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作為兵器,也作為禮器,劍在古代社會的角色

導語:劍的產生和發展在我國是有非常深重的歷史文化內涵的,劍在我國古代社會中也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它不僅被稱為冷兵器之君,也作為禮器在文化生活、政治生活上發揮著特殊的作用,在逐漸演變下,劍甚至成為中華民族一個特殊的文化符號,每每被提及,總是能引起我們心中某種特殊的情感共鳴,比如,在古詩詞中,有賈島的《劍客》的豪邁: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有辛棄疾的《水龍吟》的不羈: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里需長劍。也有陸游《劍門道中遇微雨》的灑脫:此身未是詩人否?細雨騎驢入劍門。

但同作為冷兵器,為什麼是劍能擁有如此豐富的文化內涵?劍從用於戰場廝殺的兵器,到用於儀禮活動的禮器,甚至成為文人墨客佩戴在身上的裝飾物,這中間又經歷了怎樣的轉變呢?

既作為兵器,也作為禮器,劍在古代社會的角色

劍產生於遠古戰爭,身上帶有神話傳說寓意和權力象徵意義

據記載,中國古代最早的劍是黃帝的軒轅劍,《黃帝本紀》:帝採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銘之。"在《管子地數篇》中也有記載:"昔葛天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其神話背景是黃帝與蚩尤年年激戰,蚩尤逐漸佔據上風,黃帝慢慢失勢,上蒼不希望看到代表正義的黃帝被蚩尤打敗,從而使人間落入蚩尤的統治之中,便賜予黃帝擁有曠世神力的劍,用於擊敗蚩尤。這劍含天地精華,山川之力,既是神力的象徵,同時被黃帝所有後,跟著黃帝斬妖除魔,也成為黃帝的象徵,成為權力的象徵。

既作為兵器,也作為禮器,劍在古代社會的角色

黃帝

中原地區最早的青銅劍實物出現在早期的西周社會,但這一時期的中原戰爭多為車戰,而劍是一種用於近身攻擊的短兵器,在中原戰爭中大範圍使用的概率不大,可能是諸侯用以賞玩,或者宮中侍衛佩戴用於防衛。在吳越地區,由於山巒丘陵的密佈,地勢崎嶇,無法發展車戰,所以劍應用範圍較廣,吳越劍的鑄造工藝發展很快,在歷史上以精美而鋒利著稱。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地區依照地理環境不同而產生的古劍的作用不同,從而各地區古劍的形制也是多種多樣,比如有種原式,吳越楚式,巴蜀式和滇式等,共同的特點是劍身偏長,扁莖,或筒莖、柱莖,劍刃鋒處作弧形狀彎曲內收,形成束腰。

在《莊子說劍篇》中莊子稱世上有三劍:"有天子劍,有諸侯劍,有庶人劍",其實莊子所言的是天子、諸侯、庶人的三種行為處事風格,或者說三種力量的用法,天子劍,用於平定天下,統領諸侯,需要以山川河海為劍之鋒,按照天行之法、刑罰道德製成;諸侯劍,上順天子,下應人民,守忠貞清廉賢良之德;庶民劍,則粗魯短薄,用以博狗鬥雞,蠅營狗苟之事,難登大雅之堂。這說明劍產生不久已經成為社會地位的象徵,是君主彰顯權力和威懾天下的武器。

