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留青史的“汉奸将军”张自忠,以死为终的救赎之路

“男儿抗日死沙场,青史名垂姓字香。中原倘有英灵护,怎让倭奴乱逞狂。”

这是辛亥元老、中共南方局领导人之一的董必武董老感慨战局写的一首诗。当时正是1944年四五月,豫中会战爆发,蒋介石嫡系、“中原王”汤恩伯部几十万大军一败涂地,几十天时间就丢掉了大半个河南,开豫桂湘大溃败之始

“今岁中原战役,倭势仍张,国军竟莫能抗,感时抚事,辄令人想念将军于不置也。”

董老在诗文里怀念的“英灵”和“将军”不是别人,正是已经殉国4年,堪称抗战军人之魂的张自忠将军。


名留青史的“汉奸将军”张自忠,以死为终的救赎之路

张自忠将军

01

自忠取自:“王之荩臣,无念尔祖”之意,取字荩臣,即“忠诚之臣”。

1891年8月11日,张自忠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唐园的张家大院东楼,出身官宦之家,当然张将军当过清朝人。张自忠乳名“宝勤”,取名“自忠”。在取字上,张老先生则取《诗经.大雅》中“王之荩臣,无念尔祖”之意,取字荩臣,即“忠诚之臣”。

张老先生期望自己的儿子成为忠义之士。成年后,张自忠一度加入到辛亥革命的风潮中去,还曾投笔从戎,但是结果都不尽人意。

  • 1916年秋,张自忠找到自己的老团长车震,透露了他还想当兵的想法。车震见这位富家子弟意志坚定,于是在1916年9月去天津时顺带将张自忠介绍给了已经是旅长的冯玉祥。冯玉祥见其一表人才,果断收入麾下当见习官。1919年初,张自忠奉命进入军官教导团学习。在学习期间,他一方面因为兴趣,一方面勤勉刻苦,所以每一回考试,他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教导团中堪称“模范团员”。


名留青史的“汉奸将军”张自忠,以死为终的救赎之路

冯玉祥后来回忆:“在教导团中,他又作了一个标准的团员,他非常勤学,对人处事极其真诚友爱,又能刻苦耐劳,这时便显出他未来一定是个将才。”

  • 1931年,张自忠40岁,已成为西北军中一员悍将,这一年,西北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张自忠任三十八师师长,驻防山西。

引用 在38师驻防山西期间,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曾在1931年夏奉命考察华北政务,便道归晋扫墓,宋哲元特派张自忠请其检阅三十八师。孔祥熙获得的印象是:

“卒武整饬,无矜气,无怠容。”

名留青史的“汉奸将军”张自忠,以死为终的救赎之路

  • 1933年,日寇侵犯热河,张自忠奉命开拔前线,即长城一带,他将第一次和日军交手。虽然在装备等各方面和日军有着天壤之别,但张自忠综合战况,给与了日军狠狠的一击,当日夜里到第二天天明,二十九军进行了成功的夜袭,此役我军歼敌数百人,突袭部队伤亡600余人。张自忠给部队做出了积极防御,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杀伤日军的指示。

张自忠的指示不仅避免了29军不必要的伤亡,还打出了一个罗文裕大捷。就装备而言,29军和日军相差甚远,但装备低劣的二十九军居然打退了日军的几十次猛攻,歼灭日军约6000人,使日本朝野为之震惊。

日本一家报纸说“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而一位笔名为醉丐的诗人写了一首《颂29军38师师长张自忠》,表达了他对张自忠在长城抗战中的的敬仰之情:“军称模范久驰名,誓与倭奴苦战争。深夜出兵来杀贼,刀光闪烁气峥嵘。”

02

汉奸之名说起来,也不算太复杂。

长城抗战后,张自忠步入政坛。在占据了华北之后,不可否认的是宋哲元、张自忠二人还是有“军阀思维”,认为平津是自己的地盘,自认为完全可以与日本人周旋。

  •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宋哲元还是张自忠,都对日军全面侵华的决心估计不足,一心以为和日本亲善,可以保住自己的平津地盘。
名留青史的“汉奸将军”张自忠,以死为终的救赎之路

张将军曾被误认为是汉奸

当时的张自忠甚至还代表宋哲元,专门去日本做过访问,日本方面对张自忠十分忌惮,便开始玩弄一系列鬼蜮伎俩:1937年4月底,张自忠为了帮助宋哲元敷衍日本方面,出访日本。为了混淆张自忠的政治面貌,日方启动政治心战,故意炮制消息对外界放话,离间群众和张自忠的关系,但是整个访问过程中,张自忠并未做出任何对不起国家民族之事。

名留青史的“汉奸将军”张自忠,以死为终的救赎之路

  • 在卢沟桥事变期间,日军更是喊出“只打冯治安,不打张自忠”的口号,让群众误解成了“37师打,38师看”。从这时起,一直到张自忠在卢沟桥事变之后返回南京为止,对他这一时期的亲日以及打成汉奸的言论至今广为流传,甚至有“是因为在北平混不下去,当不了汉奸才南返”的无稽之谈。


  • 当日本军队兵临城下之时,宋哲元以“保留西北军一点底子”为由,带着大部队先撤了。他把那副烂摊子丢给了张自忠。当时,张自忠是天津市市长,在北平治病。

宋哲元走的时候,张自忠说了一句:“我怕要成了汉奸了!”

