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確定了哪些教育內容?詩教、禮教、樂教對現代教育有什麼借鑑意義?

王營評教育


說到對現代教育的意義首先要知道孔子是誰?他學說核心是什麼?

首先我那些對不瞭解儒學,或者沒看過就批判過時了,老土,離我們太遠了吧!真心希望能用一段時間系統的看看四書,哪怕是其中一本也好。

再者想對那些粗略看過,或者看過一段的人。說句最好別還不是很清楚就發表評論,感想!這樣就讓上面的人更覺得離我們遠了,好像真的沒用是的?

孔子的文化學說是我們現在人最需要的,恐怕比以往任何時代都需要。用現代的語言描繪孔老夫子的學說就是現實,對就是“現實“還有做人的文化。首先要知道你是誰?來自哪裡?你要到哪裡去,以及怎麼去的思想。

你是誰就是你來自的家庭,你在家裡是誰就做好你應該做的,是爸爸嗎?那就做好爸爸,愛護教育好孩子。是孩子嗎?那就尊重爸爸,孝順父母,好好學習不讓父母操心。

在職場你是誰是領導嗎?那就帶好團隊,創造公平的,友愛的,積極的工作環境。你是下屬嗎?那就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尊重,配合團隊的領導。

立足於現實,也就是實事求是,你到底是誰,看的清楚,別做與自己身份不符合的事,一步一個腳印的向著目標前進,丟掉那些與不切實際幻象,幻象想的越多越不現實,痛苦就是想的太多,而現實卻做的太少。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最基本的儒學是多麼的現實和實際。現代科技的發展已經到了讓人慌張的速度,可是不管科技如何的發展人都是來自於父母,家庭的都有兄弟姐妹的,做人做事離開了最基本的家庭,倫理。難免陷入自我,自大,自私。這不是個性也不是時尚更不是當今社會的必須,而是現代人真的對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學習的太少了。


A大搏A


這三句話出自《論語 泰伯》,內容雖然簡短,卻是孔子在闡述了他確定的三個方面的教育內容,即詩、禮、樂,並且指出這三者對於受教育者所發揮的不同作用。孔子認為,詩可以啟迪性情,啟發心智,使人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禮可以約束人的行為,規範人的言行,使人在社會上站立;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促進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完善。

按照傳統觀點,孔子的教育內容有“六藝”、“六書”之說。所謂“六藝”,是指禮、樂、射、御、書、數。禮是奴隸社會的典章制度和倫理道德規範;樂是有關音樂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射是射箭,屬於軍事武功;御是駕車,也是軍事武功;書是刻字,即寫字;數是關於天文、歷算等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

孔子進行六藝教育的基本教科書是“六書”。 即《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六本儒家經典。“六書”是孔子親手編訂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套,也是最著名的教科書,除《樂經》亡佚之外,其他五本經典成為漢代以後中國封建官學和私學所使用的基本教科書,它們與四書一起成為隋唐之後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

在六項教育內容中,孔子非常重視詩教、禮教和樂教。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陽貨第十七),他認為,學詩可以激發情感,可以觀察天地萬物和世間萬象,可以團結眾人,可以諷諫上級,近處可以用來事奉父母,遠處可以用來事奉君主,並且還可以知道一些草木鳥獸的名字。總之,學詩不僅可以培養人健康向上的情感,還可以讓人學到很多知識,因此他曾告誡兒子:“不學詩,無以言”。

禮是做人行事的規矩和標準,一個人如果不學禮,就無法在社會上立足,因此他也曾告誡兒子:“不學禮,無以立”。音樂對人的感染力是無比強大的,孔子非常重視音樂的教化作用,他不僅精能音律,而且親手整理《樂經》,並時常被優美的音樂所感染,“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不知肉味”。可見,樂教的目的在於完善人格,進而達到社會和諧。

時至今日,文學、音樂以及行為規範、法制教育,仍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在中小學語文教材中,精選了古今中外一大批優秀的詩歌、散文、小說和戲劇,引導學生閱讀這些文學作品,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必要語言和文化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可惜的是文學教育的這一功能發揮的並不好,許多語文教師只是關注了語文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學生情感的培養,淡化了語文教學人文性的要求。

在行為規範教育方面,有些學校重說教、輕體驗,重理論、輕實踐,導致學生走向社會後,不懂得基本的文明禮儀,不會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甚至有些學生不懂國家法律,幹出一些違法犯罪的事情。音樂教育的現狀更是令人擔憂,在偏遠地區的農村中小學,由於缺乏專職音樂教師,導致音樂課形同虛設,孩子們只好跟著錄音機聽聽樂曲、學學唱歌。

詩教、禮教、樂教從小處看好像是三門獨立的學科,其實它們關涉智育、德育、美育三大教育內容。我們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首先要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德性,學會生存的技能,尊紀守法,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其次要發展學生的心智,陶冶學生的情操,讓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智育的目的不僅僅是把大量的知識裝進學生頭腦中,更為重要的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二者相輔相承,在學校教育中不可顧此失彼。有德無才固然不好,不會對社會有太大的貢獻,但總比有才無德對社會造成危害要強,而美育恰恰能夠調和二者之間的關係,讓學生在對美的欣賞和創造中,體驗生命的價值,從而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很高興回答這一問題,個人管見,不當之處歡迎“關注”作者繼續交流,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請刪除!


王營評教育


孔子的所有頭銜,所有尊稱統統都是後人強加在他身上的,而並非他的本意;從這個角度來看,孔子其實是最受委屈之人。

孔子是誰?不過就是一個自謀職業之人——如果周天子的權威尚在,他們那些知識分子要不會流落民間靠著認識幾個字的優勢混飯吃。

進入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沒了朝貢,養活不了那麼多“儒”(占卜觀星象之人),只好打發他們各自走人,因此,“儒”們大批下崗,孔子也在其中。

現在存世的《論語》(孔子主要的主張)其實都是後人經過回憶而編纂的,那個時候沒有錄音機,也沒有什麼U 盤或者光盤——哪一些是孔子說的,哪一些是孔子的學生說的,哪一些是學生的學生說的,已經無法考證了。

簡單說,儒家思想的最後形成,其實已經和h孔子本人沒有多大關係了,都是後世封建社會統治者以及吹鼓手們的貢獻——

其中有兩個人才是真正的孔子思想的“發明專利”人;一個是漢代的董仲舒,還有一個是宋朝的朱熹;換言之,所謂孔子的教育內容,其實董仲舒和朱熹才是版權所有人。

其核心就是《四書五經》,三從四德,天人合一,君權神授;至於說到教育,無非就是讀書修身,最後仍然是“五穀不分四體不勤”——這些現在還有什麼用?

一百多年前“新文化運動”就徹底批判了孔子,打到了“孔家店”,現在為什麼還有人不斷吹捧,不斷拔高孔子?我們的教育真的就離不開孔子嗎?

孔子已經兩千多年前的過氣的“網紅”了,為什麼不向前看呢?為什麼不去面對現實呢?是不敢?還是不願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