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用閱讀傳遞戰“疫”力量

4月23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讀書日”。由於疫情的影響,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多變化,這個讀書日也顯得格外與眾不同。

今年的4月23日,上海新華傳媒的“市民文化客廳”第14期活動以“用閱讀傳遞戰’疫’力量”為主題,聚焦醫學與人文,在上海大悅城舉行,並在嗶哩嗶哩彈幕網、澎湃新聞APP以及“市民文化客廳”APP上直播,讓無法到場的市民在家中也能感受閱讀的力量。

世界讀書日,用閱讀傳遞戰“疫”力量

活動現場。 新華傳媒供圖

抗“疫”一線的故事:上海在此次疫情中做出的貢獻

活動現場,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書記、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盧洪洲講述了他在戰“疫”一線的見聞,分享了上海在戰“疫”中的堅持和感動。盧洪洲介紹說,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建立於2003年“非典”後,是上海市政府斥巨資在金山區建立的以傳染病為主的醫院。“1月20日我們收治了第一例患者,而早在1月20日之前,我們的醫療、科研、教學等工作都已經圍繞著新冠運轉起來了。在科研方面,我們公衛中心也做出了貢獻。我們的科學家第一時間分離和界定出了新冠病毒,並國際,以供全球的科學家進行研發疫苗的工作。”盧洪洲如此總結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在此次疫情中的貢獻。

據盧洪洲介紹,作為上海的定點治療醫院,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自1月20日至今收治了619名患者,已有500多名患者健康出院。而整個抗疫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以收治武漢到上海的感染病例為主,治療了300多名患者,其中大多數都是老年人,因此也不乏重症患者。當時上海共有8名患者出現了重症,使用了人工肺、呼吸機進行救治。

在第一階段期間,盧洪洲提到了幾個特別的時間點。首先是2月10日,由於幾名重症患者的病情比較嚴峻,公衛中心當即做出決定,請來了上海幾個比較強的綜合型醫院的重症專家,與公衛中心的醫生團隊一起救治患者。“當天晚上12點左右才通知到這些專家,但第二天一早9點他們都帶著自己的團隊準時集合到了我們公衛中心的病房,使每個患者都得到了上海最優質的醫療資源。所以我們的救治水平也是最高的,這體現了我們整個上海醫療的綜合優勢。”盧洪洲說。

第二個時間點是3月30日晚上。當時一個重症患者連續一個月都病情危重,於是公衛中心決定請來九院的一名權威教授。“當時情況非常緊迫,我們非常擔心這位教授是否在上海,是否當天就能來,如果不能來怎麼辦?”盧洪洲回憶道,“所幸這位教授來了,而且親自開車,帶著手術器械,並帶來了另外兩名教授和他的助手,晚上12點半到了病房。”手術持續了3個多小時,第二天凌晨才順利完成。盧洪洲總結道,這兩個時間點的事例說明了,上海的醫療專家面對新冠肺炎這一嚴重的傳染性疾病,表現了充分的責任感。

目前,公衛中心已進入了第二階段的治療。經過第一階段的努力,現在的治療方案已非常成熟,積累了成功的治療經驗。但盧洪洲強調說,現在看來,全球疫情還是非常嚴峻。作為上海的新冠肺炎定點醫院,只要全球任何地方還有疫情,就不能鬆懈。

“我有一個理想,也是目前公衛中心作為上海定點醫院努力的方向,那就是希望上海的老百姓、全國的老百姓能夠恢復疫情發生之前的生活。大家能夠脫去口罩,自由地呼吸、自由地生活。”盧洪洲真誠地說,“相信隨著全球疫情的控制,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此外,上海仁濟醫院的“90後”護士、上海第八批援鄂醫療隊成員戴倩也在活動現場分享了她在戰“疫”一線的故事。她在2月18日加入到援鄂的行列中,在新春佳節與家人團聚之際奔赴處於疫情重災區的武漢。到達武漢時,戴倩被分到了雷神山醫院,據她介紹,當時的醫院空空蕩蕩,沒有儀器也沒有人,全靠援鄂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在兩天之內白手起家,建起了一座抗“疫”堡壘。“我們不單單可以做救急扶傷的白衣天使,還成為了優秀的設計師、幹練的搬運工。”戴倩說。

戴倩說,她和援鄂醫療隊的同僚在此前並沒有接觸過穿脫防護服的學習,因此在緊張的援助工作之餘,還要學習和習慣穿脫防護服。“靜脈注射和氣道護理這些都是我們在上海非常習以為常的操作,但在那個時候卻是無比艱難的,因為一切工作都要穿著厚重的防護服進行。而穿上那個衣服走路都喘得慌,”戴倩說,“我記得工作的第一天,我們小組的三位護士在進艙大概2個小時左右就已經體力不濟,提前出艙了。而他們緩過勁來後的第一句話就是說對不起老師,我們給你們添麻煩了。”

