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被俘虏,敌将要杀死他时,多看了一眼,突然伏地大哭

唐朝初年,名将辈出,比如李靖,李绩,秦琼,尉迟恭等人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然而到了唐高宗时期,这些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的功勋们逐渐凋零。武则天执政时,又对不服从于自己的名将大加杀戮,其中黑齿常之,王方翼,程务挺等威震边关之将都相继死于屠刀之下,唐帝国的军事从此也逐渐乏力,甚是出现后继无人的情况。在不择手段清除异己的同时,武则天也提拔了一些效忠于自己的边关将领,今天我们所要说到的王孝杰就是其中之一。

唐朝名将被俘虏,敌将要杀死他时,多看了一眼,突然伏地大哭


只要看过《神探狄仁杰》的人应该都知道王孝杰这个人,他在第一次见到李元芳时,自以为自己身经百战,是边关大将,并不把李元芳这个千牛备看在眼里,颇有些目中无人,狂妄不可一世之气。然后在历史上,王孝杰可是一位勇猛善战,骁勇无敌的名将。王孝杰出生于京城长安附近,年轻时以军功晋级。江南徐敬业叛乱被平定后,女皇武则天为显示其“务在仁不在广,务在养不在杀,将以息边鄙,休甲兵,行乎三皇五帝之事者也”,随在垂拱二年(686年)下令削减安西四镇防务,撤回镇将防人。

唐朝名将被俘虏,敌将要杀死他时,多看了一眼,突然伏地大哭


然而武则天的这一策略等于彻底放弃了安西四镇,公元688年,吐蕃看到唐朝的大军退回国内,安西成为了真空地带,就发兵进入安西四镇,降服了曾归附唐朝的龟兹,疏勒等国,处处与唐朝为敌,安西从此不在被唐朝所管辖。

公元692年,吐蕃发生了内乱,西州的都督唐休璟就请求武则天趁机收复安西四镇,武则天也正有此意,就任命熟知吐蕃内情的王孝杰出任威武道总管,与阿史那忠节一起率兵讨伐吐蕃。王孝杰攻入西域后,连战连捷,顺利收复安西四镇,并在龟兹设立安西都护府。捷报传来,武则天大为惊喜,就拜王孝杰为左卫大将军。王孝杰此后平铺青云,威名四起,深得女皇的青睐。

唐朝名将被俘虏,敌将要杀死他时,多看了一眼,突然伏地大哭


公元694年,王孝杰在青海湖附近,再次打败吐蕃的大军,因功被拜为夏官尚书,之后被提拔为瀚海道行军总管。在累建居功,官运亨通时,这位武周时期的名将也差点在一次战役中命丧黄泉。早在唐高宗时期,王孝杰曾以副总管的身份跟随工部尚书刘审理进攻吐蕃,然而在大非川一战时,刘审理和王孝杰在前线浴血奋战,后方的李敬玄却按兵不救,导致主将刘审理寡不敌众,战死殉国,王孝杰兵败被俘。

唐朝名将被俘虏,敌将要杀死他时,多看了一眼,突然伏地大哭


吐蕃赞普捉到王孝杰后,本想杀死他以辱唐军,然而行刑前,他突发好奇心看了王孝杰一眼,看完后觉得不过瘾,又仔细端详了一会,忽然就伏地大哭起来。吐蕃的将士们都莫名其妙,被这突来的举动一下整懵了,就上前来询问其中的缘故。赞普就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原来王孝杰的相貌和他故去的祖父非常相似,当他看到王孝杰就想起了自己的祖父,所以才失声痛哭。由此王孝杰也死里逃生,在吐蕃被赞普好生养了起来,成为了当地的贵宾。然而王孝杰人虽然在吐蕃吃香喝辣的,但他毕竟是唐朝的将领,一心思念自己的国家,在吐蕃住了多年后,就找了个机会逃了回来。

唐朝名将被俘虏,敌将要杀死他时,多看了一眼,突然伏地大哭


也正是得益于在吐蕃居住的这些年,让他对吐蕃的地形,人情都了如指掌,加上本身就骁勇善战,所以后来在收复安西四镇时,王孝杰如入无人之境,立下了不世功劳。王孝杰这次之所以被吐蕃俘虏,究其原因是被后方的唐军抛弃,孤军深入,遭到大败。然而在公元697年,这种情形不幸再次上演,北方的契丹叛唐后,很快攻入唐朝的河北之地,武则天就启用王孝杰为清边道行军总管,统兵18万讨伐契丹。当大军行至东硖石谷时,与契丹的叛军相遇,王孝杰就率领少量前锋杀入敌阵,左冲右突,血染征袍,令敌人闻风丧胆。然而就在此刻,副将苏宏晖因畏惧契丹兵多,就率大军逃往后方,撇下孤零零的王孝杰与契丹兵交战。王孝杰最终寡不敌众,坠崖身亡,他所率领的前锋也都英勇殉国,可怜的一代名将就此烟消玉陨,两次都被队友所拖累,这也充分证实了现代的一句话:不怕狼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