既作為兵器,也作為禮器,劍在古代社會的角色

蚩尤

在春秋戰國時期尚武的社會背景下發展的劍客和劍道文化

春秋戰國是一個戰亂的年代,社會不安定,暴力頻發的時期,人們對武力往往有一種狂熱的崇拜,劍在這一時期被視為統治者地位的代表,並且由於春秋戰國時期軍事戰爭形式的變革,劍的戰爭作用被放大。從春秋到晚期到戰國末,青銅劍由少數貴族的佩劍變成了廣大步騎兵手中的武器,這是由於社會上頻發的奴隸起義,在此之前平原戰場上主要使用車陣戰,但奴隸平民並沒有戰車,也沒有經過車陣戰的訓練,他們奮起反抗的武器只有手中的斧頭、刀、長矛等,車陣戰的特點是攻擊力強,但缺乏靈活度,面對徒步的奴隸,車陣戰的優點發揮不出來,所以統治階級不得不改變自己的軍事策略,把車兵改為步騎兵,改車戰為步騎戰,這樣一來,用於近身攻擊的青銅劍發揮出了它的優勢,在戰場上被大範圍應用。

劍在民間也被視為武力的代表,劍的傳說在民間被不斷地渲染和延續,其中有關於鑄劍的干將莫邪傳說,也有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悲壯豪邁的武俠傳說。而武俠跟劍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了以人為本,以劍為載體,以劍術為主體的劍道文化。包括劍器、劍舞和劍的理論組成的龐大文化體系。春秋戰國時期劍術主要以刺為主,還有斬刺、擲劍等。

既作為兵器,也作為禮器,劍在古代社會的角色

干將莫邪劍

吳越楚地是劍的勃興之地,"

吳王好擊劍,百姓多劍瘢。"可見當時吳楚之地擊劍、練劍的流行,當時的達官顯貴喜歡養劍士門客,看他們每日鬥劍,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劍道文化的豐富發展,劍不再是隻用於戰場上進攻廝殺的單純的兵器,而開始具有了獨特的文化內涵,比如《越女論劍》中思考了人與劍的關係,人應該懷著怎樣的心態使用劍,才能以劍取勝:"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門戶,亦有陰陽。開門閉戶,陰衰陽盛。凡手戰之道,內實精神,外示安儀,見之似好婦,奪之似懼虎,步行侯氣,與神俱往。"從這篇文章可以看出來,劍道吸收古典哲學精粹,認為運劍的關鍵是人的神與氣合一,劍與人的心氣相通,劍隨手走,手隨心走。這種內與外完美統一,也是中國功夫"內外合一,形神兼備"的精髓。

既作為兵器,也作為禮器,劍在古代社會的角色

青銅劍

戰國末期社會由尚武到尚文的轉型,劍作為裝飾的在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普及

戰國時期群雄逐鹿,各國為了稱雄紛紛開始了大刀闊斧的社會改革,此時的百家爭鳴也為各國的變革提供了理論依據和理論支撐,比如以韓非子為代表的法家學派主張依法治國,對內使用嚴厲的刑罰手段來壓迫人民,對外則窮兵黷武,以戰養戰,開疆拓土,最終秦採用法家思想成功崛起,建立起一個統一的帝國,但在秦國建立後依然是用苛刻的手段壓制人民,很快引起了農民起義與反抗,這是崇尚武力壓制的反噬,在這之後的漢朝,吸取教訓,對內修養生息,廢除了嚴厲的刑罰,對外極力求和平,不惜採用和親這種稍顯屈辱的方式,統治階級以德治國,兼施仁政的方針,加上儒家被扶正,宣揚禮教,社會風氣逐漸由尚武轉變為尚文,人們不再對武力有狂熱的崇拜,那麼對劍來說,鬥劍、擊劍不再是唯一展現自己價值的方式。

既作為兵器,也作為禮器,劍在古代社會的角色

劍的配飾

佩劍習俗古已有之,在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國君都非常重視佩劍,士也有佩劍的傳統,佩劍能反映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上士、中士、下士分別佩帶上制之劍、中制之劍、下制之劍,賈子有記載:"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帶劍;諸侯三十而冠,帶劍;大夫四十而冠,帶劍;隸人不帶冠,庶人有事得帶劍,無事不得帶劍。"這一時期劍的裝飾功能大大增加,劍身通常有繁複精美的花紋。以劍為中心,發展出了很多習俗,比如相劍,即通過觀察器物外表,包括劍形、紋理、顏色、光澤、銘文和裝飾等,來鑑定器物的優良和真偽相劍師必須具備深厚的造劍知識和豐富的相劍經驗,著名的相劍師有薛燭、風湖子季孫子等。

