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个午觉被骂朽木不可雕也,真实的宰我是什么样的?

有这么一天孔子的弟子

宰我不知是旷课睡觉,还是被人打小报告,反正他确实是大白天睡觉了。

孔子知道后勃然大怒:“一段腐朽的烂木头是不可以用来雕琢的,污秽的粪土堆成的墙壁还有必要再粉饰吗?不可以再粉饰了!对于宰予这种人,我没有什么可责备的。”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出自《论语·公冶长》)


睡个午觉被骂朽木不可雕也,真实的宰我是什么样的?

孔子

孔子后部分的语气看似平静与无奈,可结合前部分就能感受他的怒意。而‘朽木不可雕也’这名句更是千百年来描述那些无可救药的人,宰我也是成为了经典的反面教材

宰我真的有这么不堪吗?其实不然!

孔门十哲

宰予、字子我,春秋鲁国人。

宰我位列孔门十哲之一语言能力是众多弟子里最强的,这可是孔子自己评价的。

《论语.先进》: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


睡个午觉被骂朽木不可雕也,真实的宰我是什么样的?

宰我

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其中子贡舌灿莲花

最有名的故事就是齐国田常准备攻打鲁国,孔子与弟子焦急不已,结果子贡跑到吴国、越国、齐国等大国游说,让他们互相打了起来,最后反而鲁国无恙。

《史记》: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彊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子贡的口才已经这般了得,宰我语言能力还在他之上,这更是不得了。

换做今天那可是大演说家,辩论大师了

宰我这么一个人才,为什么不能讨喜孔子呢?

孔子的好学

《论语》20篇,关于

就独占一篇,也是《论语》的开篇。

孔子本人就是一个好学之人,那时候书籍与获得知识的渠道那么匮乏,他还是这么的博学与他的好学分不开。


睡个午觉被骂朽木不可雕也,真实的宰我是什么样的?

孔子与学生


的睡午觉现代人看来是劳逸结合,孔子可是认为浪费时间,大白天不用来学习,等夜里黑灯瞎火的还怎么学习?

孔子喜爱的弟子不仅仅是勤奋好学的,还要有好的天赋,比如颜回

孔子问子贡(端木赐),他与颜回比较怎么样?

《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颜回的天赋是闻一知十,子贡是不敢比较的,这个回答让孔子很高兴。


睡个午觉被骂朽木不可雕也,真实的宰我是什么样的?

颜回


有好的学习天赋还有要一个虚心请教的心态,这一方面孔子推崇孔文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政治立场不同

鲁哀公询问宰我建设祭拜土地神的社用什么材料好,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古文晦涩、多意性,今人望文生义,有两种理解。

1 孔子认为宰我并不清楚用什么材料就对鲁哀公胡说一通,最后木已成舟已经发生的事情就不想责备宰我了鲁哀公按照宰我的建议实行了就不要去劝谏了、既然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追究谁对谁错了,往事随风。

这让后人对孔子更是异常崇敬,认为他心胸宽广,对弟子也是很仁慈

2 还有一种理解就是这段问话其实是一种隐晦的对答鲁哀公是想要对付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鲁国三桓。

鲁国三个卿大夫的势力早已根深蒂固,鲁国国君鲁哀公式微,宰我竟然给鲁哀公出谋划策,孔子是很不高兴的,这是

政治立场问题

虽然他也很是痛恨三桓可鲁哀公式微,时机还不成熟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出自《论语·八佾篇》)

季氏一个大夫竟然用天子才能用的六十四人奏乐舞蹈,可谓是胆大妄为。


睡个午觉被骂朽木不可雕也,真实的宰我是什么样的?

八佾舞于庭


三桓祭祖后令人奏乐唱《雍》撤出祭器,孔子听闻后又是怒不可遏,《雍》出自《诗经》只有天子祭祀后才能唱,三桓竟然敢如此逾越。

那个时代已经礼崩乐坏孔子悲恸

《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鲁哀公询问宰我的时候,孔子觉得是邦无道,他多希望宰我可以‘愚’,可惜宰我选择给鲁哀公出谋划策,与孔子政治立场不同,孔子只能长叹: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敢于质疑

宰我不讨喜孔子的最大原因估计是敢质疑孔子的学说,最后落得‘不仁不孝’

宰我质疑守孝三年是不是太久了,三年不为礼、礼就坏了,三年不为乐,乐也崩了。

孔子反问一句:守孝的时候你吃好喝好、穿着漂亮华贵的衣服你也能安心吗?

