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故事之一 閻志:從詩人到商業王國的掌門人(1)

商海故事之一     閻志:從詩人到商業王國的掌門人(1)

2020年春天,在武漢突發新冠疫情之際,一位知名度不算太高的青年企業家走進了央視演播室,也進入普通百姓的視野。他就是武漢卓爾集團董事長閻志。

大年三十當天,閻志緊急開啟國際供應鏈條,從1月26日下午第一駕滿載醫療物資的飛機抵達武漢開始,連續11天、11架貨運飛機源源不斷從世界各地將40餘萬隻95口罩、30餘萬套防護服、300多萬隻醫用口罩、4萬副護目鏡、200餘臺呼吸機和製氧機相繼送往武漢,解了武漢的燃眉之急,為控制武漢和穩定全國的疫情作出了貢獻。

(一) 人物名片

閻志,卓爾控股有限公司創始人,現為卓爾智聯集團董事會主席,卓爾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其他主要職務與社會兼職有:中國通商集團董事會主席,漢商集團董事長,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湖北省工商聯合會副主席,武漢市工商聯主席,武漢市總商會會長,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博士,中國作協會員,《中國詩歌》主編。

2019年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第37位。2019年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排名第334位,財富值53億美元。2019年10月10日,胡潤百富榜發佈,閻志排名第195位,財富值180億人民幣。2020年3月20日,閻志以150億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胡潤全球房地產富豪榜》133位。2020年7月入選福布斯2020中國慈善塝,排名第23位,現金捐贈17723萬元。

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入選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入選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名單,獲首屆傑出社會企業家獎。

(二)成長經歷

閻志,1972年7月1日出生於湖北省羅田縣的一個叫三里畈的小鎮上。三里畈位於羅田縣西部,地處大別山南麓,巴水河上游河畔。這裡山青水秀、名人輩出、名山大川眾多、河流湖泊遍佈,風景十分優美。三里畈是扼進大別山嗰喉要道,是連接鄂豫皖的交通樞紐,318國道縱貫全鎮,麻陽高速公路穿境而過。這裡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重要的商貿集散中心,清道光年間開始建鎮,是歷史文化悠久的鄂東名鎮,抗日戰爭期間還一度成為鄂東行署所在地。一時成為鄂東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這裡民風淳樸,人民勤勞 ,鄉鄰友善和睦。無論是作為詩人的閻志還是作為企業家的閻志,生長在這塊士地上無疑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

閻志的父親是羅田林業局屬下的一名林業站站長,母親是縫紉工。閻志的上面還有5個姐姐,全家八口人,主要靠父親微薄的工資收入過活,生活並不富裕。生活雖然清貧,但童年、少年的閻志並不缺少溫馨與快樂。父母、姐姐的關愛,鄉親們的勤勞、善良,這些都成為了滋養閻志成長的沃土。成年後,即使是成為了傑出的企業家以後,每當回憶起孩童時光,每每回憶起家鄉,閻志的臉上總是不經意流露出溫馨與甜美的笑容。正如他所說:家鄉是大別山區一個人不多、關係簡單而熟絡的小鎮。只要閉上眼晴,都能記起小鎮的一草一木,那裡有上學途中踢過的石子,也有跳起來要拍打的樹葉。

閻志從小酷愛文化,尤喜詩詞,養成了喜愛閱讀的好習慣。在那個圖書尚不十分豐富的年代,小閻志甚至連父親辦公桌上那本厚厚的《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也閱讀過幾遍。這是否與閻志在日後的人生道路上善於抓住機遇、把握時局有一定關聯度,我們還不得而知。

在讀高二那年,閻志的父母雙雙得病,他只得退學回家照料雙親。父母康復後,他接了父親的班到林業站工作。最初的工作是刷標語,之後又被派進深山做林業勘測。

閻志從1989年開始事文學創作。17歲那年,閻志的第一篇習作發表在縣報上,從此以後,一發不可收拾,總有文章見諸報端。18歲出版了第一本名為《風雲》的詩集。1992年,閻志的詩文被當年已是黃岡群藝館幹部的作家劉醒龍發現並賞識,將他介紹到《鄂東文學》擔任編輯。因地方文學刊物在當時都不景氣,閻志只好另謀發展。但這段從事

文字工作的經歷,也為以後的發展奠定了一定基礎。

1995年,24歲的閻志,懷揣身上僅有的280元錢,也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離開家鄉,隻身來到省會城市武漢。

