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為何要迫使韓非自殺?深刻解讀嫉妒外衣下的政治矛盾

引子:

韓非是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的貴公子,著有《孤憤》、《五蠹》等文章。這些文章後來流傳到秦國,秦始皇讀後,讚歎不已,但不知這些文章出自誰的手筆。這時李斯在旁說道這是韓非的文章。秦始皇聽後立刻發兵攻韓,想要把韓非奪過來。另一邊,韓王憂懼,於是派遣韓非出使秦國。

秦始皇在見到韓非之後,非常喜悅,但卻不信任韓非。李斯於是藉機詆譭韓非。秦始皇聽信李斯的建議,下令將韓非關進大牢。此時李斯仍不罷休,暗中派人給韓非送了一瓶毒藥,迫使韓非服毒自殺。

李斯為何要迫使韓非自殺?深刻解讀嫉妒外衣下的政治矛盾

看到這裡就產生一個疑問了,為何李斯當初有意在秦始皇面前提及韓非,等到韓非來到秦國後,卻又詆譭之,並最終迫使其服毒自殺呢?一個通行的說法是因為李斯自認為比不上韓非,於是產生嫉妒,故而趁著韓非被下獄的機會,暗中殺害了韓非。

但這種說法有很多說不通的地方,也不符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如果我們回到當時的歷史環境中,會發現,在嫉妒的外衣下,其實隱藏著李斯(以及其所服務的秦國)與韓非之間的巨大的政治矛盾。只有在這個巨大的政治矛盾下,才可以解釋清楚李斯為何要迫使韓非自殺?

一、李斯殺害韓非事件始末

讓我們先回顧一下這件事情的始末。這件事要從李斯、韓非共同在荀子那裡學習帝王之術開始講起。《史記·李斯列傳》載: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乃從卿學帝王之術。學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國皆弱,無可為建功者,欲西入秦。”

李斯跟從荀卿——也即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的荀子——學習帝王之術,當時跟李斯一起學習的還有韓國的貴公子韓非。《史記·秦始皇本傳》謂:“(韓非)與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為不如非。”

李斯、韓非兩人共同在荀子的門下學習,李斯自己認為自己比不上韓非。學成之後,李斯去了秦國,為秦國出謀劃策。韓非呢,則回到了自己的國家韓國,寫了很多針砭時弊、圖謀變法的文章,以此勸諫韓王,試圖使韓國變得強大起來。

李斯為何要迫使韓非自殺?深刻解讀嫉妒外衣下的政治矛盾

湊巧的是,韓非寫的文章流傳到秦國,被秦始皇看到了。秦始皇看後讚歎不已,說道:

“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

意思是說,我秦始皇如果能與寫這篇文章的人認識、交遊,即使死了也沒有什麼遺憾了。李斯當時正好在秦始皇跟前服侍,一眼便認出了這是韓非寫的文章,於是告訴了秦始皇這是韓國韓非的文章。秦始皇也不猶豫,馬上出兵攻打韓國,想要把韓非奪過來。

當時的韓國積弱積貧,根本無力對抗大秦鐵騎。韓王一看不得了,馬上妥協,派遣韓非出使秦國。秦始皇得到韓非後自然非常高興。但是秦始皇卻不信任、任用韓非。這時李斯又出來了,說:

“韓非是韓國的公子,只會幫韓國,不會幫秦國的。與其放走他,看他幫助韓國抵抗秦國,不如找個罪名殺了他。”

李斯為何要迫使韓非自殺?深刻解讀嫉妒外衣下的政治矛盾

秦始皇一聽也有道理,於是命令官吏治韓非的罪。李斯看到韓非被治了罪,還不滿足,又悄悄的遣人給韓非送毒藥,迫使韓非服毒自殺。韓非多次想上書陳情、辯解一番,但文書都被李斯暗中攔了下來。無可奈何之下,韓非服下了毒藥。秦始皇后來突然後悔了,想要赦免韓非,不過為時已晚,此時的韓非早已命喪黃泉矣。

二、一般的觀點:嫉妒說

李斯、韓非為同門師兄弟,為何李斯一定要殺害韓非呢?一般人認為是由於嫉妒。

李斯從最初在荀子那裡學習時,就“自以為不如非”,現在韓非又深受秦始皇的喜愛,於是產生嫉妒,怕韓非取代了自己在秦國的地位,便趁秦始皇治韓非罪的時候,一不做二不休,暗害了韓非。