戴倩說,他們每次上班都需要在艙內工作4個小時,但沒有一次是能夠準時下班的,所以差不多要連續在醫院工作6-7小時。不停的輪班加上壓力,使醫護人員無法好好休息,睡覺要靠安眠藥,上班時要喝咖啡提神。但為了減少穿脫隔離服的麻煩,他們在進艙前2個小時左右就得禁食水。工作非常緊張疲乏,白色的板房也缺少生機,為了互相鼓舞,醫療隊的同僚在空白的牆壁上作畫,傳遞點滴的溫暖;還把想吃的東西和想說的話都記錄在了防護服上。

世界讀書日,用閱讀傳遞戰“疫”力量

在雷神山,生死決戰常常發生在分秒之間,作為重症監護區的護士,戴倩常有非常震撼的體驗。在活動現場,她講起了一個阿婆的故事,那是她在武漢護理的第一名患者。“在我交接班的時候,阿婆的生命體徵還算平穩。但就在短短的十來分鐘的交接時間內,她的監護儀立即發出了報警聲,我眼睜睜地看著她的氧飽和度從90幾降到60幾。我立即放平她的床頭,拿起床邊的呼吸頭囊緊扣她的口部。我們的醫生反應也非常迅速,1分鐘內就進艙對她進行搶救。我們真的是用盡了全力,但還是沒能挽救她的生命,”戴倩說到這裡,心情非常沉重,“那天我一個人在病床上坐了好久都沒緩過勁來。觸摸著她尚有一絲餘溫皮膚的時候,我還在問自己,剛剛還好好的一個人,怎麼就在我眼前漸漸地冷掉?我感到無力又膠著。這真的是我第一次經歷這種事。當時我在想,我們就不能再努力一點,拉住死神的腳步嗎?”

當然也有救治成功的病例,讓援鄂醫療隊的醫護人員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戴倩說,有一位患者從開艙以來一直陪伴他們到4月5日,幾經生死考驗,最終用上了ECMO機器而挽回了生命。3月25日,在這位患者ECMO成功撤機的第五天,尚處於危險期,但他給予了戴倩一個非常震撼的感動瞬間。她說:“平時做護理的時候我其實挺嘮叨的,想跟他多說說話,雖然也許他根本聽不見我在說什麼。給他做復健的時候我跟他說武漢的櫻花開了,他突然醒了,眼睛睜開了,衝我眨眨眼,點頭微笑。就是這樣一個微小的動作,讓我感覺到我們的付出沒有白費,我們還可以繼續堅持下去。”

4月5日,戴倩所在的ICU病區正式關艙,雷神山醫院為他們舉辦了盛大的關艙儀式。那一天,戴倩也感觸非常。她說:“我曾經說我不知道’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一群人替我們負重前行’這句話真正的含義,但是經過此次的洗禮我明白了。我也很榮幸,自己作為護理行業的工作者,能夠為疫情、為行業多做一點,多挽留一些人的聲明。我相信,春天會將冬天奪去的一切都還給你。”

世界讀書日,用閱讀傳遞戰“疫”力量

活動現場。 新華傳媒供圖

醫學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人文力量

在活動現場,除了戰“疫”一線工作者鮮活生動的經歷分享之外,也有兩位嘉賓分享了與醫學有關的閱讀體驗。《解放日報》首席記者、《讀書週刊》主編顧學文在現場介紹了一本科普讀物《生命之種》。這本書全本都在追問一個問題:人類的寶寶到底從何而來?這個問題的答案如今已是人人皆知的常識,但在18-19世紀還是一個未解的難題。因為當時的人們並不知道生物體最基本的構成是什麼,即不知道細胞的存在;並且也不知道生物體來源於一個單一的細胞,單一的細胞如何成為一個生物體的謎題也沒有解開;第三個問題則是,男性和女性在創造一個人類寶寶這件事上各自的貢獻是什麼,人們也沒有找到答案。

顧學文解釋說,當時這個問題之所以是謎題,是因為當時顯微鏡還沒有發明,科學家缺少這一重要的觀測工具;而人體是由億萬個細胞組成的,這一觀點也尚未有人提出;更重要的是,當時的科學家因為時代的侷限,思維模式受到傳統的束縛,使他們的思考無法順利地推進。顧學文說,當時科學家主要受到兩個傳統觀念的束縛,其一是宗教觀。她說:“當時科學家提出了一個理論,就是兩位夫妻在認識之前他們的寶寶就已經存在了,那到底是誰造出了他們的寶寶呢?答案是上帝。”其二則是性別觀。“當時的科學家認為在創造人類寶寶這件事上,女性沒有起到作用,她只不過是提供了一個孕育的場所而已。這其實就是當時整個社會歧視女性的文化在這件事情上的一個映射。”

顧學文總結說,這本書能夠告訴讀者,在科學探索途中,想要突破成見、走出固化的思維是非常困難的;而在書中,讀者也能看到一代一代科學家不斷否定自己、挑戰未知,克服觀念上和技術上的種種困難,去不斷地逼近真相,解開科學難題的過程,因此非常激勵人心。

