性别差异的的爱情故事观——成就了《断背山》的经典。


从《断背山》看“同性恋”心理——泊成话心理

获奖《断背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