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这两天中印两个大国在边界地区的矛盾问题,还没有看到解决的苗头,受中印局势影响,连朝鲜再次试射洲际导弹,韩国总统命令部署剩余萨德系统的关注程度都下降了不少,今年的八一建军节在这种周边局势的不稳定因素此起彼伏中到来,让人五味杂陈。

印度的军事行动必然是得到最高领导人许可的,印度现任总理莫迪对中印地缘政治的走向起着关键作用,那么,莫迪是怎样一个人呢

莫迪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莫迪的个人特质

  • 重商主义

莫迪从小帮助家庭经营茶水生意的经历对其有重要影响,莫迪从小收家庭环境熏陶,对商业存在敏锐嗅觉,在古吉拉特邦执政期间,为了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负担,莫迪甚至敢于直接向劳工的权益开刀(莫迪出身的国民志愿团下属的工会(BhalatiyaMazdoor Sangh)往往成为了莫迪政府劳工改革政策中,最需要安抚的盟友反对者),这实际上使得莫迪统治的古吉拉特邦,被普遍视为印度经济最活跃省份的同时,也成为印度各邦中法律层面劳工保护最不足的省份之一;

在执政全国之后,莫迪致力于构建全国统一的市场和便捷的支付系统,强化印度对外资的吸引力。据英国《金融时报》2月7日报道,据外国直接投资市场研究公司报告结果显示,2016年,印度吸引绿地投资(指跨国企业在当地设厂的投资)约623亿美元,连续第二年成为全球绿地投资第一的目的地,超过中国(591亿美元)和美国(481亿美元)。

莫迪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时代周刊》评论说,纳伦德拉·莫迪是一位坚定的实干家领袖,他的发展道路将令印度繁荣,使之与中国不相伯仲。

《金融时代》在一篇题为“莫迪让古吉拉特邦走上高速发展之路”的文章中,高度赞扬了古吉拉特邦的发展速度,称该地是“印度最受欢迎的投资地,发展速度以两位数持续增长着”。

而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常务总经理威廉·安提奥斯也在文章中指出:“莫迪是位有管理天赋的杰出领导者”。

莫迪广受企业家的欢迎,塔塔汽车集团董事长塔达曾经这样评价莫迪:“莫迪的领导具有示范性。古吉拉特邦为全国提供了领导榜样”。

莫迪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 强人政治

莫迪从小就加入了印度教极右翼民族主义政党国民志愿团(RSS),这使得莫迪在做出某些决定的时候十分强硬。

影响最大的事件莫过于2002年的古吉拉特邦大屠杀,2002年2月27日穆斯林针对印度教徒带有攻击性的高德拉(Godhra)火车燃烧事件发生以后,印度教徒对穆斯林展开了屠杀。事件导致上千人死亡,莫迪领导的地方政府对暴乱的扩散毫不作为,甚至有人认为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协助了印度教徒的复仇。

受该事件影响,莫迪于2005年申请美国外交签证时被拒签。直至2014年莫迪赢得印度总理选举,奥巴马政府才收回拒签的决定。由于莫迪和穆斯林存在这种不共戴天的仇恨,在印巴冲突中,以色列对印度的支持和伊朗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莫迪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2016年11月,莫迪主导了印度废除500和1000卢比纸币事件,在世界上影响巨大;2017年5月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印度未参加,随后在2017年6月莫迪访美前,中印便发生边界矛盾事件。

根据7月26日的最新报道,莫迪政府禁止全国牲畜市场出售年老的牛作屠杀,亦对任何销售及购买牛肉实施更严谨的文件要求。根据新例,买卖牛要提文件供证明牛是耕种使用,买家需要有农田,同時要向政府官员证明牛不是用作屠宰,而印度2014年超过巴西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牛肉出口市场,年出口牛肉50亿美元,莫迪的强人政治由他的牛肉禁令可见一斑。

莫迪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 禁欲主义

受主张禁欲的印度教影响,莫迪在某些方面对自己非常严苛,为了保持清廉的形象,莫迪多年来近乎残忍地与他的家人保持距离。他的亲弟弟普拉拉德想跟他见一面都很困难;他的母亲直到现在,依然是一个身居乡下的普通妇人;

他的妻子多年来几乎未能与他见面;对于自己的兄长,普拉拉德曾经无奈地评价道,“他连一碗茶都不会平白无故地给别人,尤其是他的家人。”

对此,莫迪本人曾在2014年的大选中骄傲地宣称道,“我身边不会有任何人能使我为他受贿”。

强烈的宗教信仰会使得莫迪在处理国家事务中缺少人性,按心理学推理,对自己要求严酷的人对外界的要求也会很严酷,这样的人成为国家领袖,战争似乎也可以作为他的选项,所以,我们在处理对印矛盾时,一定要对莫迪这种冷酷无情有所防备。

莫迪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被看做“新神明”般的存在

今天的莫迪,在印度几乎是半个神明一般的存在。他在群众中的威望无以伦比,完全碾压以尼赫鲁为代表的印度历代政治领袖,直逼鼎盛时期的圣雄甘地。

在一众政治追随者心中,莫迪几乎成为一种信仰。在他的民族主义和改革大旗感召下,这些拥趸可以不计报酬的为莫迪的政治崛起做贡献——在选战期间,他们挨家挨户地探访民众,为莫迪争取选票;当莫迪颁布改革措施时,他的追随者们则随时召集民众,任劳任怨、不厌其烦地为老百姓解读政府的良苦用心。

莫迪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而在民间,也广泛流行着对莫迪的迷信般的个人崇拜。如果关注印度舆情,我们经常会看到,印度人对莫迪有着超出理性的信任:面对印度国家内部错综复杂的结构性困难,许多印度人在承认客观困难的同时,却也有也都会不约而同的坚信——因为有莫迪的存在,所以这些困难最后都会克服!

因为莫迪,一切麻烦都会迎刃而解,这种基于对领袖的盲目崇拜而形成的信心,在外人看来无疑是十分可笑的。不过,就印度的现实而言,考虑到印度一直以来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就支离破碎,国家意识天然淡漠。

这种情况下,政治领袖作为国家的代表和象征,对他的个人崇拜和高度认同,也的确有利于国家凝聚力、向心力提升,以及中央强权的形成,进而为国家内部整合和改革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基础——正是因为具备了这种强大的政治能量,莫迪才敢于挑战那些最棘手的改革难题,且无需顾忌后果;

正是因为具备了无以伦比的政治号召力,莫迪才能够通过利用群众的盲目支持,吞噬一切试图阻拦他改革的旧势力——换句话说,印度现阶段的国情和国家发展需要决定了,对莫迪的个人崇拜,对印度而言是利大于弊的。

于外交,几乎成了独裁与“一言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