果然,北平孱弱的兵力,根本无法防守日军。张自忠最终决定,在城里各处张贴安民告示,放日军入城。

  • 那一天,北京的老百姓起床后发现,国民革命军全撤了,到处是安民告示。他们瞬间就明白了——这是投降啊!
名留青史的“汉奸将军”张自忠,以死为终的救赎之路

沦陷中的北平

日军不费一枪一弹,进入北平城。张自忠不愿真成了汉奸。他先是逃进一家德国医院,然后再通过其他方式,潜逃出城。但不战而丢北平,这个责任,张自忠确实难辞其咎。

  • 全国的报纸铺天盖地地羞辱张自忠,人们给他个四字评语:“自以为忠!”

面对国人的指责,张自忠一度有些消沉,甚至想过自杀明志。他的苦衷,只有他自己明白。但是在李宗仁,冯玉祥等人的力保下,他很快地就恢复了过来,成为第五战区的一员,加入到全民族抗战的洪流中。

名留青史的“汉奸将军”张自忠,以死为终的救赎之路

国破山河在,日军占领下的北平老照片

03

从这一刻起,张自忠就想好了自己的归宿。从1938年2月开始,张自忠带着他的原三十八师扩编而成的五十九军,他的抗战生涯走向了新的辉煌。

在临沂保卫战期间,张自忠指挥的59军驰援第3军团,而张自忠和庞炳勋之间早有宿怨,为此李宗仁特派徐祖贻协调两军之间的关系。但张自忠将中原大战中和庞炳勋的宿怨抛在一边,并作出了非常清醒的判断,3月14日,59军全军以攻为守,强渡沂水攻击日军侧背,短短三天时间,59军伤亡6000余人,徐祖贻拟向长官部请示撤下59军,但是张自忠复电:

我军伤亡大,可日寇伤亡更大。我59军官兵誓死浴血苦战到底,请允许再打一昼夜。


名留青史的“汉奸将军”张自忠,以死为终的救赎之路

遗书

而后三天的作战,59军以6000余人的代价,毙伤日军2000余人,击伤11联队联队长长野佑一郎,日军和第10师团会师的计划破产。而张自忠和庞炳勋,也相逢一笑泯恩仇。

在徐州会战后期,张自忠率领59军作为后卫,不仅给友军李仙洲部做出了正确的行动指示,还有效的掩护了五战区主力撤退,功不可没。当时在场的军联络参谋李诚一不得不感叹:“张自忠予人以安,自己处其危境,真乃名将典型”。

名留青史的“汉奸将军”张自忠,以死为终的救赎之路

老照片:抗战十大战役之徐州会战


  • 在武汉会战期间,张自忠将军死守潢川,其麾下刘振三师长在日军无耻地释放毒气两次昏迷的状况下,取得了以伤亡4000人的代价歼灭日军第10师团3000余人的优异战绩。日军不得不承认:“皇军在潢川方面曾遭遇到华军极强烈之抵抗,致蒙受巨大之损失。”

1938年10月张自忠升任33集团军总司令后,他的抗战生涯走向了新的辉煌。

  • 1939年,国军发动了冬季攻势,李宗仁指挥的第五战区。歼敌30840人,其中张自忠指挥的右翼兵团的战果就占了近1/3。如此辉煌的战果,也不得不让蒋介石在军事会议上吐槽满是中央军的第三战区冬季攻势战绩实在太差——毕竟才和日军接触一下就半途而废,相比张自忠将军的彪炳战绩,实在是太丢人了。
名留青史的“汉奸将军”张自忠,以死为终的救赎之路

04

张自忠将军是不怕死的,他曾有过在日军进攻之时淡然练字的沉着事迹。或许他早就抱定了有去无回的决心。

1940年5月,枣宜会战打响。张自忠将军亲率麾下第55军74师两个团渡河作战。但是汤恩伯不战而退放弃枣阳,由于手下38师师长黄维纲被敌纠缠,在友军第11集团军司令黄琪翔一退再退的情况下,张自忠将军要面临日寇绝对优势的进攻。

名留青史的“汉奸将军”张自忠,以死为终的救赎之路

张自忠将军是不怕死的,这一回他亲率部队渡河作战,众人劝他转移,但是张自忠的回答则斩钉截铁:

“我奉命追截敌人,岂能自行退却!当兵的临阵退缩要杀头,总司令遇到危险可以逃跑,这合理吗?难道我们的命是命,前方战士都是些土坷垃?我们中国的军队坏就坏在当官的太怕死了!什么包围不包围,必要不必要,今天有我无敌,有敌无我,一定要血战到底!”