而這本書又與“用閱讀傳遞戰’疫’力量”有何關聯?對此,顧學文解答了兩個問題。首先,閱讀為什麼可以傳遞力量?在她看來,我們的生活總是會受到物理環境的限制,而閱讀能夠為人們打開一扇窗,讓人們能夠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像《生命之種》這樣的科普讀物,就能讓人們看到科學廣闊的發展;當然,人們也能在閱讀科普書籍時發現科學發展的種種侷限。“醫學是科學的一種,現代醫學無論發展到什麼地步,總有它的侷限性所在。所以學醫的老師們經常會說到一句話:有時治癒,常常幫助,總是安慰。這句話說明了,我們的醫務工作者不是萬能的,他們與我們共同奮戰。所以我覺得,閱讀能夠讓我們看到這一點,因此可以更加理性地看待我們的醫務工作者,理解他們的侷限性。”顧學文說。

其次,我們要傳遞何種戰”疫“力量?對此,顧學文表示,除了醫護人員捨身忘我的人道主義精神,還有疫情期間全國人民守望相助的團結精神。這種精神能夠保障我們擁有互相理解、健康和諧的醫患關係。而閱讀可以作為互相理解的橋樑而存在。她希望人們能更多地閱讀與醫學、醫護人員有關的書籍,從而懂得尊重科學、尊重科學家、尊重生命。

關於醫學與閱讀,中國醫師協會人文醫學專委會副主任王彤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身為衛生系統的工作人員,王彤也擔任了一半的媒體人角色,在戰”疫“期間發表了多篇評論。王彤首先分享了三個數據:42000、1649、3600。其中,42000是武漢封城後,國家指派和自願報名加入戰”疫“行動的醫護人員數量。“這42000代表了全國最好、最優秀的醫務人員都抽調到了武漢。如果武漢這個主戰場我們不能守住的話,全國防控防疫的戰線可能都會失守。所以關鍵時刻,醫護人員們舍小家、顧大家,用生命拯救生命,用心靈溫暖心靈。這體現了戰’疫’中的人文精神。”王彤說。

第二個數據則是1649,這是上海援鄂醫療隊的人員數目。“上海從小年夜開始派出援鄂醫療隊,從報名到出發都只有幾個小時。國家有難,他們是白衣天使,慷慨出征,既要救助武漢人民,同時也非常注意自身的防護,最後他們也是全部平安而歸,這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他說。

第三個數據是3600。這個數字代表的是,在湖北武漢的新冠肺炎患者當中,全國各地的醫務人員一共救治成功了3600名80歲以上的新冠肺炎患者。“說實話看到這個數據的時候我的眼眶是溼潤的,因為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王彤說,“80歲以上的老人通常有多種基礎性疾病,對他們的救治是非常難的。大家也知道,在西方一些比我們發達的國家,因為醫療資源的限制,也不得不把老年患者拔管保守治療。但是我們經過全力救治,最終挽回了3600名8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的生命。這是多麼了不起的事。”

王彤還分享了他在這場戰“疫”中得到的四個啟示。第一是戰“疫”中醫學人文精神的迸發。王彤說:“說句心裡話,醫護工作者在戰’疫’的關鍵時候所迸發出來這樣一種專業主義和大無畏的精神並非偶然,而是通過他們長期的專業的訓練、醫學人文精神的薰陶、醫學倫理的教育而產生的。所以我說,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關鍵時候,白衣戰士出征,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譜寫了一曲生命的載歌。”

第二個啟示則是,人文是醫學的底色。人們通常關注醫學的技術層面,而忽略了它的人文色彩。而王彤認為,人文是醫學的靈魂,人文決定了醫學前進的方向。知識就是力量,良知決定方向。所以人文決定了醫學的方向,人文使醫學更加溫暖,更有力量。

第三個啟示即醫學的初心是同情和幫助。醫學的技術和能力總是有限的,哪怕如今的醫學已如此發達,但很多病依然看不好,只能控制和緩解。所以醫學可以挽救生命,但更多時候帶來的只是安慰和幫助。“所以醫學的初心是同情和幫助。醫生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他說。

最後,王彤還提出,為了讓醫學的人文力量生生不息,我們的醫務人員要守住內心,使醫學精神成為照亮我們道路的明燈,使治病救人成為我們的本分、本職和本事;同時,病人和社會也要為醫生提供更多的尊重、關愛和理解,要想讓醫生有足夠的勇氣和決心去救死扶傷,而不用擔心醫患關係糾紛,這是非常重要的。“醫學人文力量生生不息,最終受益的不僅僅是醫務人員,更多的是社會、是病人,醫患的信任比黃金還要寶貴,因為人的生命比黃金還要寶貴。”王彤說。

“市民文化客廳”第十四期“用閱讀傳遞戰疫力量”暨4·23世界讀書日雲直播特別活動,由新華傳媒與嗶哩嗶哩彈幕網《但是還有書籍》聯合主辦。”市民文化客廳”是上海報業集團與旗下上市公司新華傳媒的著名文化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