這種觀點源流甚深。著名的《史記》的作者太史公司馬遷就持這種看法,按太史公的意思,韓非是被李斯讒害而死的。

到了東漢,出了一個有名的思想家,叫做王充。他也認為李斯是因為嫉妒韓非的才華,才殺的韓非。他在《論衡·禍虛篇》中說:

“李斯妒同才,幽殺韓非。”

這是明確指出李斯殺害韓非的原因是“嫉妒”。再之後,宋朝的司馬光撰寫《資治通鑑》,同樣認為正是由於嫉妒,李斯才害的韓非:

“(秦)王聞其賢,欲觀之。非為韓使於秦,因上書說王曰……王悅之,未信用。李斯嫉之,曰……”

直到現在,仍有很多人認同“嫉妒說”。可以說,在一般人眼裡,“嫉妒”成了李斯害死韓非的根本原因。

李斯為何要迫使韓非自殺?深刻解讀嫉妒外衣下的政治矛盾

三、“嫉妒說”的矛盾之處

這種說法有合理之處,但這種說法也有明顯的矛盾之處。如果李斯真的嫉妒韓非,當初在秦始皇讀韓非書的時候,何必還要說“這是韓非的文章”這種話呢?以李斯的聰明才智,肯定知道秦始皇在聽聞韓非的大名後,必然會想方設法的把韓非奪到秦國來,讓其為秦國效力。李斯才華不如韓非,到時候李斯的地位就堪憂了。

由此可見,“嫉妒說”並非李斯殺害韓非的根本原因。韓非的死有著更為深刻的原因,那就是李斯(以及其所服務的秦國)與韓非之間存在著巨大的政治矛盾。

四、嫉妒外衣下的政治矛盾

1、“存韓論”與“滅六國”的交鋒

韓非之死的導火索是秦始皇對韓非的不“信用”,即不信任、不任用韓非。這最終導致了韓非被下獄,繼而被李斯暗害。那麼要問了,為什麼秦始皇會不信用韓非呢?

這要“歸功於”韓非出使秦國的目的。

韓非最初出使秦國,是因為秦國攻打韓國,韓王出於不得已,才派遣韓非出使秦國,想借韓非之手來緩和秦、韓之間的關係。

李斯為何要迫使韓非自殺?深刻解讀嫉妒外衣下的政治矛盾

韓非的一篇文章《初見秦》記載了韓非出使秦國,對秦始皇的諫言。在《初見秦》裡,韓非雄辯滔滔,指出秦國因為想要擴張而率先攻打韓國是一件不明智的事情。秦、韓相鄰,秦國應該先與韓國交好,這樣即使在與他國打仗失利時仍可以有韓國這個後援,不至於孤立無援。

由此可見,韓非來秦國是圖謀秦、韓交好的。此正是李斯所說的:“非終為韓不為秦”。

非終為韓不為秦”一語道破了韓非此次遊說秦始皇的根本目的。韓非是為了韓國的利益而來的,是為了能保住韓國這個處於秦、趙夾縫中的小國的。

但是隻圖謀秦、韓交好,是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的,因為即使秦始皇先攻打其他五國,在一統其他五國後,也不可能放任韓國在自己身邊安樂。秦始皇最後一定會滅了韓國。韓非不可能不知道韓國未來的悲慘局勢,於是韓非不光要使秦、韓交好,藉此保住韓國,還要保住儘可能多的國家。只有多國並存,韓國才有可能得到喘息的機會。

但是我們知道,秦始皇的野心則是“滅六國”、“一統天下”。

李斯為何要迫使韓非自殺?深刻解讀嫉妒外衣下的政治矛盾

韓非是持“存韓論”主張的,也就是想要保住韓國。但是秦始皇一心想要滅掉六國。韓非的主張顯然觸及了秦始皇的根本利益。秦獻在《韓非死因新說》中就明確地指出了此點:

“韓非之死,固然罪在秦政的剛愎自持,和李斯的妒賢嫉能,根本原因卻在於他與秦國政治的矛盾。戰國後期,秦屢攻山東六國,統一天下,包舉宇內的大勢已日見明朗。此時,韓非使秦,卻志在存韓,這就必然引起秦國君臣的疑慮和猜忌。 嬴政縱然喜讀《 孤憤 》、《五蠹》之書,但畢竟不願舍統一大業,而屈從一個異國書生的迂論。 ”

