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浩明副院長參加"社會力量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中國實踐"研討會

9月18日下午,第八屆中國慈展會上,由深圳市國際交流合作基金會、中國國際經濟技術交流中心、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三方聯合主辦的“看得見力量——社會力量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中國實踐”主題研討會成功舉辦,深圳國際公益學院副院長黃浩明與來自全國各地的社會組織、智庫、學術界的專家們立足全球視野,對標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共話在解決全球性挑戰和可持續發展中的中國智慧。

  近年來,作為首批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之一,深圳在科技創新、社會治理、生態環境等方面不斷進行本土可持續發展實踐探索,並積極參與國際合作、用科技創新和中國經驗為全球發展貢獻智慧,也逐漸受到了國內外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明確指出,深圳有著可持續發展先鋒的戰略定位,要為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中國經驗。在此過程中,社會力量所發揮的作用日益凸顯,深圳乃至中國社會力量參與國際合作也將成為中國公益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和新亮點。

  對於社會組織走出去需注意的問題,黃浩明副院長提出,社會組織走出去要有三個轉變:第一,從過去接受外援轉變成對外援助;第二,由企業走出去為主轉向社會組織走出去為主;第三,從民間外交轉向全民外交。他判斷,民間力量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力量,民間力量要有一個更開放的態度和政府、企業、媒體、智庫合作,要破圈。

黃浩明副院長參加

  以下為主題研討會內容摘編

  社會力量參與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日益重要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鄧國勝認為,社會力量參與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必要性在於未來社會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資源都分佈在不同群體手中。社會力量具有靈活性、創新性、效率性、參與性等獨特優勢,既能彌補政府的不足,也是未來的趨勢和方向。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處政策專家王東總結了社會組織可著重發揮的四個維度:第一對於科技驅動、商業驅動的新生產業,國家的管理制度、法律法規沒有跟上,社會組織要發揮獨特的作用;第二要發揮平臺和渠道的優勢,讓信息更加暢通對接,由技術供給最高效的一方對接到最需要的一方;第三要發揮社會組織的執行效率職能;第四應該發揮智庫的職能,一方面支持具體問題解決,另一方面也支持政府相關規劃設計。

  社會組織走出去需注意哪些問題

  黃浩明副院長提出,社會組織走出去要有三個轉變:第一,從過去接受外援轉變成對外援助;第二,由企業走出去為主轉向社會組織走出去為主;第三,從民間外交轉向全民外交。他判斷,民間力量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力量,民間力量要有一個更開放的態度和政府、企業、媒體、智庫合作,要破圈。

  中國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陳紅濤認為,在社會組織國際化的過程中,首先要堅定信心,從簡單開始,先做經驗充足的,把自身經驗和當地夥伴鏈接的能力培育起來,再去做更復雜的項目,同時要多和當地中國使館或企業溝通交流,他們走出去時間更長,更能瞭解從哪裡入手。

  可持續發展的深圳經驗

  深圳可持續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亞龍分享了多個深圳企業和社會組織參與SDGs的案例,並提出深圳未來在可持續發展目標下的幾個重點領域: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水平、醫療教育、清潔能源、生態環境、資源高效利用。

  深圳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濟師徐同彪結合公司發展提出,做環保就是做發展,做發展就是做未來。同時,要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走出去就是要抓國際。現在經濟一體化,不走出去,想走得更遠、做得更大、做得更強不太現實。

黃浩明副院長參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