结果好家伙,宰我竟然回答道:安!

孔子最后以君子为例来说事,你心安你就为之吧,君子守孝的时候吃什么都没胃口,听到音乐也没有一丝乐趣,在自己的住所也不能睡个

心安好觉,你心安就去做吧!(前后强调了两次‘为之’,夫子内心是愤怒的)

宰我出门后孔子就大骂:宰予不仁啊!小孩子出生三年才能离开父母怀抱,守孝三年这是天下人共同所为,宰予难度对父母三年的爱都没有吗?


睡个午觉被骂朽木不可雕也,真实的宰我是什么样的?

宰我昼寝


有一次宰我又问一个假设性问题:假如告诉一个心怀仁的人,有一个仁者掉入井里了,他会不会下去救?

这个问题和‘老婆和老妈掉进河里’一样尖锐。

孔子回答:有必要这么去骗人吗?君子是可以舍生取义的,但不能这样去陷害他,你期初可以欺骗了他,但不可能一直让他迷惑到最后的。

宰我这种奇葩问题,孔子心目中对他有多了不仁不义,不讲信用的标签。


睡个午觉被骂朽木不可雕也,真实的宰我是什么样的?

孔子和弟子


孔子因材施教,教学的方式是通过聊天,他虽是博学可有些话题他不想聊

‘未知生,焉知死?’‘子不语怪力乱神’,一些鬼神的话题孔子是不聊的,别人问他也不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知道孔子不喜欢问这些问题,宰我却还偏偏问了,没办法那时候知识渠道少得可怜,心头的好奇只能询问当时如百科全书一般的孔子

让人意外的是孔子竟然还回答了,据《孔子家语》记载:

宰我问于孔子曰:“吾闻鬼神之名,而不知所谓,敢问焉。”孔子曰:“人生有气有魂,气者,人之盛也,精气者人神之盛也夫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鬼,魂气归天此谓神。”

孔子估摸心情好回答了宰我的问题,可心头的好感又下降了不少

没多久宰我又来问,黄帝到底是不是人?听说他活了三百岁,估摸不是人吧?

由此可见宰我求知欲是很强的,而且也是很好学的,只是他所问在孔子看来都不是正道

《史记》记载:宰我为临菑大夫,与田常作乱,以夷其族,孔子耻之。

按照上面所述的故事,宰我不仁、不义、不礼、不信、不孝、不智、不忠,这些都是与儒家的核心思想背道而驰,再回顾孔子为什么会骂宰我朽木不可雕也,也就清楚孔子为什么不喜欢宰我了。

不过苏辙的《古史》记载宰我

无从叛之事,宰我并没有与田常作乱

有记载宰我交谈用词典雅,可其智不及,这哥们就是智商高,情商低

有人称《论语》是后世弟子记录孔子与弟子的言行,宰我性格率直,有啥说啥得罪其他同门,所以《论语》中他出现次数本来就少,而且都是负面的。


睡个午觉被骂朽木不可雕也,真实的宰我是什么样的?

在陈绝粮


真假莫辩

宰我其实就假设了各种问题询问孔子,三年守孝的提问落得不孝,失礼、不仁。井里有仁,落得失信、不义。

帮鲁哀公出谋划策落得不智,与田常作乱落得不忠

有时候感觉是不是被人刻意抹黑、编排宰我,按照古时候的思维宰我确实很‘大逆不道’,可现代人的角度,宰我是一个思维很超前的读书人,敢想,敢问,敢质疑。

《左传》中并没有记载宰我与田常作乱,倒是记载了一个同样字‘子我’的阚止作乱,后人就有人认为阚止与宰我是同一个人。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子路;文学:子游、子夏。’(出自《论语·先进》)

孔子后来回忆起在陈国与蔡国之间绝粮的困境,有些感慨那些弟子都不在身边。

猜想此刻孔子已经年迈,追忆起自己的学生,其中便包括宰我即便是圣人,即便是学说上的意见不一致,即便有时候很无奈这个问题学生,孔子对宰我的师徒情谊是实打实的存在。

参考史料:

《论语》 《孔子家语》 《史记》 《古史》

(本文由作者原创,图片源自网络,仅在今日头条发布,抄袭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