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芬:為何越來越多老實人成“光棍”?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黃麗芬】

近幾年村莊調研發現,中西部農村出現了相當一批“老實人光棍”。

有些農民疑問,“想不通為啥他們找不到”;有些農民感慨,“太老實了不行,跟女孩子說話就臉紅”;有些農民則嘆息,“孩子小的時候就一個勁教他們要聽話,哪想到找媳婦的時候還是那麼聽話,自己沒想法,有想法也說不出來”。

農村女性擇偶觀的變化

一般情況下,媒人在牽線搭橋時著重介紹的方面,就是特定時空條件中擇偶的傾向,通過對不同時代媒人的訪談,就能夠展示村莊女性擇偶觀的變化。

據媒人們的描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村莊中最受歡迎男青年的特點有:為人老實本分、會一門手藝、家族大(尤其是親兄弟和堂兄弟多)、最好能單獨有一套房子。

這幾年介紹時看重的特點變成:有房有車(房子是必需品,部分地區要求商品房,車目前還可有可無)、不低於社會平均水平的彩禮(作為一種代際支持手段,基本返還給小家庭,是重要的生活啟動金)、公婆年輕、兄弟越少越好、能說會道、能力較強(文化水平較高或可以自主創業),等等。

黃麗芬:為何越來越多老實人成“光棍”?

影視截圖:《楊德財徵婚》

2017年在河南駐馬店調研時,一位56歲的朱阿姨同筆者談道:

“我們年輕的時候,基本都靠媒人,媒人各種推銷,父母覺得可以了,再讓我自己接觸一下。其實也就是他來我家裡,我們總共也沒說幾句話,我不反對就可以。從18歲基本確定,到21歲結婚,這中間我們持續接觸了3年多,也算是談戀愛吧,但我們可不像現在的年輕人那麼開放,真正相互瞭解是在結婚以後。

3年多的時間裡,我們總共才見面十幾次,而且都是過年過節時見,他爸帶著他給我家送禮,兩家人一起吃頓飯。期間沒有通電話,他出去打工,我們就寫信。唯一一次單獨見面,是拍結婚照的時候。拍完照他帶我上飯店吃飯,我們第一次拉手也是那會兒。他用自行車載我回去,我第一次抱了他的腰,那就已經驚心動魄了,哪像現在的年輕人,天天呆一起,未婚先孕都成規律了。”

可以發現,這麼些年來女性擇偶觀發生了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第一,從重視家族勢力轉向重視家庭經濟實力。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農業生產是最重要的經濟來源,人地關係緊張,農地剩餘不多,農戶之間分化並不大。也因為人多地少,對土地等生活資源的競爭比較激烈,農民對互助體系的依賴性較大,家族勢力是保證自己不受欺負的主要渠道。

隨著市場體系的逐漸完善,農村剩餘勞動力得到釋放,在家庭經濟中,農業收入的比重不斷下降,工商業收入比重上升。個體市場能力和市場機遇的差異最終帶來農戶間的經濟分化,代際轉移力度對於小家庭生活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家庭經濟條件越好,說明代際轉移力度越大,兄弟越少,說明橫向家產競爭力量越少,最終保證縱向代際轉移的強力度。

第二,從重視家庭情況到家庭和個人情況並重。

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相比,現在女性擇偶時除了看重男方家庭條件,如經濟實力和父母年齡之外,對男方自身的考察也更加精細,不再是比較籠統的“老實本分”和“會門手藝”,轉變為對身高外貌、穿著打扮、言談舉止、能力心態、當前狀態和未來規劃等全方位的綜合評判。

黃麗芬:為何越來越多老實人成“光棍”?

第三,“老實人”在鄉村婚戀市場不再受歡迎,甚至從個體優勢轉變為性格劣勢。

三四十年前老實本分是重要的個體優勢,在婚配過程中,老實人最受歡迎,“能說會道”通常被認為是“油嘴滑舌”。如今,“老實本分”卻一定程度上成了減分項。

為什麼“老實人”在婚戀市場中不受歡迎了?