  • 在负责截击的440团和444团伤亡惨重的情况下,为了守住杏仁山和东山口,张自忠把身边负责警卫的手枪营、特务排都派出去增援。这样,他身边仅剩下高参张敬、兵站科员马孝堂等数人。


名留青史的“汉奸将军”张自忠,以死为终的救赎之路

5月16日下午3时,74师东渡的部队在绝对优势的日军进攻下伤亡殆尽,但是他们还是集中在杏仁山上顽强抵抗了1个小时。在混战中,张自忠将军不幸头部中弹,在最后的白刃战中,又被日军刺刀刺中,壮烈牺牲。和张将军一起战斗的高参张敬也壮烈殉国。

名留青史的“汉奸将军”张自忠,以死为终的救赎之路

05

一个人到底在大家心目中是什么地位,不看他生前,而是看他死后。

刺死张自忠的那个日本兵,叫藤冈。他在张自忠的尸体上,翻出了一支钢笔,上面刻着三个字:“张自忠。”藤冈大吃一惊,对方声名赫赫的集团军总司令,居然没跑?藤冈立刻把这一情况汇报给了联队长。联队长不敢怠慢,请来了曾和张自忠有过数面之交的三十九师团参谋长专田盛寿。

确实是张自忠!

名留青史的“汉奸将军”张自忠,以死为终的救赎之路

张将军墓

当晚,第三十八师和一七九师的官兵,立即组织了敢死队,不顾一切地向日军第三十九师团的司令总部发起拼死攻击,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一定要抢回张将军的尸体!

按照日军的记载:“当夜,张自忠的遗体即被数百名中国兵采取夜袭方式取走。”张自忠的遗体,被中国官兵重新洗净,换上整洁的内衣和军装,配上将军短剑和领章,装入贵重的楠木棺材,准备送回当时的陪都重庆。

途经宜昌,百姓得知运送的是张将军的灵柩,10万人出城哭送。其间日军飞机飞临宜昌上空,防空警报长鸣,但群众无一散去。

日机盘旋多圈,一弹未投而离去。

张自忠的灵柩走水路前往重庆,一路上经过巴东、巫山、云阳、万县、忠县、涪陵,所经之处,供桌延绵数里,祈愿的香火缭绕不绝,很多中国百姓在长江两岸长跪不起。


名留青史的“汉奸将军”张自忠,以死为终的救赎之路

隆重国葬送行将军


1940年5月28日,张自忠灵柩抵达重庆,重庆百姓倾城而出迎接灵柩。蒋介石臂挽黑纱,亲自上船迎灵。

张自忠殉国时为上将军衔,50岁,是“二战”时期同盟国方面牺牲的最高军阶的将领。

国民党之后追授张自忠二级上将。共产党之后追认张自忠为“革命烈士”。

在今天的北京、天津、上海和一些城市,都有那么一条路,叫“张自忠路”。

名留青史的“汉奸将军”张自忠,以死为终的救赎之路


1957年,在周总理的指示下,张自忠将军入土为安,1982年,张自忠被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张自忠路的名称也在80年代逐一恢复。在湖北,山东,重庆等地,张自忠将军的纪念活动都时有进行。

张自忠将军身经百战,拼死杀敌,自长城抗战到枣宜会战牺牲,率部歼灭日军不下6万人,保卫了祖国不受外敌侵犯,捍卫了华夏民族的尊严,不愧为一代抗日名将。冯玉祥曾经这样概括张自忠将军的“自忠精神”:英勇果断;肯牺牲自己;韧性的战斗,不知道什么叫休息;吃苦耐劳,与士卒共甘苦;重视军民关系全虚心接受部属意见;注重干部培养并延揽人才;明是非不将就;知耻;以身作则;不爱钱;好学;不畏难;体贴部下。其实再核心一些,“自忠精神”就是“爱国,爱民,奋斗,奉献”。

当年,众多中华儿女秉承着自忠精神坚持抗战,赢得了胜利。在今天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张自忠将军的精神值得每一位国人借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嘴上喊爱国并非真爱国,只有像张自忠将军那样站在人民的立场,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到自己的责任,才是为国家贡献自身微薄之力的正确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