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老中醫:現代青年如何復興中醫?

李可老中醫:現代青年如何復興中醫?

公乘陽慶與倉公的故事

倉公,即淳于意,西漢初名醫,生於公元前215年,山東臨淄人。曾任齊國太倉長,後人尊稱為倉公。《史記》有扁鵲倉公列傳。記載了他的醫療事蹟及25則“診籍”,是中醫醫案之始。他的診籍如實記錄了他成功與失敗兩方面的經驗救訓,成為後世借鑑的典範之作。同時記錄了戰國時期的醫學資料,貢獻很大。本來,醫、卜、星、相屬於下九流,最被權貴所鄙棄。但司馬遷是一位偉大的人民史學家,把醫學與公侯同樣看待,寫了列傳。除了史記的25例診籍外,還有一首“倉公散”流傳後世(瓜蒂、藜蘆、雄黃、枯礬各等分為末,主治氣閉卒死,吹入鼻中即醒)。

倉公謙虛好學,曾拜公乘為師。公乘要求他“盡棄舊學”,他做到了。從頭學起,終成一代大家。

什麼是“盡棄舊學”?說的難聽點,就是洗腦,脫胎換骨。對現代青年來說,就是要把已經根深蒂固的種種思維定式,徹底拋棄,迴歸岐黃正道,養成鑑別古今醫學是非的能力。在理論上要聽《內經》的,臨床上要聽張仲景的,用藥大法要聽《神農本經》的。凡與上述違背的徹底拋棄。氣一元論是我們從事醫療活動的總原則,他的理法方藥四大環節,是我們必須遵循的鐵律,只有這樣,才能完成我們的偉大歷史使命,中醫才能復興,並傳之萬世!

李可

2.23夜

李可老中醫:現代青年如何復興中醫?


注:以上資料摘錄自呂英《師徒問答兒科篇》P9-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