從適婚男性個體來看,二三十年時間裡,“老實本分”從原來的優秀品質變成了性格劣勢,“老實人”的形象從原來的“踏實肯幹、嚴肅認真、講信用、有面子、不招惹是非、穩重顧家”等變成了現在的“跟不上時代、容易受騙、木訥呆板、小氣窮酸、認死理、不會說話、土裡土氣、沒有生活情趣……”。

這是如何發生的?

這問題對應的首個疑問是,為什麼八九十年代“老實人”是農村裡最受歡迎的結婚對象?這與農村社會性質高度相關,“老實本分”是保證家庭經濟地位、社會地位的重要特質。

首先,農業生產主要靠經驗,對創新的要求不高,勞動力密集投入和遵照經驗是較高收成的保證,老實本分的性格比較適合農業生產,而“能說會道”對農業生產來說作用不大。

黃麗芬:為何越來越多老實人成“光棍”?

其次,在熟人社會中,市場體系越不發達,農民對互助體系的依賴程度越高,除了日常幫忙外,還有民間借貸、儀式幫忙、幫工換工等,互助體系依靠“虧欠感”維繫,而“虧欠感”的生產基礎是社會信任。“老實人”的特點是不輕易打破社會規範,因而是社會結構穩定性的保證。換而言之,在農業社會中,老實的背後是較高的社會信任,能夠保證家庭成功鏈接來自互助體系的社會資源。

相應地,農民進入市場和市場進入村莊的雙向互動帶來了農村社會的全方位改造,對女性擇偶觀念的衝擊就是,“老實人”不再受歡迎。這一變動背後的社會基礎是什麼?

首先,市場就業最重要的不是按部就班,而是推陳出新,在市場競爭中太過老實意味著比較容易流失重要機會,給人留下市場競爭力較弱、經濟能力不強的印象。

其次,與穩定的村莊社會不同,在流動的市場中,社會信任的建立不再依靠市場主體間的熟悉與瞭解,而是依靠成熟的市場契約體系,從自然信任轉向契約信任。同時,市場交易的維持不再依靠“虧欠感”,遵循“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邏輯,更加講求策略。太過老實的人,不會策略性地推銷自己和產品,結果盈利空間有限,甚至受騙的可能性較高,容易被欺負。

黃麗芬:為何越來越多老實人成“光棍”?

最後,在婚姻締結方式上,談戀愛的過程越來越重要,表達自己的同時哄女孩子開心,是重要的戀愛技能,對老實人來說,這些比較難做到。

總之,在市場社會中,“老實本分”容易給女性留下“不僅掙錢能力不行,還容易受騙”的印象,更為關鍵的是,不會談戀愛,難以滿足女性的情感訴求。結果,在家庭經濟地位、社會地位、私人情感生活方面都“差強人意”。

不會談戀愛的“老實人”

自由戀愛已經成為普遍趨勢,但農村社會中仍然有相當部分的年輕男女依靠相親完成初步接觸。

需要指出,與父輩不同,對於年輕人來說,媒人介紹的意涵已經發生明顯變化。媒人介紹只是幫助年輕男女認識彼此,為以後進一步接觸打下基礎,成功與否基本是年輕人自己的事情,關鍵看雙方“會不會談戀愛”。所以,通過媒人介紹認識,還是通過朋友聚會認識,再或讀書、打工認識,本質上沒有區別,都只是開啟自由戀愛通道的線索。

戀愛是通向婚姻的準備階段,對於年輕女性來說,戀愛過程是對男性的集中考察,通過各種方式判斷二人是否可以結婚。其中,除了對家庭經濟、個體能力、外貌體態等比較重視外,女性還尤為重視個體間的情感關係,在戀愛過程中會重點關注男性的情感態度。所以,男性能否恰當且及時地表達情感就顯得尤為重要。

情感表達的方式比較多,包括日常聊天與陪伴、關心愛護,製造浪漫和驚喜,藉助禮物進行表達等。成功的情感表達不僅滿足女性的情感訴求,還要實現超額滿足,體現出差異性和唯一性。

黃麗芬:為何越來越多老實人成“光棍”?