這就解釋了為何秦始皇喜歡韓非,卻不信用韓非的原因。韓非與秦始皇的根本願景是迥然相反的,秦始皇不可能任用一個對自己國家有害的人。縱然自己再非常喜歡這個人的文章,也一定要以秦國利益為最根本利益。

然而秦始皇在見到韓非之前可能沒想到韓非終不能為己所用(春秋戰國時有很多策士,策士只擇明主,很少受國家觀念的限制。比如商鞅不是秦國人,卻能為秦國效力,因此韓非也是存在為秦所用的可能的)。所以剛開始為了能得到韓非,便急匆匆的攻打韓國。而在得到韓非後, 通過與其談話,發現韓非只是一心為韓國說好話,根本不為秦國出謀劃策。於是便不“信用”韓非。

李斯為何要迫使韓非自殺?深刻解讀嫉妒外衣下的政治矛盾

秦始皇出於政治考量,不“信用”韓非,而秦國同時還通行“不能用之則殺之”的方針,這兩條加在一起,成了韓非之死的最根本的原因。

秦始皇不信用韓非是秦始皇的事情,與李斯無關,為何李斯要暗害韓非呢?這是由於韓非與秦國的政治矛盾不斷激化,不斷延伸,最終波及到了個人恩怨。

2、由政治矛盾波及到個人恩怨

韓非一心為了韓國的存亡著想,所以任何危害到韓國利益的事情,韓非都要反對。這就與李斯產生矛盾了。

因為李斯曾提出一個主張:“先滅韓,以恐他國”。意思是說,先滅掉韓國,殺雞儆猴,藉此恐嚇、震懾其他國家。可想而知,韓非自然會攻擊李斯的主張。這就把矛頭對準了李斯個人。韓非不僅對李斯不友好,對秦國的其他重臣也沒什麼好臉色。一個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韓非對秦國謀士姚賈的攻訐。

《戰國策·秦策五》記載了這件事。當時秦始皇擴張勢頭正盛,其他國家懼憚之,於是有四個國家聯合起來想要攻打秦國。秦國的一個謀士姚賈就毛遂自薦,要帶著黃金車馬去出使四國,瓦解它們的聯盟。事情辦成後,秦始皇重賞姚賈。這件事本有利於秦國,但韓非怕這樣下去,秦始皇遲早會滅了韓國,於是全力詆譭姚賈。姚賈也不甘示弱,據理力爭。兩人自此結下樑子。

李斯為何要迫使韓非自殺?深刻解讀嫉妒外衣下的政治矛盾

可以說,李斯執意要害死韓非,實是由政治矛盾發端的。由於政治上利益的不一致,致使韓非攻訐李斯、姚賈等人,從而兩撥人產生了個人恩怨。而李斯、姚賈借秦始皇不信用韓非、並把韓非關進大牢的時機,暗中殺害了韓非。

如此一來,李斯推薦韓非一事也就說得通了。李斯剛開始並不嫉妒韓非(即使李斯自以為不如韓非),相反的,還出於同門情誼,主動在秦始皇面前舉薦韓非。但是韓非來秦國之後,為了能保存韓國,不惜與秦國重臣為敵,挑撥離間秦國君臣的關係,致使李斯無法忍受,最終才痛下殺手。

結語:

李斯當初推薦韓非,是出於同門情誼,也許還有志同道合、惺惺相惜之意,其中並無嫉妒之心。但韓非出使秦國後,一心只想保住韓國,而秦始皇卻想吞併六國、一統天下。如此一來,韓非與秦國就產生了巨大的政治矛盾。韓非為了達到目的,不惜得罪秦國的重臣,挑撥秦國君臣關係,這才致使李斯無法忍受,繼而藉機將韓非暗中殺害。

李斯殺害韓非一事,並不是韓非或是李斯個人的意志所能左右的,實在是政治大環境下的迫不得已。韓非不得不與李斯作對,李斯也不得不殺韓非,對此,我們除了感到惋惜、遺憾外,似乎也沒有別的辦法可以化解這件事了。

參考文獻:《史記》、《資治通鑑》、《戰國策》、《韓非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