既作為兵器,也作為禮器,劍在古代社會的角色

還有一個與劍有關的習俗是贈劍,佩劍逐漸作為一種權力與身份的象徵,人們不僅喜歡自己佩帶裝飾精美的劍,也喜歡收藏名劍,而互相贈送美劍、名劍,也成為了維繫感情,拓展社交關係的重要方式,劍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隨著社會的進一步發展,劍作為禮器的功能的擴大

劍從實用佩帶到作為禮儀的配飾,是經過慢慢的發展變化的,一開始,只是通過劍的貴重程度來彰顯身份,後來逐漸有了規定,不同階層的人使用不同的劍的配飾,比如天子配的劍可以帶玉珌、劍首,身長五莖長,而天子用玉,諸侯只能用金,身長四莖長。劍上通常還刻有花紋,包括雲紋、谷紋、蠶紋、龍虎鳳鳥、獸面等,都是反映著劍主人的身份。還有一種能代替著主人權力的劍,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尚方寶劍,在秦時就已經產生,在漢聲名遠揚。"尚方"是專門為皇室製造兵器文玩的機構,尚方制劍從產生之初就只能被皇室擁有,所以它也代表了皇權,它製作精美,鑲金嵌玉,佈滿精美絢麗的花紋,一面刻著遨遊九天的龍,一面刻著展翅高飛的鳳凰,龍鳳齊飛,中間還刻有北斗七星。

既作為兵器,也作為禮器,劍在古代社會的角色

劍首

在元代時,皇帝賜予尚方寶劍,還代表一種權力的贈與,據記載,元代的一個道士張留孫治癒了皇后的病,皇上龍顏大悅,以尚方寶劍賜之,相當於賜予他極大的權力,到了後期,專制制度、中央集權不斷髮展之下,擁有尚方寶劍的人,可以直接代表皇上,號令百官,對不平之事,擁有先殺後快的獨斷專斷的權力。尚方寶劍本來是皇權集中,專制權力下的產物,但在某種程度上,又代表了正義、公正,這是因為,皇上總是以一副絕對正面的形象出現,而犯錯的、貪汙的,總是個別的官員瞞著皇上的,所以尚方寶劍總是在文學作品中被這樣應用:當奸臣汙衊忠臣,傷天害理,欺上瞞下,眼看就要傷及無辜時,一把尚方寶劍赫然出現,二話不說,斬了奸臣,大快人心。這時,劍也被賦予了公平、正義、懲惡揚善的文化內涵。

既作為兵器,也作為禮器,劍在古代社會的角色

尚方寶劍

結語:漢代以後,劍逐漸退出了短兵器歷史,但依然作為不可或缺的文化禮器存在於人的生活當中。為什麼是劍,而不是別的兵器扮演著如此重要的角色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和政治生活中?首先,是劍的外觀修長,美觀而含蓄,不像刀那般具有原始的粗獷的攻擊力與壓迫,劍更加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特點,劍也方便攜帶,有裝飾作用,其次,是劍的產生有神話傳說的烘托,使其更能引起中華民族的文化共鳴。劍既是一種兵器,也是一種禮器,它被稱為百兵之君,但不僅僅是因為其殺傷力,相反,中國的劍文化不像西洋擊劍,也不像日本劍道,只追求攻擊的穩、準、狠,因為它同時也是禮器,所以它追求一種觀賞的美感,一種與古典哲學的陰陽五行、氣論結合的劍術理論。而劍偏重於兵器,或者偏重於禮器的身份,取決於不同社會背景。

參考文獻:

【中國的劍文化】

【春秋戰國時期的劍道文化】

【劍,作為兵器的禮器】

【中國的劍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