2020年在麻城調研時,33歲的時姐就對筆者吐槽道:

“我的老公是塊木頭,跟著他十來年,每年我過生日,他都是買只雞回家,讓我燉雞湯喝,說最補身體,一點新鮮感和驚喜感都沒有。這樣老實呆板的人,要是晚個四五年,肯定沒人願意嫁給他。”

同村35歲的李姐則向筆者“狂撒狗糧”:

“他特會來事,談戀愛的時候他對我特別好,就是特會製造驚喜,哄我開心。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我打工回家,他提前去火車站接我,還沒告訴我,大冬天的在出站口那裡等了好久,看到他的那一刻就比較驚喜。他主動接過我的行李,沒想到還租了一輛車。他為我拉開車門,我發現座位上放著超大一捧玫瑰,立馬感動得稀裡糊塗。過完年他向我求婚,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老實人”的特點是更傾向於向內用力,社會交往過程顯得不太靈活。

這種不靈活首先體現在待人接物的“縮手縮腳”上,“沒見多少世面的樣子”;

其次是言語表達上,“有的男孩子太老實,見到女孩子就面紅耳赤,要麼說話磕磕巴巴,要麼半天才憋出來幾個字”;

再次表現在交往過程中的“沒有主見”上,缺少浪漫感和驚喜感不說,還總是把握不住情境,主動性不強;

最後表現在過於節約上,“老實的男孩子從小聽話,會過日子,習慣於精打細算,這在談戀愛的時候就行不通”。

總之,“老實人”在情感互動中容易走向被動、失語、缺少合適的方式等困境,總結起來就是“不會談戀愛”。

黃麗芬:為何越來越多老實人成“光棍”?

2018年在陝西扶風調研時,31歲的強某向筆者表達過自己的困惑:

“我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以前爸媽託人給我介紹,基本都是接觸一段時間以後就分手了。其實也不算是分手,就是不聯繫了,我發消息也不見回覆,後面我就懂了。

去年鄰居給我介紹了一個二婚的,還有個兒子跟著,我看她長得好看,還熱情,就又動了心思。過年的時候,她讓我發紅包,我立馬發了100,沒想到她生氣了,說別人都發520或者1314,就算52.0都比100好,說我沒情趣,不理我了。過幾天她又主動跟我道歉。

可是我們好了沒多久,她又發火了,原因是情人節那天我晚上才送禮物。她說,凌晨送禮物那叫心意,上午送禮物還可以,下午送禮物就開始多餘,晚上才送禮物那叫極其不在乎。我跟她講道理,我沒想那麼多,而且還有很多事情要忙,不是隻要送了就行了嘛,她就把我拉黑了……”

“老實人”光棍

其實,女性擇偶觀念變化的背後是婚姻締結邏輯的變化,也就是從婚配邏輯向婚戀邏輯的轉變。

婚配指的是,婚姻的基本邏輯是家庭角色間的匹配,即“當家人”與“賢內助”之間的匹配過程,青年男女的匹配指向未來家庭結構再生產,具有明顯的目標導向。

婚戀指的是,婚姻的基本邏輯是感情基礎,也就是戀愛過程中個體間的相互吸引,指向私人情感的建立與維護。

需要指出,婚戀邏輯由兩部分組成,一是通過自由戀愛建立的感情基礎;二是由家庭支持的經濟基礎,也就是“找媳婦”和“娶媳婦”的雙重邏輯,結婚需要年輕男性與其家庭的共同努力,年輕男性主要負責“找媳婦”,家庭主要負責“娶媳婦”,任何一方的缺失,都難以成功締結婚姻。

“老實人”光棍的形成,除了家庭條件方面的原因外,關鍵是自己“找媳婦”出現了困難,經過多次嘗試,始終無法通過“談戀愛”這一關。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