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每天都是考试。觉得生活没啥盼头,很难坚持下去。感觉高中生活很灰暗,是什么支撑你走下去的?

朱凤奇


走过高中,走过大学,走进社会,才发现高中最让人怀念。每一次的考试,每一天的考试,都在告诉你,哪部分的知识点你是不会的,哪些知识点你是记不牢的,这时候你就可以翻到书本的知识点,重新看,重新理解,重新做题,可以问同学问老师,看相关的视频解答。等你攻克了知识盲点,你会很有成就感。另外观察试卷,同一个知识点的题型变化。另外记得劳逸结合,该运动时要运动,放空大脑释放压力。读书是为自己,不为别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考试当成兴趣,你会发现生活多姿多彩。加油吧,未来的你会感谢今天努力的自己。


时花产地直销蓓锦园


高中的生活可能是比较紧张,这是因为离高考越来越近了,高中的学习考试多,这也是因为要应付考试。你如果不做,别人做了别人就上去了,你怎么办?


坐在七楼钓小鱼


高中苦读的三年,的确给人留下很多汗水和眼泪,我用亲身经历来与你一起分享共勉,希望看到这篇回答的你能找到破解困境的答案。

从小我就是那种所谓的“死读书”类型的学生,思维不活泛,成绩总靠着每天比别人花更多学习时间的“勤奋”来撑着。不止如此,我的同桌是个特别活泼的女生,当时还背着老师早恋,每天一下课根本在座位上呆不住,简单来说,就是成天疯玩,可是每当大考结束,她的名次总是排在年级前十,甩下我好一大截。甚至有一次,同桌还一脸不解地问我:“我看你天天在学习,怎么连我都考不过啊?”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更是狠狠地打击我,曾有一段时间,我整宿整宿睡不着觉,听着舍友们惬意的鼾声掉眼泪,还经常愤恨地想,反正努力也不过是考这样的成绩,那我努力还有什么意思!可是第二天天亮,看到教室里满满堆着的作业和课本,看到还有这么多同学在埋头你追我赶,自己也不由自主紧张起来,日复一日。

这其实是一件挺痛苦的事情,现在跟别人说来,很多大人都会觉得矫情。但是当时的我,每天都看到桌子上写不完的卷子,以及考完发下来成绩不如意的试卷,每天都觉得很灰暗,根本没有一个16、17岁的花季少女该有的灵动。

一直到了高三的那个寒假,距离高考只剩半年时间,在学校补课的一个夜晚,我突然发高烧,然后就被夜自习的值班老师开电车送去了医院,按医嘱住院。事情发生得突然,我什么课本作业也没带,妈妈也每天都陪在我身边照顾我。

有一天,我身体好了许多,要吊的点滴也已经用完,妈妈也闲得无聊,就带我出病房逛逛。我好久没有这样轻松了,跟妈妈在医院周边散步了很久,不过,在学校过得有多灰暗,我一个字都没跟妈妈说。我们母女俩尽拣些与学习无关的轻松话题聊。

准备要睡觉的时候,妈妈突然问我:“在学校是不是压力很大?”我没敢回答她,怕妈妈担心,也怕她失望。然后妈妈叹了口气,“被你这一次折腾了一回,我可怕了,以后别给自己整这么大压力,正常发挥就行了。”

我当时眼泪倏地就掉下来,背着妈妈在病床上痛快地哭了一顿。过了一周,我才出院,回到学校。

身体上受了一次打击,我可再也不敢这样熬夜造作自己了,每天到了该睡觉的时间就老老实实回去躺着。偶尔看着还在开夜车的同学,说不遗憾是假的,但是我也只好安慰自己,“算了,我以前那么'勤奋',不也没考好过,不必争这些没用的学习时间了。”

睡觉时间够了,白天听课的确更加有精力,刷题也更有效率。离高考最近那两三个月,我甚至不按老师布置的作业来安排时间,而是自己去找卷子来做,写完又自己给自己改卷子,乐此不疲。

到了高考前一天晚上,很多同学都紧张得睡不着,而且平时开夜车习惯了,早睡反而睡不着。而我这段时间早睡习惯了,反倒睡了个好觉。至于高考的结果,虽然比不上那些常年优秀的同学,但也算得上一匹“小黑马”,如愿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


这就是我的高中经历,现在回想起来,高中的“题海”战术的确很磨人,如果不会自己纾解心态,真的会觉得很痛苦。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的教训是:弛张有度,别急着幻想结果,过好当下最重要。

这两句话轻描淡写,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希望题主看到能感同身受,不要觉得有盼头才坚持努力,你所谓的“盼头”,不过是想要一个满意的高考成绩,可是别忘了,你的每一天的积累,最后才能将你托举到该有的高度。

如果觉得现在的状态真的很灰暗,别勉强自己,别吝啬从你没有效率的学习时间里抽出一点来放松自己,多运动,多呼吸新鲜的空气,你会觉得心灵得到治愈,学习才有效率。最后,我还是用自己的经历劝告一句:此刻或许你觉得看不到这苦闷日子的尽头,但是其实生活还是在往前走的,你只要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度过每一天,回过头来便觉得没有想象的那么痛苦。

其实,题主这样的感受,又何止是高中三年,往后的人生里,也会时常有感觉自己生活日复一日十分辛苦,看不到尽头的灰暗偶尔会让我们苦恼,别给自己太大压力,用心过好每一天,这两句话真正做到了,会受用一生。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欢迎点赞评论,点击左上方头像关注我,每天与您分享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