來武漢後,閻志先後做過報社發行、刊物記者、編輯等工作,從此也開啟了從詩人到企業家的轉變。

二、創業之路

(一)初試身手

不知不覺來武漢已有幾個年頭了,一日三餐的溫飽是解決了,但要買房,談女朋友,成家立業,贍養父母,路似乎還很遙遠。作為一個從偏遠山鄉走出來的青年,在若大的武漢舉目無親,更設有可以依仗和可資利用的靠山和背景,要謀生,要發展,沒有捷徑可走,唯有奮鬥。閻志一邊以打工為生,一邊在作市場調查,一邊在系統思考,對未來作出規劃。

一個偶然的機會,來到閻志面前。武漢有家書商想要推出當時香港當紅明星劉德華的傳記,正在尋找作者,剛好有位熟人向書商舉薦了閻志,說小閻筆頭快,人緣好,還出版過好幾本書。正苦於尋覓商機的閻志果斷地承接了這單業務。經過幾個月的挑燈夜戰,功夫不負有心人,一本書名為《天若有情——天王之王劉德華》的人物傳記面世了。作為酬勞,書商向閻志支付了2.5萬元的稿費。

有了這2.5萬元的第一桶金,1996年,閻志毅然決然地辭掉了《市場時報》的工作,創辦了卓爾傳播有限公司,從事還算是駕輕就熟的廣告業務。當時VCD家電市場很火,卓爾承包了《市場時報》的廣告版面,專門為小天鵝、新科、愛多、長虹、海信等公司提供廣告推廣服務,一度曾買斷區內多家媒體的專版代理權。以後,又把這種從做VCD產品積累的經驗複製到了空調、白酒等熱銷產品上。不到兩年時間,卓爾成為了湖北省最大的廣告公司。

雖然廣告業務做得風聲水起,成績不俗,但在閻志看來,由於地域、人才、資源的限制,以自己的條件來看,很難做大做強,需要另謀發展,另起爐灶。

從2001年開始,閻志把目光投向了實業,先後投資過生物科技、酒廠、藥材、學校等項目,但都不算成為。正逢國家實施國企改革,提出“抓大放小”,閻志開始涉足棉紡織行業,這段經歷雖不算是十分耀眼,但卻是事業發展重要時期,正是這段歷練,為下一步發展積累了人才、資金、客戶以及經營管理經驗。

(二)奠基之作

從2004年開始,閻志逐步退出了上述領域,開始尋找新的發展機會。一次與朋友聊天,談起自己的辦公環境很嘈雜,想再選擇一處清靜的地方,恰好這位朋友也想在武漢找一處地方設置公司總部。真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閻志無意間捕捉到了這一重要信息,由此想到為什麼不乘此機會涉足商業地產。於是閻志立刻前往北京等地瞭解並學習總部基地設置的相關情況和經驗,回漢後又馬不停蹄地做策劃案,組織人馬開展市場調查。經過調研比較,卓爾了調到武漢市下屬的黃陂區正在盤龍城搞園區開發,對外發布的招商條件也十分誘人。閻志拿著策劃方案親自與黃陂區有關單位商談,幾經周折,雙方終於敲定合作意向。卓爾的第一個地產項目卓爾第一企業社區在盤龍城落戶了。

企業社區,在我國還是一個比較新潮的概念,它是商業地產與企業總部經濟相結合的產物。簡單來說,它是企業集聚區,以主導企業與配套企業相協調,通過資源整合、協作,逐步形成一定特色的企業集群。以美國為例,如上世紀初,以汽車製造業為主題的底特律企業社區,它形成了汽車產業上下游生產廠商、銷售、服務商的一條龍體系;以金融等現代服務業為主題的紐約曼哈頓企業社區,集金融、商貿、會展、文化、娛樂、旅遊於一體,並逐步發展為全球總部經濟。

卓爾打造的第一企業社區,在借鑑其他模式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已的特色。它是一個面向中小企業的企業集群,在為企業總部提供辦公樓宇的基礎上,還提供歺飲、文化、娛樂、信息、物流等方面的服務,致力成為集辦公、研發、展示、交流於一體的商務花園。

卓爾第一企業社區落戶於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經濟井發區內,依託武漢外環線、三環線連通京珠、滬蓉高速,便捷暢達全國;與建設中的武漢輕軌漢口北延長線、地鐵三號線相融交匯。社區總建築面積為300萬平方米,所規劃的一、二、三期項目巳全部建成,成功引進步步高、華中電網、阿依蓮、花花公子、戈美琪等200多家企業總部入駐。

目前,卓爾第一企業社區內已形成文化傳媒、電子電器、創意研發、地產投資、鞋業皮革、服裝等行業總部集群。社區配套服務成熟完備,設有綜合服務中心、體育會所、商務酒店、咖啡館等服務平臺,全面解決入駐企業出行、運動、休閒、學習、交流等各種需求。通過打造卓爾第一企業社區,閻志不僅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在商業地產的運營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業界站穩了腳跟,獲得同行、地方政府和經濟學家的廣泛好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