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水平

文|朱洪斌

教育對外開放是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落實科教興國戰略、推進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路徑之一,不僅為我們打開了“放眼看世界”的窗戶,而且從科技創新、教育治理和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為國家教育事業發展注入生機活力,為我國教育事業優質均衡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和智力支撐。2019年12月召開的全國教育外事工作會議和2020年6月印發的《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對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工作進行了全面動員和系統部署,為教育對外開放標定了方位、繪就了藍圖、確定了總體要求。站在新的歷史高度,進一步提升我國教育對外開放水平,有助於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鑑、促進民心相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我國教育對外開放面臨新要求新挑戰

首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教育對外開放提出了新要求。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教育對外開放提出新要求。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國際國內重大場合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國人民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持續奮力前行。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關於新時期做好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8-2022年)》等多個文件,《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意見》的出臺,標定了教育對外開放的準確方位,提出了奮鬥目標,制訂了方法舉措,明確了總體要求,形成了新時期加快和推進教育對外開放的行動指南。教育始終處於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地位,教育對外開放作為中國特色教育事業有機組成部分,必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亟需通過教育對外開放培養高端人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基礎在教育,核心在人才。加快和擴大教育對外開放,拓展國際教育合作渠道,培養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的複合型、創新型國際化人才是當務之急。當前,國家正大力推進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創新驅動等戰略,一大批國家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的實施,急需大批航空航天、生物科技、人工智能、能源環境、醫學、天文、食品安全等領域的高層次人才。“雙一流”建設持續推進,對國內外高層次創新型人才需求持續增長。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對熟知他國政治、經濟、語言、文化,善於推動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國際化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擴大國別區域問題研究及外語高層次人才培養規模勢在必行。教育領域交流互鑑日益深化,中國教育作為全球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推動全球教育扶貧,貢獻中國教育經驗、中國教育方案是應盡之責,必須大力培養能夠參與全球教育治理的國際化人才。這些高層次人才培養,既需要整合國內優勢教育資源,加大選拔培養力度,更需要發揮教育對外開放的功能作用,大力挖掘國際優質教育資源,拓寬領域,豐富內容,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其次,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對教育對外開放帶來新挑戰。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挑戰。2020年可謂是多災多難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給全球經濟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帶來巨大沖擊。截至9月18日,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超過3000萬例,死亡近95萬例,確診和死亡病例仍在不斷增長。為應對疫情,多數國家採取相應的防控措施,如關閉國境、限制人員出入境、暫停辦理簽證、大幅減少甚至取消國際航班等,嚴重阻礙了正常的國際往來,給我國開展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帶來嚴峻考驗,延緩了我國教育對外開放的步伐。

中外關係變化帶來的挑戰。隨著我國綜合國力持續提升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中國正逐漸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一些國家不願意看到,更不願意接受日漸崛起強大的中國。以美國為例,近一段時間以來,特朗普政府採取系列激進政策,在政治、經濟、外交、軍事、教育等多個領域對我國實施圍堵打壓,在教育領域,將我國多所高校列入實體制裁清單,一些美國大學對中國留學生下達逐客令等,阻撓和限制我國高端人才培養,給中美教育合作與交流帶來一系列新挑戰。一些國家也紛紛效仿美國,給我國教育領域的國際合作交流造成很大障礙。

全球人才競爭帶來的挑戰。當今世界,國與國的競爭實際上是高端人才競爭,歸根到底在教育。誰擁有數量更多、質量更優的人才,就能在國際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贏得發展先機。歐美髮達國家憑藉良好的經濟基礎、成熟的人才培養體系、先進的科技創新平臺,不僅留住了本國優秀人才,且挖掘和吸納大量發展中國家的優秀人才。雖然我國在商用5G、大飛機、智能智造、量子通信等領域取得突破性成績,培養了一批高層次人才,形成了相對完善的人才選育體系和機制,擴大了我國在國際教育領域的影響力,但我國仍是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不小差距,尤其在高端人才培養和引進方面仍有明顯的短板和弱項,如教育理念有待更新,教育技術有待升級,教育體系有待健全,科技創新條件有待改善,教育國際合作交流有待加強,等等。我們還需要持續用力,加大教育對外開放的力度,學習借鑑全球先進的教育經驗,為國家選育和引進更多高層次人才。

如何提升我國教育對外開放水平

進入新時代,為提升我國教育對外開放水平,我們有必要做好以下工作。

提高對教育對外開放重要性的認識。只有充分認識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才能在實踐中更加有力地推進教育對外開放事業。

