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吉林省三支一扶公基備考政治知識:對外開放

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考點。今天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這個考點的主要內容。

一、對外開放的背景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重新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工作思路,同樣是這一個時期,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世界大戰”威脅暫時沒有了,國際形式也向著有利於我國的方向發展。因此,中國實行對外開放,主要包含了以下原因:

1.實行對外開放是總結國內外歷史經驗的必然結果 。

2.實行對外開放也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 。

3.無論什麼國家,要發展壯大,都必須把自己融入世界發展的大潮中去,閉關自守只能導致落後。

4.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實行對外開放,符合當今時代特徵和世界經濟技術發展規律,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

二、對外開放基本經驗

我國實行對外開放,始終要堅持的原則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堅持獨立自主並不排斥吸收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實行對外開放,一個關鍵是要正確地對待資本主義社會創造的現代文明成果。鄧小平明確表示:“我們要有計劃、有原則地引進技術和其他對我們有益的東西,但是我們決不學習和引進資本主義制度,決不學習和引進各種醜惡頹廢的東西。”

三、對外開放格局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相較於過去“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說法,不難發現,我們的開放不再侷限於一城一地,十九大的表述更加凸顯時代特色,也更加全面深入。

四、對外開放的歷程

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形成的過程,主要分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是創辦經濟特區。1980年5月,中央確定在深圳市、珠海市、汕頭市、廈門市各劃出一定範圍的區域,試辦經濟特區。1988年4月的七屆人大一次會議正式通過了建立海南省和海南經濟特區兩項決定,海南島成為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創辦經濟特區邁出了我國對外開放的第一步。鄧小平評價經濟特區“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