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说历史:看一个银行营业网点的兴衰

2000年过后,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的银行业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为应对这一局面,各银行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其中工商银行就提出了集约化经营的经营思想,以提高经营效益为经营目标。

江西新余工行根据总、省行的部署,在全行实行机构网点扁平化管理,就是分行直接管理营业网点,精减合并管理部门,砍掉基层营业网点的管理部门,然后将多余的基层管理人员充实到一线业务岗位。

同时,采取自愿买断工龄和通过考试末尾淘汰等方试减员增效。通过几年的运作,全行最后只剩下14个营业网点。在被撤销或合并的营业网点中就包含了胜利路储蓄所。

在江西新余市,稍微上了年纪的人应该还记得胜利路储蓄所。它于1955年3月建立,是当时新余县人民银行建立的第一个储蓄所。成立之初名为和平镇储蓄所,1959年更名为新余镇储蓄所,1963年9月30日改名为三八储蓄所,1969年三八储蓄所改名城镇储蓄所1973年重新改名为三八储蓄所,直到1984年将三八储蓄所改为胜利路储蓄所。

老照片说历史:看一个银行营业网点的兴衰

(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银行员工上街开展业务宣传时在胜利路储蓄所门前合影,这时的外貌一直保持从市人民银行接收过来的原样。)

胜利路储蓄所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记得我刚调入工行时就被分配到这个储蓄所当业务员。那时,所有的业务都是通过手工办理,算数完全依赖算盘,比如计算利息、下班后结帐、每月对帐等。为此,我还苦练算盘运算技术,终于能应对工作之需,但业务比赛是拿不到名次的。

老照片说历史:看一个银行营业网点的兴衰

(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经过装修后胜利路储蓄所营业大厅,这种装饰在当时应该算NO1。贴在窗口上纸上的字是我书写的。)

作为新余市最早的储蓄所,老一辈曾经在这里工作过的人都感到自豪,因为这里的业务种类较齐全,通过自身努力都成了业务骨干,机关业务部门及储蓄所的负责人其本上都是从这里出去的。

老照片说历史:看一个银行营业网点的兴衰


老照片说历史:看一个银行营业网点的兴衰


老照片说历史:看一个银行营业网点的兴衰

(上面这次装修也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期,在当时来说也是全市最豪华的,时任新余市的副市长为重装开业剪彩,那时候全行没有统一的装修标准。)

由于业务员的业务素质高,差错率低,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业务越做越大,成了新余建市之初最大的储蓄所,每天来办理业务的客户络绎不绝,甚至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老照片说历史:看一个银行营业网点的兴衰


老照片说历史:看一个银行营业网点的兴衰

(上世纪90年代初,胜利路储蓄所在全市率先实现电脑办理业务,不过是小型机,采用的是一台主机带多台终端,仅限本网点办理业务,不能联网。下图是机房的主机。)

为了支持胜利路储蓄所的业务发展,努力改善营业环境,全行都把优势资源用胜利路储蓄所。如按全市最好的标准装修、第一个上电脑处理业务、在全行都还没有统一着装却首先为员工统一着装等。

老照片说历史:看一个银行营业网点的兴衰

(上世纪90年中期胜利路储蓄所被评为“青年文明号”,图为挂牌时的合影。)

然而,随着城市的建设发展,特别是市政府从城南老区搬迁至城北新区后,大量的公务员及家属随迁到新的城区,随之业务严重分流。再加上同业的激烈竞争,胜利路储蓄所的业逐渐萎缩,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随后,市工商银行从方方面面衡量,最后还是忍痛将胜利路储蓄所撤并。

老照片说历史:看一个银行营业网点的兴衰


老照片说历史:看一个银行营业网点的兴衰


老照片说历史:看一个银行营业网点的兴衰

(这是上世纪的最后一次装修,这一次外面的行名牌的字体、底板颜色都是按总行的要求制作的,总行开始规范营业网点形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