加強對教育對外開放的統籌協調。一要加強領導,建立健全以地方行政領導掛帥、教育主管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參與的領導體制,統一領導,整體謀劃,一體推進。二要強化統籌規劃,建立和完善地方教育對外開放決策諮詢機制,發揮教育領域專家學者的智力優勢,深入調研,認真研究,分析問題,提出對策。要優化頂層設計,科學編制地方教育對外開放中長期規劃,提高教育對外開放規範化、科學化水平。三要完善工作推進機制,落實地方教育主管部門主體責任,建立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考核、評價、激勵機制,明確各級單位的責任和義務,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形成縱向聯動、橫向互動、齊抓共管、多方參與的協同推進機制。

優化教育對外開放的佈局。總體來看,我國教育對外開放的全球佈局仍有較大優化空間。現有教育合作對象主要集中在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區的教育強國,與亞洲、非洲、南美洲等地區國家的教育國際合作平臺和渠道還不多,層次還不高。一方面,要進一步深化與歐美地區教育強國的既有合作,持續擴大在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領域的覆蓋面,使教育改革創新、科學研究、高層次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向深裡走、實裡走,真正發揮作用。同時,要依託現有合作渠道,破除制度、文化方面的壁壘,拓寬與歐美地區國家更高層次、更寬領域的合作,構建百花齊放的教育交流合作新格局。另一方面,加大與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傳統友好國家的教育合作交流,深入落實中外領導人互訪達成的教育領域相關成果,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教育交流合作機制,推動建設更多高水平教育合作交流平臺,依託政府互換獎學金項目選派留學人員,合作開辦國際學校,聯合開展科學研究等。挖掘亞洲、非洲、南美洲等地區重點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優質教育資源,開發中外知名院校、科研機構、社會組織間交流合作新渠道,通過對外輸送中國教育經驗、教育方案,吸引更多人員來華留學,優化教育對外開放全球佈局。

落實中外人文交流機制。當今世界,實現各國文明間的交流互鑑與和諧共存,民心相通為要,教育是關鍵。新時代,要進一步深入落實中外人文交流機制,如通過設立政府互換獎學金項目、合作辦學等渠道,落實中俄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在堅守原則底線的前提下,求同存異,加強對話溝通,在教育改革創新、合作辦學、高端人才培養等方面持續發力,落實中美人文交流機制。進一步擴大中歐教育領域合作,構建中歐教育、科技、人文等領域合作新機制、新渠道,拓展中歐交流互鑑更為廣闊的空間。在落實中外人文交流機制過程中,大膽走出去,開辦中文學校,舉辦中國教育展,開展教育對外援助,擴大教育國際產品供給,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國教育的成功經驗,提升我國在全球教育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要兼容幷蓄,主動引進來,加強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合作,深度挖掘國際優質教育資源,吸引更多國外教育組織和機構來華交流合作,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鑑、民心相通。

努力做好出國留學工作。積極發揮出國留學為國培養高層次人才的主渠道作用,精準聚焦國家創新驅動、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等戰略,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培養更多更高層次的創新型國際化人才。要加強分析研判,準確把握全球疫情,積極應對國際形勢變化帶來的風險挑戰,重點關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國高端人才培養的阻撓和限制,採取有效措施,有序選派出國留學人員,保持出國留學的總體規模。要主動服務國家重點行業領域、重大工程、重點項目的人才急需,做好統籌規劃,優化頂層設計,在高端人才培養方面持續發力,確保國家急需人才有效供給。大力支持國內“雙一流”建設,在政策上適度傾斜,在資金上給予重點支持,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加大國際區域問題研究及外語高層次人才培養力度,培養通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人文、經濟、管理等方面的專門人才。進一步拓寬國際組織合作渠道,加強與國際組織在教育領域的交流合作,依託國際組織實習項目和國際組織後備人才培養項目,大力推進國際組織人才培養。要緊扣行業部門、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發揮有關單位主體作用,完善人才培養服務管理體系,支持行業部門和地方培養多元化的優秀人才。要尊重人才成長規律,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多方協同管理服務體系,提升留學人員的獲得感,引導廣大留學人員回國服務、發揮作用,自覺成為教育對外開放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繼續做好來華留學工作。隨著我國教育質量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我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世界優秀青年來華學習深造,已成為亞洲最大留學目的國和世界最大留學生生源國。新時期,我國應持續推進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工作,為全球培養層次更高、數量更多,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的知華友華優秀人才,促進來華留學提質增效。依託“感知中國”平臺,開展覆蓋面更廣、專業性更強、形式更加多樣的活動,讓更多來華留學生認知中國、瞭解中國,發揮好宣傳推廣和示範引領作用,傳遞中國聲音,講好中國故事,努力推進我國教育對外開放事業。(作者系湖州師範學院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教育管理研究。現掛職於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秘書處)

來源:神州學人(2020年第10期)


如何提升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